当前位置:

余三定:《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史》

来源:红网 作者:余三定 编辑:施文 2024-12-18 11:22:02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41202163420.jpg

《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史》(余三定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2月第1版)

余三定主编的《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2月第1版)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史研究”的结项成果,是一部全面梳理总结当代艺术批评史的开创性著作。该书将理论性与实证性、探索性与叙述性有机结合,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史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史》目录

上编 美术批评

第一章 “十七年”时期的美术批评

第一节 “新国画运动”及其批评

第二节 “新年画运动”及其批评

第三节 “新木刻运动”及其批评

第四节 “文革”时期美术批评的热点及其特征

第二章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美术批评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的美术批评

第二节 “85美术新潮”及相关批评

第三节 关于美术问题的批评

第三章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美术批评

第一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术批评界的发展

第二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批评热点

第三节 新生代艺术现象批评

第四节 政治波普艺术现象批评

第五节 女性艺术现象批评

第六节 关于水墨艺术现象的批评

第四章 二十一世纪初的美术批评

第一节 二十一世纪初美术批评综述

第二节 二十一世纪初批评论争论

第三节 关于前卫艺术的批评

第四节 二十一世纪初批评的困境:“失语”与“坐台”的批评


中编 音乐批评

第一章 “十七年”时期的音乐批评

第一节 对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的批评

第二节 对传统戏曲与歌剧的批评

第三节 对抒情歌曲和“黄色歌曲”的批评

第四节 “文革”时期的音乐批评

第二章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音乐批评

第一节 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交响乐创作的批评

第二节 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民族音乐创作的批评

第三节 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通俗歌曲创作的批评

第三章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音乐批评

第一节 我国音乐未来发展之路的再选择

第二节 民族主义音乐批评的发展

第三节 我国音乐教育实践的回顾和思考

第四节 对先锋实验音乐和大众流行音乐的批评

第四章 二十一世纪初的音乐批评

第一节 世纪更选时期的回顾与展望

第二节 从史学层面对中国音乐发展道路的讨论

第三节 从实践层面看我国当代音乐创作、实践的批评

第四节 从学科建设层面看当代音乐批评的发展


下编 影视批评

第一章 1949-1976年的影规批评

第一节 文艺服从政治的电影批评

第二节 社会主文现实主义的电影批评

第三节 电影剧本与民族特性批评

第四节 政治风波中的电影批评

第五节 电视的兴起与电视批评的萌芽

第二章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未至八十年代的影视批评

第一节 新启蒙语境下电影现实主文批评传统的回归与发展

第二节 新启蒙语境下电影理论的自觉

第三节 新启蒙语境下电影作品创新批评

第四节 新启蒙语境下的创作主体批评

第五节新启蒙话语的裂变及大众娱乐批评的兴起

第六节 新启蒙语境中的电视艺术批评

第三章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影视批评

第一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影视批评概述

第二节 市场与工业:基于电影商品属性的探讨

第三节 现象与话语:基于电影作为文化载体的批评

第四章 二十一世纪初的影视批评

第一节 个体与社会角度的分歧

第二节 人性与历史视角的分歧

第三节 伦理与性别立场的分歧

第四节文学对影像方面的分歧

第五节 分歧之中的深思与拓展

余三定_副本.jpg

余三定,湖南理工学院中文系二级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理事。1956年6月生。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曾任湖南理工学院校长、《云梦学刊》主编、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岳阳市文联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为文艺学、当代学术史研究。先后出版(含主编)《文坛岳家军论》《新时期学术发展的回瞻》《新世纪文论》《当代学术史研究》《中国新时期学术热点研究》《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史》等二十多部,发表学术论文、文学评论400多篇,其中被《新华文摘》转载10篇。

来源:红网

作者:余三定

编辑:施文

本文链接:https://wenyi.rednet.cn/content/646856/52/1455093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