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当歌》的歌中三韵
文/罗莎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2021年湖南省歌舞剧院创作了大型民族舞剧《热血当歌》,该剧于2022年成功入围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终评,历经三年的打磨,最终于2023年5月31日在上海向“荷花奖舞剧作品奖”发起冲击。
故事以长沙县东乡茅坪田家塅出生的田汉为切入点,围绕《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义勇军进行曲》曲作者——聂耳,中共地下情报人员、田汉妻子与作词家——安娥三人展开。以20世纪30年代,上海滩纸醉金迷,民众苦难挣扎,国家内忧外患为背景,以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等重要抗战事件为时间主线,以《卡门》《扬子江暴风雨》以及《风云儿女》等“戏中戏”为引,展现出三位“国之歌者”在民族兴亡之际“热血奋斗”的抗争史。
在此之前,分析《热血当歌》舞剧结构、人物关系、叙述方式以及“戏中戏”等表演形式的文章已不在少数,本文将从舞蹈本体出发,分析在这样一个故事内容与结构框架下,民族舞剧《热血当歌》展现出的“海派风韵”“国潮雅韵”“中华气韵”这歌中三韵,以此解读舞剧的艺术性、观赏性和文化性。
海派风韵:再现上海市民生活
“海派”一词最早起源于清末,20世纪30年代上海作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随着上海开埠的扩大,上海已然成为高度商业化的城市和全国的经济中心,海派文化也迅速发展。诞生于中西方文化相互撞击、交融的海派文化,是创新与变革的文化,更具市民性和多元性等文化特质。
百老汇“音乐剧”风格与上海市民生活相融合。舞剧中表现上海街头生活的群舞片段就是海派韵味的集中体现。在表演上,呈现出早期音乐喜剧(Comedic Book Musical)的表演风格,群舞演员常以仰身“手刀”挥舞状进行调度上的移动,契合音乐律动,配合上极具动感的“点头”“托腮”等肢体动作,最后再将面部表情进行夸张等处理,塑造出轻松、诙谐、逗趣的舞蹈场景。在服装的选择上,背带裤、迷笛裙、小皮鞋都再现了当时上海的服饰潮流及审美偏向,这样市民化的表达也让舞剧更加“接地气”。最后在舞蹈语汇里还加入了一些踢踏舞的步伐、半蹲状中低空间的舞蹈造型,整个画面颇具百老汇“音乐剧”风格,独具海派风韵。
穿着绿色旗袍、顶着满头彩色卷发棒、举着鸡毛掸子、表情凶狠跋扈的房东太太人物形象极具海派特色,在哑剧的塑造下立体鲜活起来。哑剧的巧妙运用拓展了表演的形式与层次,在房东太太、聂耳与小报童三者间,围绕房门门板进行的一段“不接触三人舞”,其中运用大量的哑剧动作。通过“敲门”“撞门”等哑剧动作让生活化情景再现,拉近观众的审美心理距离,还利用逗趣的哑剧动作引得观众在剧场中捧腹大笑。这样轻松愉悦的氛围与一二八事件发生后悲惨形成强烈对比。这样“以喜景衬悲情”的形式也让观众更容易带入,与人物共情,也让后续的牺牲场面更具冲击力。
国潮雅韵:突显民族底色
《热血当歌》的国潮雅韵主要体现在传统艺术形式和传统审美意向的契合,通过舞蹈编排、舞美设计、音乐创作以及服装道具等要素,与民族文化相结合,将悠长的东方韵味融在轻歌曼舞的江南吴侬小调中,融在田汉进行内心独白时出现的戏腔与鼓点里。
舞剧《四季歌》片段,舞台后方身着淡绿旗袍,手持琵琶的评弹女子群舞独显江南风韵。女子群舞的部分,通过或坐或站时,头、胯、腿交错构成的三道弯造型,通过古典舞身韵中“含”“移”“靠”“腆”等元素的运用,通过强调女子胯部的动律和动作,塑造出江南女子恬静温柔的风韵。《四季歌》是田汉在苏州民间小调《哭七七》基础上重新填词,将原本诉说女子丧夫悲情的苏州小调,改编成“血肉筑出长城长,侬愿做当年小孟姜”,体现团结抗战的民族大情感。配合舞台前场田汉与安娥甜蜜的双人舞,将爱情、温情、江南民族风情融合在一起,共同编织出“热血抗战”的精神内核。
在舞剧中,田汉在九·一八事变以及被捕入狱后有两段人物内心独白,独白舞段的音乐中,融入了戏曲的唱腔和鼓点。这里戏曲元素的使用,不仅贴合田汉戏曲作家的身份,还在当代舞剧中加入了传统文艺的底色,利用响起的戏腔鼓点再现国粹风华。
中华气韵:以热血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热血当歌》借助三处“戏中戏”再现了“国之歌者”的“热血”抗争史,通过三处“戏中戏”,带着观众共同回顾中华民族那追求自由、平等的反叛精神、为国捐躯的牺牲精神以及热血抗战的拼搏精神,将我们中华之气韵体现得淋漓尽致。
舞剧开场以一段新颖、特别又艳丽的女子群舞《卡门》开启了第一段“戏中戏”。舞剧中的《卡门》表现的是1930年6月,田汉根据法国著名小说《卡门》进行改编,创作出的同名戏剧作品,在当时的舞台上塑造出一位向往自由,反抗压迫的时代女性。在舞蹈时,演员身着红色的裹身鱼尾裙,配上头顶的一朵艳丽的红花,一登台便将舞台“点燃”。再配合身体反弓呈现的弧线造型、大幅度低空间移动的步伐、轮指的手型以及嘴中咬着的匕首,将吉普赛女郎那种反叛、野性与自由的美体现得恰到好处。这段“戏中戏”,不仅塑造出吉普赛女郎热情、不羁的灵魂,还借助这样的形式,表达中华民族对自由、平等的追逐。
《扬子江的暴风雨》是聂耳与田汉在1934年5月合作的中国第一部新歌剧。描绘了码头工人为保护同胞,公然与日军进行殊死斗争,最后纷纷牺牲的故事。在舞台上,通过一个立体装置中绳子的运用,借助“牵”“拉”“拽”“缠”等动作,再现扬子江码头上工人的艰苦生活,颇有些《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意味。最后在红光的笼罩下,码头工人纷纷牺牲在血泊之中,在数秒的定格画面中,这份为国捐躯的牺牲感染着所有观众。
最后一幕“戏中戏”以《风云儿女》为背景展开,这一幕中再现的是1935年田汉编剧的《风云儿女》,但在舞蹈处理上,弱化了电影中复杂的人物关系与爱情故事,不突显儿女情感,而表征时代风云。最后,谱写出《义勇军进行曲》时,演员们一步步走向舞台最前端,观众不约而同地站起。这一刻,观众与台上演员一起以爱国之热血,谱写当代之赞歌。
《热血当歌》作为一个主旋律题材舞剧,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与舞台设计,创新性地将“海派风韵”“国潮雅韵”“中华气韵”这歌中三韵表现出来。在文化性上,基于历史、文化和传统,在舞蹈层面进行了不一样的解读。在审美性上,则以彰显民族文化底色的舞段,提升舞剧的观赏性,将舞蹈与传统艺术形式和传统审美相契合,将国之雅韵转化在舞台之上。三年磨一剑,《热血当歌》以其丰富的形式和多元的审美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来源:红网
作者:罗莎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艺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enyi.rednet.cn/content/646749/74/12705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