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利群/摄
湄江水
文/梁瑞郴
即别莽山,又逢湄江。
如果说莽山有雄性的伟岸,湄江则有女性的温柔。莽山能让你惊心动魄,湄江则让你婉啭浅吟。从楚南边陲到湘中腹地,半日的时光,让我领略了风景迥异的一山一水。
湄江不同于漓江,它是在岩溶地貌中蓄存水流,这种地貌,尽管岩层裂隙发育完全,岩溶地质作用充分,但蓄水难度,远胜漓江。
然而,湄江风景区居然是水的世界,有了水,一切变得灵秀而生动。水的点染,方可将奇洞巧石,岩门绿洲,飞瀑峡谷,帝陵庙宇,润泽得有声有色,飞瀑的喧哗,涌泉的沸腾,绿洲的氤氲,峡谷的灵动,即便是今日修建的玻璃索桥和揽月栈道,也只有远眺如炼溪水,才可能在脑海中构成一幅秀美的图景。
湄江不同于漓江,更不同武夷九曲溪,她款款而来,婉曲有致,其风韵正好暗合诗经秦风的《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佳人,在水一方。”从三道岩门开始,溯流而上,一道道岩门次第打开,随水蜿蜒,万种风情,在柔美中怎么只是一个“秀”字涵盖?
山水游历的最高境界是情由景生。所谓触景生情,情随景去,则可以将风景直抵人心,这种共鸣,不仅仅是一饱眼福,更是在对视觉的冲击中,抓心走心,这才是真正的陶冶性情,砥砺情操,把风景和美好扎根心中。
湄江有山水相依的风景,它的山较之如泰山小天下之巍,则有如盆景般陡峭而巧致,溶岩的斑斓和青葱的绿冠,相生成趣,大自然圣手作画,在溶岩上任意挥洒,是可以让你有充分的想象空间,或飞禽走兽,或人间万物。但我以为,尽管湄江的山天然机巧,但与水相比较,水更胜一筹。
湄江为涟水的支流,它的流量和流域面积非常有限,但在湄江风景区中,她却是九曲回旋,风情万种,她集温婉,秀美,恬静,万方于一身,楚楚流淌,挥手投足之间,将山野的情趣,自然的芬芳,浸润在这缓缓漂漂的江水中。
当我在塞海湖畔,应主人所邀,写下“曲水有致”时,远远望去,见那天开的第一道岩门,就心随水去,纷纷扰扰的世事,密密匝匝的烦恼,顿时消散。
漂流,已为当下最时髦流行的旅游项目。湘省中声名鹊起的资兴东江湖浙水漂流,湘西永顺的猛峒河漂流,永州的金洞漂流,平江沱龙峡漂流,我都有过亲身的体验,它的确可以带给你无限的惊恐和刺激。这种刺激,往往是城市平静生活的一种反叛,从某种意义说,他寻求的更多是精神的追求,精神的枯竭乏味,是需要某种激活。
湄江,她温婉而雅致,没有那种凶猛,激烈,奔放的雄性特色。但她在平静和婉致中有一种力量,同样可以解决人们精神需求的困惑,消解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压力,熨平心灵中种种创伤,孕育种种甜蜜的情愫。漂流固然很好,不啻为医治城市病的一剂良方。但那毕竟是年轻人的专利。而湄江何不反其道而用之,来一场水上的“温情游”,她不仅让老年人在与山水的亲近中,获得一种青春的激发和滋润,山水之美,可以濯心,当你见到“莲花涌泉”时,你的心情一定会大发光明。
“温情游”,也不一定只是老年人的专利。试想,一对情侣,与“温情游”,真是绝佳的标配。天地之间,山水之间,才是人世间最好的情场,流水汩汩,情语依依,放情山水,寄情山水,一对情侣,才是真正的山水相依。
由此放大开去,湄江水不再暗自空流。“亲子游”“孝顺游”“全家游”“友情游”……温情与慢生活的节奏,自然风景的陪伴,无论是释放压力,排遣孤独,还是重温旧谊,纾缓苦闷,亲情,友情,都和这妩媚之水,有了不解之缘。
思绪再次回到岩门湖畔,我再次将目光投向天开岩门的第一道门,他如伸开双臂,将湄江水紧紧揽入怀中,《诗经·蒹葭》再次在耳畔响起“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我几乎要望文生义,直把此“湄”当湄江。在水之湄虽是秦风,但我更觉得她有楚韵,她由北向南,款款而流,楚楚动人,携风光山峦,深情流进人们的心中!
梁瑞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湖南省散文学会会长,湖南省作协名誉主席。曾任湖南省作协专职副主席、秘书长、毛泽东文学院管理处主任,《文学风》杂志主编。著有报告文学集《一万个昼与夜》《毛泽东生辰印记》(合作),散文集《雾谷》《秦时水》《华夏英杰》《欧行散记》等。散文《远逝的歌声》获中国作家协会和煤炭部第二届乌金奖,《雾谷》获全国副刊优秀作品奖等。
来源:红网
作者:梁瑞郴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艺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enyi.rednet.cn/content/646749/66/12677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