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名家面对面丨吴茂盛x赵洪琦:寻美的历程千山万水

来源:红网 作者:吴茂盛 赵洪琦 编辑:施文 2025-02-06 11:20:06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50206083015.jpg

名家面对面:吴茂盛对话赵洪琦——寻美的历程千山万水

主持人:吴茂盛(著名作家、美术评论家,湖南省作协全委委员、中国作协会员、湖南省美协会员、湖南省东方诗书画院常务副院长)

嘉宾:赵洪琦(著名工笔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美协理事、永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湖南省花鸟画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东方诗书画院院长)

微信图片_20250206083023.jpg

湘南山水孕育的艺术之魂

吴茂盛:洪琦兄,感谢你接受这次访谈。你是当代工笔画领域的代表性画家之一,作品不仅展现了高超的技法,还承载着深厚的湘南文化底蕴。你的作品往往充满诗意,带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同时又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意涵。在深入你的艺术世界之前,我想先从你的成长经历谈起。你出生于永州祁阳,这片土地对你的艺术成长起到了什么样的影响?

赵洪琦:感谢茂盛兄的邀请。湘南不仅是我的故乡,更是我的艺术之源。从小在祁阳长大,山水田园、潇湘二水、古道驿站,这些景象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记忆之中。小时候,我最喜欢在村口的小溪边看着流水潺潺,看燕子掠过水面,看树影随风而舞。湘南的四季变化、山林的清幽、田野的生机,成为了我最早的艺术启蒙。

在我的记忆里,湘南不仅是一片风景独特的土地,更是一方人文厚重的沃土。这里是柳宗元写下《永州八记》的地方,是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精神的诞生之地。这种人文气息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学氛围。我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被这些文化元素滋养,也逐渐形成了对美的独特认知。

吴茂盛:你的作品确实透着一股浓厚的湘南气质,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那种清雅、温润、诗意的气息。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中提到,一个艺术家的风格往往来源于早年的视觉经验。你的作品似乎正是这种视觉经验的延续。那么,你是如何从兴趣走向专业的呢?

赵洪琦:我小时候对绘画的兴趣是与生俱来的。那时家里条件有限,买不起宣纸,我就用树枝在地上画、用粉笔在墙上画,甚至在家里的木门上涂涂画画,结果挨了父亲不少打(笑)。后来,原祁阳县文化馆的蒋太禄老师发现了我,他给了我很多鼓励,让我意识到绘画不仅仅是兴趣,而可以成为一生的追求。

之后,我考入大学,系统学习国画,并得到了人民艺术家陈白一先生的教导,再后来,我北上求学,师从国画大师潘洁兹,在中国现代工笔画院深造,并得到了王天胜、何家英、李魁正等名家指点。这些经历不仅让我在技法上得到了锤炼,也让我在艺术理念上有了更深的思考。我逐渐明白,绘画不仅是技巧的积累,更是精神和思想的表达。

微信图片_20250206083036.jpg

湘南美学的构建: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行走

吴茂盛:你的作品被誉为“湘南美学”的代表。它不同于北方画派的雄浑,也区别于江南画派的婉约,而是一种诗意、细腻、灵动的美感。你如何构建湘南美学?

赵洪琦:湘南美学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它融合了湘南的自然景观、人文情怀和哲学思考。这里的山水既有北方的雄奇,又带有江南的柔美,同时还有湖湘文化的厚重。我希望通过工笔画,将这种独特的文化气质展现出来。

在具体创作上,我追求“中和之美”,强调工与写的结合、形式与意境的平衡。比如,《唯我独尊》中的白牡丹,我用暗色调的背景烘托,使花朵在幽暗中散发光华,这种构图方式借鉴了伦勃朗的明暗对比法,使画面更具戏剧性。《晓月清香伴君醉》则运用了宋人“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章法,使画面更具东方韵味。

此外,我也注重色彩的运用。例如,《甜蜜世界》中,我采用高饱和度的色彩,将成熟菠萝蜜果实炸裂的瞬间定格,增强了视觉冲击力。这种作品不同于传统工笔画的静态美,而是一种动态的叙述感。我希望通过这些探索,让湘南美学不仅仅是传统的复现,而是能够与现代观者建立对话。

微信图片_20250206083040.jpg

工笔画的现代性:传统的未来性

吴茂盛:在当代艺术语境下,工笔画如何突破传统,焕发新的生机?你的作品在工笔画现代性探索方面做了许多尝试,比如《中国根》《唯我独尊》《甜蜜世界》等,都带有强烈的时代感。你如何看待工笔画的现代性?

赵洪琦:工笔画的核心价值不仅仅在于技法的精微,更在于它是否能承载现代人的精神诉求。法国艺术理论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提出:“艺术必须反映时代精神,而不仅仅是模仿过去。”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工笔画不应该停留在传统的审美框架里,而是要在新的文化环境中寻找发展路径。

比如,《唯我独尊》突破了传统工笔画的平铺构图,采用焦点透视,使花朵成为画面中心。《甜蜜世界》则运用了现代摄影的构图逻辑,强调果实爆裂的动态瞬间。这些探索,都是为了让工笔画在当代视觉语境下,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

微信图片_20250206083043.jpg

归来:艺术的初心与社会责任

吴茂盛:2022年春,你回到家乡永州举办了“归来一一构建湘南美学”画展,影响深远。你的作品不仅仅是关于湘南美学的表达,也带有一定的社会关怀。你如何理解艺术的社会责任?

赵洪琦:艺术的本质是情感的传达,而真正优秀的作品,必然要与时代、社会发生联系。我一直关注人类环境、生态问题,创作了许多与自然保护相关的作品,比如湘江流域主题的画作。我希望通过绘画,让更多人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幽幽岁月》描绘的是湘南一片古老的桐树林,溪流潺潺,树影斑驳。这幅作品不仅仅是一种田园牧歌式的描绘,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我希望通过这些画作,让观者意识到自然的珍贵,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吴茂盛:今天的访谈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你的艺术理念,也感受到湘南美学的独特魅力。愿你的作品继续为世界带来诗意与温暖!

赵洪琦:谢谢茂盛兄,也感谢所有关心中国画的朋友们。艺术之路,千山万水,愿与君同行!

图片21.png

赵洪琦,永州祁阳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美协理事、永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湖南省花鸟画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东方诗书画院院长,长沙理工大学客座教授。他已在广州、深圳、东莞、长沙等地成功举办多次个人画展和联展,数十件作品参加全国和湖南省美展,多次获全国奖。有两百余幅作品被各美术馆、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先后在《美术》《美术观察》《美术报》《中国书画报》等多家报刊发表过作品和论文,出版美术专著和大型画册10多部,作品曾入编《中国当代花鸟画》《中国花鸟画》《首届全国现代工笔画作品集》等各类选本。

微信图片_20231008090459_副本.jpg

吴茂盛,湖南祁阳人,小说家、诗人、美术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协全委会委员、永州市作家协会主席,永州市文联副主席、湖南省东方诗书画院常务副院长。作品曾获潇湘文学奖、丁玲诗歌奖、全国青少年新诗奖、兰州军区《西北军事文学》首届优秀诗人奖等十多次奖项。著有诗集《无尘的歌唱》《独旅》《到达或者出发》和长篇小说《驻京办》《招生办》等10多部。

来源:红网

作者:吴茂盛 赵洪琦

编辑:施文

本文链接:https://wenyi.rednet.cn/content/646946/98/1468000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