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艺评丨邱榕:浏阳河畔的俄式交响

来源:湖南文联 作者:邱榕 编辑:施文 2024-11-04 09:55:32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

浏阳河畔的俄式交响

——评瓦吉姆·列宾与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音乐会

文|邱榕

今年是首个“中俄文化年”,也是中俄建交75周年。享誉全球的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近日在中国启动了巡演,他们带来了颇具挑战性的曲目:上半场为柴科夫斯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和普罗科菲耶夫的《G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下半场则是柴科夫斯基的《第五交响曲》。近日,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携小提琴家瓦吉姆·列宾来到了位于浏阳河畔的长沙音乐厅,为星城长沙呈现了一场地道的俄式交响音乐会。

图片

指挥亚历山大·鲁丁身着中式盘扣上衣登台,单簧管奏出庄严的“神父劳伦斯”主题,拉开了音乐的序幕。此次演出相较于乐团以往的演绎,呈现出一些令人惊喜的解读,比如几个主题的呈示。指挥家鲁丁对于中低音声部的重视,为劳伦斯主题增添了一些说不清道不尽的朦胧感和回首已成往事的哀伤;对于“世代宿仇”主题的呈示也不是简单地表现斗争和冲突,而是使用Rubato的方式,增添了一些宿命般的拉扯感;对于“爱情”主题的呈示,突出了英国管忧郁的音色,让人倍感惋惜。除了主题的准确呈现之外,乐团对作品戏剧性的呈现同样令人赞叹。例如,时代宿仇主题与劳伦斯主题的几次交替,不仅增强了音乐形象的对比,力度变化也处理得极为精准。尤其是再现部中两个主题在强力度上紧密地交替出现,矛盾冲突被激发到极致。悲剧已无可挽回,凄凉的尾声将观众心碎的声音与男女主人公一同安葬。

图片

普罗科菲耶夫的《G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是一部相对小众的作品,列宾在多年前曾录制过此曲。时隔近三十年,列宾的演奏风格愈加含蓄内敛。第一乐章中,独奏小提琴奏出忧郁悠长的主部主题。与大多数小提琴协奏曲的抒情性不同,普罗科菲耶夫在此曲中追求的是一种“新抒情”的风格,真诚而质朴。列宾的运弓流畅均匀,揉弦十分克制,乐句的收尾欲言又止,较为理性的演奏中带有些许忧伤。普罗科菲耶夫非常重视乐队与独奏小提琴之间的协作关系,比如第二乐章中乐队弦乐声部与独奏小提琴的二重唱,交相辉映,真挚动人;随后,独奏小提琴与乐队用不同节拍同时演奏的错位效果,更是耐人寻味。

图片

柴科夫斯基的《第五交响曲》则是对生死与命运的深刻反思。单簧管奏出孤寂的命运主题,弦乐如同死神般步步紧逼,一丝恐惧在心头蔓延。乐团演奏的第二乐章堪称天籁回响,圆号独奏的二度叹息音调缓慢地流动着,宁静而安详;双簧管的牧歌风格音调仿佛一束温暖和煦的光,带来了美好的希望。在鲁丁的指挥下,第三乐章的圆舞曲主题优美轻盈,在乐章末,命运主题悄然浮现。第四乐章出现了一段以命运主题为核心的序奏,然而,之前的恐惧早已荡然无存。鲁丁的指挥十分沉稳,他对于速度和力度的处理非常贴近原谱,音乐细节展现得非常清晰。当音乐在节日般的欢乐气氛中结束时,观众给予了演奏家们最热烈的掌声。鲁丁沉稳、大气的指挥风格和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厚重、宽广的音色无疑是这部作品最好的诠释。

图片

在长沙观众热烈的掌声中,鲁丁与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带来了长沙音乐厅的“限定返场曲”《浏阳河》以及柴科夫斯基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的《俄罗斯舞曲》。尤其是《浏阳河》的演奏,厚重宽广,气势磅礴,展现了深厚的音乐底蕴。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的演奏风格深邃而富有张力,为长沙观众带来了一场极具感染力的艺术体验。

来源:湖南文联

作者:邱榕

编辑:施文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