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艺评丨廖永华:《双峰之上》精彩至上

来源:湖南文联 作者:廖永华 编辑:施文 2024-11-01 10:24:41
时刻新闻
—分享—

《双峰之上》精彩至上

文丨廖永华

图片

10月25日,在第三届娄底市旅游发展大会开幕式上表演的沉浸式穿越舞台剧作品《双峰之上》,以深厚的人文历史、家国情怀为创作基础,以丰富的表现形式、精彩的剧情呈现,让观众沉浸式地进入演员演绎的故事情节,以其“上乘”的表现和效果,为观众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剧情编排以用心为上

《双峰之上》通过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双峰女学生晓晓、提出“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的中共早期卓越领导人蔡和森,两个主要人物跨越时空的对话为述事主线,以娄底尤其是双峰独特的历史人文为背景,聚焦蔡和森、蔡畅、向警予、葛健豪、曾国藩、秋瑾、成仿吾、贺国中、李聚奎、谢冰莹、罗盛教、王憨山、陈天华等著名历史人物和双峰籍院士代表,突出红色故事和红色人物,以独特的视角进行创新解读,再现了中国革命历史长河的壮阔和双峰人对家国情怀、优秀家风家教的坚守与践行。

图片

《双峰之上》用《抗敌战歌》《遥远的星空》《家风吟》《双峰石工号子》《为理想出发》《爱在山水间》《少年行》《网红带你逛双峰》《娄底欢迎您》《此处双峰》等10余首歌曲(谣)串联起“烽火连天、璀璨星空、云中歌起、还看今朝”四个篇章,创作者在编排上可谓用心、用情、用力,作品融入多种艺术形式、地方特色文化,让演出既在故事情节上有递进,又在表现形式上有跳跃感,既有思想深度和内涵,又独具地域特色;既突出了厚重的主题思想,又融入了年轻、流行的审美需求,让历史与时代同步,在新空间中,实现舞台艺术表现的多维度创新探索。

图片

演出呈现以创新为上

演出以“穿越”这一创新形式展开,为让观众更快融入情节,创作者们精心利用LED屏幕组合、声音、光线等辅助元素,打造调动视觉、听觉的多重沉浸体验。在精心的场景布局中,让观众感受身临其境的体验,进而深入理解角色的情感和故事的内核。在剧情推进过程中,LED屏幕的文字、图片、视频片段的同步播放,比如双峰人文景点、历史人物的实时展现,为演出增添了环境的真实感和氛围感;在声效方面,剧中的音乐和音效起到了很好的烘托和推进作用。序幕中的《抗敌战歌》,激烈的枪炮声、呐喊声迅速将观众拉进故事发生的时空,让观众更好地融入多媒体展示场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剧情、进入剧情。

演员们的表演非常出色,表演者几乎全部都是来自娄底各行各业的群众代表,以“非专业”人员进行“专业”表演,本身就是大胆的尝试和创新。事实证明,乡人、乡容、乡音更能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剧情,增强了观众的沉浸式体验感和参与感,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和代入感。“嘿呦嘿,嘿呦嘿,钢杆扶得稳,大锤砸得正。哪怕石头(古)硬,撬它个底朝天。不怕雨,不怕晒;不怕苦,不怕累,一锤一凿破万难,革命路上永向前……”一曲用方言演绎的原生态歌曲《双峰石工号子》更是拉近了观众与舞台的距离。而“娄底文旅号”飞机的全场顺航和娄底各行各业的代表手持发光Logo奔上舞台,拼聚成了大会Logo的情节设计,则把环境基调从“传统”即时刷新为“新潮”。

氛围效果以动人为上

作品在剧情结构上打破传统的线性叙事方式,采用回放、插入等非线性叙事相结合的手法,以两个主要人物的穿越对话,实现历史与现实的融合,营造了极为强烈的氛围感。同时通过融入丰富的本土元素,如:童声诵读《家风吟》,让曾国藩的“八本家训”等耕读文化得到了生动体现,而《国潮歌舞表演》则加入双峰花鼓戏、杖头木偶戏,少儿诗舞《少年行》加入手狮舞,这些本土文化代表性元素的加入,很显然发挥了很好的“化学反应”,进一步推动实现了让人们“动心”“动情”“动人”的上乘效果。

图片

演出将历史名人在娄底这片土地上学习、成长、成才,成为国之栋梁的经历,与旅游目的地相结合,逐一展现蔡和森纪念馆、曾国藩故居、紫鹊界、湄江、锡矿山工业旅游区、仙神寨、水府庙、九峰山、紫云峰、黄巢山……永丰辣酱、青树坪米粉、新化三大碗、涟源合菜、冷水江全牛席……娄底美景美食、人文风光。通过汇聚起娄底“璀璨星空”的星光,照亮娄底“还看今朝”的文旅画卷、发展宏图。通过强化做为一名双峰人、娄底人的自豪感,激发人们宣传家乡、建设家乡的热血和豪情。就如剧中《遥远的星空》所唱:“耕读的微光,穿越茫茫黑暗,引领家国梦想,遥远的星空,愿做最亮的那颗星。历史的火炬,璀璨如诗如画,照亮家国梦想。种一粒光洒一片辉煌,做一颗星织一场梦想,只为让人间变样。”

图片

此处双峰,耕读传家书香千年,两派交流活水在此间。此处双峰,人文鼎盛今朝流传,一曲颂歌更从何处仰高山,巍峨壮观。《双峰之上》精彩地展现了双峰厚重的“过去”,展示了双峰美好的“现在”,展望了双峰向往的“未来”。呈现出了每一个人眼中最美的双峰,每一个人心中向往的双峰。是一部凝聚了心血、汇聚了智慧的“上心”之作,是一部刷新了创作理念、充分运用新技术的“创新”之作,是一部推动娄底文旅融合发展的“上乘”佳作。

来源:湖南文联

作者:廖永华

编辑:施文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