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聆听,宛转悠扬
——读刘义彬散文集《时间的声音》
文|贺有德
湘潭作家刘义彬散文集《时间的声音》,今年8月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书封设计独具匠心,粗线条勾勒,画风简约却意境高远,寓意极深。这些年来,读过的散文集多了,难免审美疲劳,常有“似是而非”者,大众模式,不一而足。《时间的声音》却有点“另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先观其“形”,精致而不失厚重,厚重中透出飘逸。后观其“神”,真情流露,诗意流淌,慢慢品读,恍惚间,徐徐行走在一去不回头的岁月深处,如近在眼前却不可触摸的画卷;闲雅静听时间的声音,如天音或民谣,不可捉摸。
《时间的声音》分四辑,从“归路尽头的黄婆塘”“放不下的凤凰古城”“时间的声音”到“那些闪烁的人间烟火”,书写的是作者“对儿时老家黄婆塘故土的依恋,对年轻时工作过的凤凰古城的怀想,对半辈子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对泪水浸泡过的青春与情感的回望,以及对生命旅途中所经历的那些地理、风物、人情的记录与描绘”。此类文本的书写,触目泛滥,渐成“作坊式创作”,刘义彬却能另辟蹊径,真情是底色,衷情或专情是主流;情至深处,诗意书写,如一股清流,让人倍感亲切之余,在永不褪色的诗情画意里流连。
作品之美,自标题始。题好一半文,好标题见才见情,如凤凰之头,一见惊艳,吸睛。刘义彬深谙此道,《时间的声音》里,好标题俯拾即是,诸如《妈妈的黑夜来得很慢》《那些晨昏和月夜》《时间的声音》等,不一而足,既有或明或暗的题材或主题指向,又蓄而不露,充满诗情诗意,引人思索,更引人入胜。许多文章的结构布局也是精心为之,常规模式之中有新意。《这棵人生树》《年年杮子红》等短小精致,行文如行兵布阵,精心打造,有新意,见匠心;《花果园里的春天》《回不去的青春栖息地》《妈妈的黑夜来得很慢》运用日渐少见的小标题,多个小标题合而为一,如建筑群起伏有致,收放自如,特色纷呈,相映成趣。
刘义彬成熟中透出新意的独特的文风或者说语言风格,在《时间的声音》完美呈现。应该说,朴实中蕴含真情或者说深情,丝滑柔顺有质感,是其语言风格主流,朴实之中有诗意,或浓或淡,自然而然。诗意浓时如工笔画或交响乐,诗意淡时如写意画或轻音乐,浓妆淡抹总相宜,“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包容了人生百味的“时间的声音”,静心聆听,百感交集,感慨系之矣……每一篇,叙写的,都是作者不同寻常的人生履历,酸甜苦辣备尝,个中滋味,如鱼饮水,唯有自知。品读之时,恍惚间,如听来自时光深处的深情诉说,娓娓道来,款款深情,既倍感亲切,如唠家长里短,又分外感人,所述人事,从时光之流里拎出来,昨夜星辰昨夜风,聆听,细思,直抵人心深处……
在《时间的声音》里,因其朴实而接地气,因其诗意而显高雅。眼前的苟且,诗意的远方,在此无缝对接,水乳交融。《孤独的旅程》和《花谢花飞》诗情画意极浓,跳跃性和情感性兼具,美不胜收;《孤独的旅程》语言跳跃性强,亦真亦假,亦实亦虚,言已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花谢花飞》意象纷繁,跌宕起伏,“冰糖葫芦式”书写,每一节有诗性诗意,合而为一诗性诗意更浓,耐人咀嚼。
刘义彬阅历极其丰富,数十年累积的酸甜苦辣,如时间的溪流在生命里流过,或疾或徐,种种人生况味,或鲜活或模糊,沉淀而成《时间的声音》。因了悲悯情怀,假以文字手术刀,对自然万物及生活中诸般细节和肌理进行解剖,精准而细腻的文字,触动读者的心灵魂;用心用情用功,情致婉转,更因多为诗散文,读来仿佛一场诗意的聆听,“时间的声音”婉转悠扬,入耳入心,宛如明湖居听书,让人沉醉不知归路……
来源:湖南文联
作者:贺有德
编辑: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