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艺评丨胡什:岂曰无籍 山河即名——评《籍贯711》

来源:湖南文联 作者:胡什 编辑:施文 2024-09-25 08:54:34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

岂曰无籍 山河即名

——评《籍贯711》

文 | 胡什

1964年10月,一颗巨大的蘑菇云在新疆罗布泊升腾,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远在千里万里之外的湖南郴州许家洞的711矿,一片欢腾。国营711矿,是新中国最早发现、勘探、建设的大型铀矿,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顺利升空、第一艘核潜艇正式下水作出巨大贡献。2024年,正值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60周年之际,报告文学作品《籍贯711》,聚焦711矿,用深入的图文采访形式,生动的人物故事,精彩的叙事方式,艺术的表现手法,揭秘那段尘封的热血历史。

籍贯是故事的引子。作者在采访中,特别关注到工友们的籍贯。武汉、广东、上海、广西……工友们来自天南地北,他们是如何在湖南这座荒无人烟的密林中安家落户,开凿矿藏,背后又有着怎样的艰辛与付出。作者以人物为单位,用记传的方式,来讲述故事。人物与人物之间相互独立又存在环环相扣的联系,人物故事密织成一张大网,如同电影蒙太奇般,用故事和镜头呈现出那个时代激情燃烧的岁月风貌。

小说笔法,真实场景

它采用小说的笔法,故事的起承转合,跌宕起伏,悬念的设置,引人入胜。首章《寻矿奇遇》采用全知视角,用倒叙的方式,将时光拨回1955年:711矿从无到有的那一年,记述了711矿发现的过程。整个故事充斥着久寻不得的焦急,于希望渺茫中突发惊喜,寻矿路上的曲折艰辛和找到矿藏的苦尽甘来。在作者的深入采访中,除了得到一系列的一手文字材料,更收集到了珍贵的图片材料。富有张力的叙事技法和珍贵的历史图片相辅相成,立体的还原出711矿的真实全景。

细致维度,伟岸精神

讲述邝孔圣的故事,作者用他至今还能哼唱的歌曲《千米英雄歌》作为切入点,乘着歌声的翅膀,回到那个努力拼搏、奋勇向前的“千米大会战”的燃情岁月。在讲述朱金龙的故事时,作者则是以他的日记为切入点,直接援引朱金龙的日记,更加直接的展现朱金龙昂扬向上的精气神,用朱金龙助人为乐的小事,永远不停歇学习的努力,展现出他全方面,多角度的精神风貌。

侧面叙述,家国情怀

《籍贯711》还采访了大量的矿工家属,试图从妻子、丈夫、儿女的角度去展示711矿人的生活。矿里的总工程师王瑶心的故事,作者是从她的女儿嘴里得知的。下雪的春节和没有妈妈的团圆饭,是王瑶心家的常态,她一直在矿里忙碌。女儿的爸爸和奶奶对家庭无私的付出和奉献,也是王瑶心在为祖国核工业殚精竭虑地工作的坚强后盾。为祖国,王瑶心无法一心一意地照顾家庭,一家不圆万家圆,她的心意,一心扑在了矿里,正是一个又一个像王瑶心这样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庭,才有了中国核工业伟大的进步和飞跃。

历时5年,约194千字,精选39个故事,37张珍贵历史照片,10易封面设计稿。为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和“中国核工业精神”,作者的足迹踏遍711功勋矿的每一个角落,一字一句都充满了对历史的敬意。当历史的尘埃落定,那段“隐秘而伟大”的岁月在书页之间流动,终将被人们永恒的铭记。奋斗不息,英雄不朽!

来源:湖南文联

作者:胡什

编辑:施文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