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多元立体的创作教科书
——读《中国女性作家访谈录》有感
文 | 温谈升
翻开《中国女性作家访谈录》一书,卷帙浩繁,爱不释手。30位女性作家,就是30场文学讲座,每一场都让我醍醐灌顶,恍如在与她们对话,面对面聆听她们的声音,感受她们的思想和智慧,带来“胜读十年书”的收效。
工作之余,我坚持每天读完一人,一个月时间把她们读完后,像是乘坐一艘航船,在茫茫大海里,欣赏到各种不同类型的风光。她们都是文学界的精英,成果丰硕,各有千秋。她们的作品,我几乎都读过,像陈祖芬、张抗抗、毕淑敏的小说和散文在学生时代就读过,我特别喜欢毕淑敏那种素面朝天而心颜常驻的散文,字里行间流露的是一种真挚,充满友善。
在这30名女性作家中,时光跨度了近半个世纪,从20世纪20年代出生的宗璞算起,到70后一代,每一个年代都有若干女性作家代表呈现,春华秋实,她们在文学领域出类拔萃,其中不乏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其他全国性重要文学奖得主。多年前我看过凌力的《少年天子》,也知道作者获得过茅奖。这次我在《中国女性作家访谈录》中,与凌力老师的再次“相逢”,增加了对她的许多认知,从作者对她的访谈中,我在20多年前阅读《少年天子》时的一些疑惑,终于在这找到了答案。比如,我对凌力老师写历史小说的驾驭能力甚是倾慕,她怎么会有这样的本领去写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原来,她是做足了前期功课的,一部经典的历史小说,并非一蹴而就。在写作之前,她尽可能地要去了解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情况,做到还原历史时不会出格。民风、民俗、礼仪、制度、服饰、玩好等也必须去了解,使自己心中有一幅历史的风情画卷,再加上作家的精准判断力,驾驭起来就“轻车熟路”了。她特别提到,写历史小说要营造时代氛围,创造作品的神韵。凌力的历史小说,一直在营造特殊历史氛围。其实,凌力只是她的笔名,本名叫曾黎力。虽然在延安出生,但她的籍贯是江西赣州的于都县,她父亲是从于都走出去的,当年参加红军并踏上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老干部,可以说,凌力就是我们的赣南老表,读起她的访谈,倍感亲切自豪。最遗憾的是,凌力老师已经离开了我们。
读这些女作家,我从中发现了人生最珍贵的东西——文学精神。张抗抗在访谈中坦言:上世纪60年代末,我去了北大荒一个农场,那时候除了孤独寂寞一无所有,只能在文学中寻求安慰……可见,文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更是心灵的慰藉。铁凝的从文就是希望能为他人带来快乐,如果再重新选择职业,她还是选择写作。正如北京语言大学教授阎纯德说的,《中国女性作家访谈录》就是中国文学史弥足珍贵的史料档案,对于研究者来说,能从中发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学精神;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能从中了解作家创作的密码。作者舒晋瑜在对邵丽的访谈中,问她文学对其意味着什么?邵丽回答:文学过去对我来说只是一种爱好,现在几乎就是我的命。我20出头时生下女儿,当时觉得抚育女儿就是我的使命,可女儿渐渐长大,我也慢慢明白,她有她的人生,我也有我的追求,任何人的人生都不能被他人取代。三言两语,尽显风致,这不就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吗?我在书中划线并进行了“眉批”。还有乔叶回答的想象力与虚构和非虚构话题令人耳目一新:只有与地气亲密相接,我的想象力才会被更好地激发。决定虚构还是非虚构,要看触动我的是什么。如果是风的气息,云的姿态,那就虚构。如果是泥的浑浊,石头的质地,那就非虚构。这样的写作秘诀,不去读她们,我们怎能去学到?在读魏微时,她谈到了“小时候的我”,她是在爷爷奶奶那里度过的童年,很多作品都是以故乡为背景的。但她对成长有很独到的理解,我把她讲的那段话划线后拍照发给了我的家族群,希望他们的孩子不要去隔代带管,孩子一定得父母带,当爹妈的不能缺席孩子的成长,得陪护,养育孩子这件事,别人不能代劳。读她们,收获到了“文学以外的东西”。
在这群女性作家中,我有相当部分是见过面甚至有一定交集的,徐坤、葛水平、鲁敏都打过交道。其中鲁敏见面两次,第一次是2019年初冬,中国作协在厦门办了一个由部分基层文学工作者参加的培训班,鲁敏时为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挂职),代表中国作协讲了话,我记得她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谈到了基层作家的“出路”,重点给我们灌输了一名作家要践行笔力、眼力、脑力、脚力去生产接地气、有泥土气的作品,这些理念,在访谈录中也有涉及;翌年的11月,中国散文年会在北京举办,我作为获奖作者参加了年会。后来我发现了鲁敏也是一名获奖者,她的散文《就花生米下酒》荣获本年度散文一等奖。在会场,我主动走近她并打招呼,把“厦门往事”与她说了,她很热情地与我笑谈起来并祝贺我获奖……鲁敏的作品我读过不少,现实性传奇性兼容,以鲜活、灵动的口语,精细地描绘事物。读完她的访谈,我对鲁敏的文章有了更深更新的理解,对她也有了更立体的认识,她说:“内心里,我从不是个“规矩”的人,只怕比一般的人还要愤怒、凶狠、拒绝、悲观……”
张莉老师在序中写到,这本书是其阅读视野里采访女作家数量最全的深具文学品质的访谈录。书中的主张与讲述,共同构成了当代女性作家文学叙述的河流,辽远、开阔、波光闪闪,那是未曾被全面认识但也需要被全面认识的中国女性文学的多个面向。作者舒晋瑜完全把自己融入作家心里,访谈者与被访谈者心有灵犀,形成一种相得益彰的默契,使每个作家的访谈极富独立性、个体性、创造性,把读者带进了精彩纷呈的文学现场,同频共振。如在与残雪的访谈中,舒晋瑜引出文学批评话题,说她不留情面的批评在国内很难找到第二个,残雪回答得很直率:“我的批评是公对公的,没有任何私人杂念混在里头……他们也可以反批评嘛。”访谈者和被访谈者之间的那种呼应、旨趣在这个开放的平台里,不由让读者击掌,让读者从中了解到作家更生动真实的文学理念。
《中国女性作家访谈录》就是一部多元立体的教科书,文学价值、史料价值、学术价值、传播价值兼之,它不仅仅属于文学爱好者、作家,它理应属于更多的读者。读罢全书,让我寻找到了30位中国女作家在她们文学路上成功的密码,并对她们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作协主席)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南文联”
来源:湖南文联
作者:温谈升
编辑: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