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艺评丨卢霞依:真,最是动人

来源:湖南文联 作者:卢霞依 编辑:施文 2024-07-03 10:55:29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

真,最是动人

——读儿童小说《绣虎少年》

文丨卢霞依

《绣虎少年》由作家汤素兰所作,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是一部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为书写题材的儿童小说。绣虎,是湘绣中的绝技,也是湖湘精神的展现。少年,则是指书中的残疾少年梓屹。在这部小说中,残疾少年梓屹的自我成长与湘绣技艺的传承创新双线交织,串联起了几代湘绣人的命运轨迹,描绘出时代变迁的生动画卷。书中一面是病魔对梓屹童年本该有的平静生活的剥夺、战乱对奶奶家惠童年的毁灭;另一面,是他们在失衡的外部条件中坚强生长出的内部力量,这两面共同提供了文学作品所需要的叙述张力,就像双面绣一般,正反对比间,便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作者如何在直面身体畸形、战争残酷的同时,又如何恰到好处地体现非遗题材儿童小说特有的审美价值?我想,是作者守住的那份“真”。

“真”有其事自然亲切。《绣虎少年》的故事以真实的人物和历史为依托,总叫人多一分信任。书中主人公梓屹的人物原型为“绣哥”蒋桐万,他幼时因脊髓灰质炎导致腿部残疾,后在大学期间拜湘绣鬅毛针法代表性传承人刘爱云为师,正式成为了一名湘绣“绣哥”。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一位残疾少年的成长历程,小说还融入了真实的时空背景,从文化风俗的书写到历史故事的回顾,作家都进行了详尽严谨的资料“考古”。故事原型人物蒋桐万是湖南永州人,作者便以永州这个地域作为环境背景设定了“福山村”,当地的社会经济情况、地域文化传统等都为小说提供了细密的史实材料。例如书中出现的关于月亮的童谣、卖东西的童谣,都源于湖湘民间的童谣,使作品在童趣与想象之间,平添了一份更深厚的文化内涵。湖南抗战历史背景的回溯也体现了作家“举重若轻”的功力,与往常以宏观视角讲述的抗战故事不同,《绣虎少年》更多是从个体视角展开的。小说中,通过奶奶家惠的回忆,夹以情节的递进线索,完成了人物在历史情境中的真实氛围塑造。

细节呈现“真”味。历史暗存于无数可触可感的细节里,它们不仅是历史,它们更是“生活”,它们来自“过去”,但同时构成了作者和读者的“现在”。《绣虎少年》绣的是枕顶上的鹭鸶,是湘绣繁杂细密的步骤,是过年灶屋里炸油豆腐的咕嘟作响和炒红薯片飘出的香味,是清晨小白兔电动车过乡间道路的那一道光亮……营造“生活”最有效的手段,便是扎实的细节描写,当这些细节饱满了,故事才显得真实。对于人物的描写亦是如此,书中所描绘的并不是那些记入史册的大人物,而是无数颠簸于世的普通人——努力向梦想靠近的残疾少年梓屹,日夜帮弟弟许愿的姐姐榕方,为家人默默奉献了一辈子的奶奶家惠与热情友善的同学林勿凡,书中刻画的是衣食住行,柴米油盐,他们的人生波折与勇气,是对生命和亲情最纯粹的渴望和守护。正是这样的人物细节刻画拉近了时空距离,让读者能够最大程度地感同身受。如果说故事脉络是骨架,那么细节便为血肉,是人物让这本小说真正“活”了起来,用艺术的真实性打动了读者。

语言流露“真”情。《绣虎少年》之所以真,离不开一词一句中散发的能量,这种亲和的语言风格不仅符合当时历史情境下的人物性格和身份特点,个性鲜明。乡土生活的日常展现出韵律、节奏与相应的景色氛围,透过儿童视角、口语化的方言陈述灵动而直爽的乡土气息。同时,作者也考虑了儿童读者的接受水平,尽量避免晦涩和繁复的叙述,多以短句为主,让小读者们能轻松地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如此细致入微的雕刻式描绘与一针一线的湘绣题材水乳交融、相映成辉,使世间最柔软、最高级的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命题在生活中得到昭示与印证,启迪儿童成长。

如同一位农人,绣虎少年梓屹以针作犁,俯首躬耕湘绣技艺,日复一日,他的刺绣田园结出一个又一个硕果,他的生命不再晦暗无光,反而是一派诗意明亮。“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梓屹的湘绣技艺精湛,一针一线中绣得猛虎栩栩如生。作家汤素兰的笔下同样具有这样的生命力,她以文字为线,以笔力为针,钩织出了新时代儿童文学创作新的篇章。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南文联”

湖南文联微信公众号.jpg

来源:湖南文联

作者:卢霞依

编辑:施文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