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访谈丨鄢福初:应时而启,顺势而为

来源:湖南文联 编辑:施文 2024-06-03 20:46:03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


应时而启,顺势而为——“书法报”记者张永彬访中国书协副主席、湖南省书协主席鄢福初

文丨张永彬(《书法报》记者)

书法报:鄢主席,您好!“中国简帛书法艺术研究与传播工程”是湖南牵头打造的全国性重大文化项目,备受文艺界关注,请您简要介绍此工程的进展情况。

鄢福初:“中国简帛书法艺术研究与传播工程”自2022年启动以来,工程项目组陆续开展了田野调查、资料收集、史实梳理、书法艺术甄别等方面的工作。我们先后深入湖南、湖北、甘肃、云南等地进行学术考察,这次来到太原,对侯马盟书和平城时期的魏碑也进行了学术考察,从而对各地简牍出土情况、分布区域、记载内容、书法风格等方面,均有更深入的感悟和了解,对简牍研究前沿信息有了全方位的认识,为“中国简帛书法艺术研究和传播工程”的全面深入开展提供了充分的资料和理论准备。我们还举办了6期中国简帛书法艺术研创高级培训班,为简帛书法研究与传播发现和储备了大量人才。如今,《中国简帛书法艺术大系》(十卷本)、《中国简帛书法艺术研究》(五卷本)的编撰原则、编撰体例、具体分工、时间安排都已经明确,各分卷编委成员正在查漏补缺,完善目录和初稿,征稿、约稿也在启动,争取今年下半年有一部分分卷样稿出炉。

书法报:对于“中国简帛书法艺术研究与传播工程”,您是如何定位的?

鄢福初:这项工程虽然是湖南在筹办,但其研究范围涵盖全国各地出土的简帛。另外,这项工程不同于过去简帛文物、文献研究,而是侧重于简帛书法艺术方面。简帛书法艺术研究过去也有,都是局部的、零零星星的,这次是全方位、系统性的研究。而且,我们拥有国内一流的简帛书法研究团队,其中聘请了一批学术顾问,他们在书法实践、书法理论、文物考古、文字研究等多个领域卓有成就,还有一批中青年骨干参与编撰,同时学术顾问团队、编委会根据编辑进程分阶段集中讨论,统一意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未来我希望这项工程能代表这个时代的高度。这项工程还体现了三性——艺术性、学术性、指导性,所选的简帛应具有经典性,即有很好的艺术水准;书法艺术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理论高度;为中国书法事业的发展提供更丰富的资源和更悠远的历史参照,发挥它的当代价值。

书法报:侯马盟书文字艺术展是本次会议重点安排的考察项目之一,您认为此次展览有何独特的意义?

鄢福初:此前我在十三届国展(河南展区)的座谈会上谈到,如今国展在多省举办,应与各省历史资源相对接,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内涵和底蕴。一方面,让广大书友和观众进一步深刻了解书法的历史;另一方面,以此发挥历史资源的现代价值,通过这些系列活动,提高历史文化自信,提升全民对于书法的认知。作为十三届国展(山西展区)的配套展,侯马盟书文字艺术展特别有意义。

另外,从“中国简帛书法艺术研究与传播工程”过去的实施规划来看,内容以竹简、木简、帛书为主,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感觉还是不够全面。侯马盟书虽然是写在玉石上的,但是它毕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手写文字,从文字本身来看,它属于简牍帛书的范畴。我们不能简单地考虑材料,而忽略这一时期的书法历史。将侯马盟书列入研究范畴,这项工程会更加完整,也更加丰富。

书法报:请您谈谈“中国简帛书法艺术研究与传播工程”最近一阶段的实施计划,还组织去其他省市考察吗?

鄢福初:最近,我们将面向全国书法同道公开征稿,定向和简帛研究作者约稿,尽可能多地收录高质量的简帛书法论文,以确保简帛书法艺术研究的学术性。今年要完成中国简牍书法数据库建设方案,此项工作将于明年正式启动,建设融合现代科技的中国简帛艺术研究的数字成果。工程将继续开展中国简帛书法艺术研创高级培训班。近日,将启动湖南、湖北、甘肃三省简帛书法学术成果展,发布征稿启事,今年11月份在长沙举办展览。我们将继续进行田野考察,由各分卷主编分别组织,进一步拓宽编辑人员视野。

书法报:谢谢鄢主席!我们将持续关注简帛工程的进展。

鄢福初:谢谢!

来源丨《书法报》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南文联”

湖南文联微信公众号.jpg

来源:湖南文联

编辑:施文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