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悲喜,匆匆百年
——评高诵芬《山居杂忆》
文丨张觅
故人远去,四时悲喜。山河动荡,匆匆百年。这是写在《山居杂忆》封面上的四句话,而这的确是书中内容的凝聚与投射。翻开书页,便有岁月沉香从字里行间缓缓拂来。
本书的作者高诵芬是一位从未进过正式学堂的老妇人。她出身于杭州的名门望族高家,因杭州有半个城的产业都属于高家,因此其家有“高半城”之称。年老之后,高诵芬与丈夫被儿子接到澳洲居住。因不需持家得有空暇,高诵芬终于有时间读书看报。在看到一些同年代的名家散文之后,她心有所感,决定动笔,写下自己的故事。
于是,七十七岁的她缓缓口述,儿子徐家桢用笔把她记忆中的人、物、事细细记录下来。一个昔日大家闺秀和家庭妇女眼中的百年悲欢,便就此在她笔下徐徐展开。书写得非常快,仅仅用了五个月,一本三十二万字的回忆录便完成了。此书共有五十一章,书里无关宏大叙事,便如序中所说,“并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人物,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大事件”,只是细细慢慢地娓娓道来,堪称一部私人版的百年中国见闻史。静静读她的这本《山居杂忆》,只觉高诵芬仿佛便自旧时光里款款走来,从年轻走到年老,均如腕上的玉镯一般通透沉静。
这本书的语言,可以说素朴如沙,明澈如溪,清浅见底,并无任何矫饰,读起来如风行水上,令人感觉分外适意,便如徐家桢在序中所言,其风格“平淡、自然、闲适”。作为散文作家的徐家桢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他近十年来一直在自己的文章中尽力追求但自感一直未能真正达到的境地,在帮助母亲整理这组散文时却自觉基本达到了。
高诵芬在书中所津津乐道的,无非是日常生活的平常小事。幼时所经历的那些江南民俗,她还记得那样清晰。读这本书,我好像在看一部更为生动具体的《清嘉录》。她所记下的各种传统风俗,如同卷边泛黄的照片,令人感觉遥远而又亲切。她幼时是在江南的一个世家望族长大的,她还非常清楚地记得,大年她初一一睁眼,保姆就会将冷冰冰的橘子和干荔枝塞进她的嘴里,取“橘”“荔”(吉利)之意。早上保姆会替她换上新鞋、新衣,辫子上扎一朵红花。有客来拜年,先请他们喝清茶,然后喝红枣莲心冰糖汤一盅,然后吃茶叶蛋、年糕、肉粽和枣饼。到了夏季,高家西湖边的庄园管庄朱师傅采了鲜菱、鲜藕送上门给高家尝鲜。高家庄中有菜园,她和母亲都特别喜欢吃用菜园里青精叶做成的“乌糯米饭”。立夏之日每年都要用大秤称人,全家老小还要吃咸蛋和苋菜,寓意一年四季不中暑。父亲还专门教高诵芬一首儿歌,讲的就是立夏要吃的食物:“薄切猪肉蒜泥烧,青梅白糖与樱桃。海蛳甲鱼健脚笋,咸蛋米苋乌饭糕。”在端午那天,孩子们要佩戴各种彩线编织以及“香袋”,家里还要熏苍术、白芷。秋天,则可以坐在满觉陇的桂花树下,吃一碗飘香的桂花栗子。乞巧节在清水上投针验巧手。中秋节吃酒席、赏月亮、还要在天井里供瓜果、点心、斗香,重阳煮一大锅老菱角汤,将灶头粉刷一新。冬天,庆祝冬至,去祖宗堂拜祭,孩子们早上吃甜年糕,晚上吃咸年糕……她细细碎碎地写着烟火人间,笔下真是金粉金沙深埋的宁静。
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高诵芬写她结婚时的桂花糖。根据杭州风俗,中产以上家庭嫁女,必准备桂花糖作为喜糖。高诵芬家里为她准备了六种桂花糖。为了给她准备桂花糖,家中园子里的桂花全部被摘下,去蒂去芯,放入白瓷盘中,经母亲检查后导入纱布袋中,再浸入酸梅干的水中。把浸了三个小时以上的桂花放入捣臼里,舂成糨糊状,再加入磨细的冰糖粉并拌匀。将捣好的桂花糖泥倒入家中历代传下来的硬木印版,便可以制成不同图案的桂花糖了。高家一共自制了一万六千包、共计九万六千粒桂花糖。结婚当日,宾客们知道高家的桂花糖精工选制,色香味俱全,因此便喧闹争抢起来。除了结婚时送了宾客大量的桂花糖外,高诵芬也收了一两百扎放在箱子里。直到孩子十多岁时,在箱子里找吃的,还能找到一包包的桂花糖,吃得津津有味。高诵芬则告诉他们,这是自己二十年前结婚前做的,孩子们都觉得不可思议。看到这里时,我一直在想象,那是怎样清甜的桂花糖呢。吃一颗,梦里都是甜香萦绕吧。她写桂花糖,亦是写结婚前后那一段甜美快意的时光。
而那些曾经陪伴过高诵芬少女和少妇时代的人物,穿越百年,早已湮灭在岁月的尘埃中。然而,经由她的记忆,他们一个又一个地在书中活过来了。她笔下最有光彩的是那些女性,笔触温婉动人。比如,她写太婆李老夫人,生性节俭,为人宽厚,勤劳聪慧,好似大地之母,每到黄梅天她都会自己在院子里做酱,冬天就做白腐乳,佐菜比买来的还要鲜美,“色、香、味无可比拟”。她写曾祖母高老太太思想进步,关心社会问题,爱作善举,爱施药,鼓励儿孙去留学以及创办产业学堂、女子学堂,还写诗作词,出版过《云峰阁主人诗稿》。高诵芬还在书里写到了她的父母、丈夫、仆妇黄妈,写到了家庭医生吴烈忠、昆明叔叔等人。书中作为主题来叙述的人物就有几十人,如果把提到的人物也算上,则有百人之多。她大家闺秀出身,极具涵养,不见骄矜之色,待人做事无不落落大方,反而有种“穆穆闲闲的素洁之美”。我想高诵芬写完这本书,应该是觉得极其安慰的。只要不曾忘却,她生命中所珍视的人,就仿佛一直还活着,仿佛从未离开过她。这便是写作的意义吧,用笔,把想留下的一切美好留下。即使生命中重要的人一一远去,但书中音容宛在,他们便依然活着。
她也写到乱世时家族命运的沉浮,写战争给平民带来的痛苦与血泪。在她七岁、九岁之时,曾因军阀混战而随家人短暂逃到上海租界避难。在她结婚第二年,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她全家逃往上海租界,从此在上海住了五十多年。不过,一路的担惊受怕、颠沛流离已成遥远往事,她更愿意回忆那些平静的日子,回忆一个时代的人物、风貌,那些回忆仿佛尘埃落定后的蓦然回首,有着宛若旧时月色般的温情与寂寥。
作家黎戈认为《山居杂忆》极具中国人之美:“什么是中国人的美?我觉得,《山居杂忆》所记录的就是中国人的美。这种美是人情味,是高诵芬蕴藉含蓄的朴厚之美。中国人生命的基础,恰恰就在于人情迂回、世故周旋,在秩序之中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人和人之间,有着散淡但绵实的关系。这些细碎隐晦的人情得失,将永远牵系着我们,夯实笃定,地久天长。”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对黎戈此评深以为然。
徐家祯说,母亲最开始动笔写这本书的时候,只是想把经常回忆的事情写下来,不要遗忘掉而已,但写着写着,写书的意图和目的便越来越明确了,那就是想要把已经过去或者正在消失的中国传统社会在纸上记录下来,让现在的年轻人和以后的很多代人都知道以前中国的社会和传统究竟是怎么样的。
高诵芬已于2005年,也就是写完这本书的十年后去世,时年八十七岁,但她留下的这本书还在感动着一群又一群读者,再版多次,我看到的是它的最新版,出版于2022年10月。时光弹指,如白驹过隙。故人虽已远去,但文字穿越时空,把四时悲喜连同爱与温情,悄然留下。
来源:湖南文联
作者:张觅
编辑: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