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艺评丨刘郁琪:没有一种黑暗是坚不可摧的

来源:湖南文联 作者:刘郁琪 编辑:施文 2023-10-10 10:27:29
时刻新闻
—分享—

没有一种黑暗是坚不可摧的

——《坚如磬石》的黑白叙事

文丨刘郁琪

有白天,就有黑夜;有阳光,就有阴影。人类总是在白天与黑夜的轮回、阳光与阴影的并存中前行。但黑夜虽不可免,阴影总难祛除,我们还是更喜欢白天,更热爱阳光。于是,各种让光明与黑暗决斗并最终驱除黑暗的故事,便被创造了出来。即便类型化、套路化严重,人们也乐此不疲。电影中各种商业化的黑帮、犯罪、警匪片,便是如此,虽然黑白的比例、重心各有不同,都建立在黑白纠缠、让光明战胜黑暗的大众心理之上。毫无疑问,张艺谋新片《坚如磬石》,也是这样一部聚焦黑暗,点赞光明,满足人们渴望光明心理的商业化类型片。

图片

电影发展至今,早已是一个类型杂糅的时代,看点只在于所糅合的类型数量,以及如何糅合的手法之上。《坚如磬石》继续发挥了张艺谋擅于调和鼎鼐的本领,把黑帮、犯罪、警匪等多种类型融合为一体,但它的独特之处,更在于和反腐的结合。这给影片抹上了一层新主流电影的色彩,也触及了当下社会发展的痛点,比起一般的黑帮、犯罪或警匪片——如同时期的《莫斯科行动》,更多一层现实的质感,能让人有更深的感慨,也更具现实批判意义。

图片

影片的核心,是一个官商勾结且相互斗法的黑色故事。张国立饰演的副市长郑刚,于和伟饰演的富商黎志田,作为主角,都是响当当的成功人士。但在故事“前史”中,他们却有着伙同杀人等许多共同的黑历史。也就是说,他们的成功史,其实是一部见不得人的官商勾结史。他们既互相利用,又互为防范,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这里免不了戏剧性的想象与夸张,但说它是一部“官场现形记”或当代“商业秘史”,恐不为过。这就难怪,会有人将之比作电影版的《人民的名义》或《狂飚》。值得指出的是,对他们的黑历史,影片并没用太多镜头去表现,只是通过人物台词或象征性道具予以暗示。如郑刚养小三且有私生子的事,便全由人物对话隐约道出;而黎志田的故事,主要由一根兼具“象征”和“叙事”双重意义的竹棒草蛇灰线般串联而起;他们合伙杀人的往事,也直到最后旧手机被打开,才有“画面”——以罪证的形式呈现。这或许是许多人认为故事情节不甚连贯、过于跳跃的原因。其实,电影作为时间的艺术,不必将作为背景的每一件事都用镜头来详细交代:适当的留白和朦胧,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图片

为了利益,可以结成同盟相互“成就”。但以违背正义原则或以见不得人的非法利益勾兑而建立起来的所谓同盟,永远是脆弱的。影片开场,郑刚听说上面要来督察,便自导自演了一场公交车爆炸案,并栽赃黎志田,妄图将之批捕治罪,以绝心头之患。黎自然不甘束手就擒,于是绝地反击。作为副市长的郑刚,自然同样不甘服软。于是,反目成仇的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即便偶有妥协,也是防范极深,另留后手。影片的一大看点,也是贯穿影片始终的核心主线之一,就是这种高来高去的两派过招,话不说透,却霸气侧漏,貌似云淡风轻,却拉锯紧逼,步步惊心。再配上暗黑系为主的色调,以及各种偷拍式机位的压抑镜头,二人黑吃黑的互咬,被展现得神秘莫测,乃至惊心丧魄。

图片

张艺谋自出道以来,便是揭露人性恶的高手。从《红高粱》到《黄金甲》,再到《满江红》,对人性在利益面前的疯狂、丑陋与堕落,都有惊人且到位的表现。本片在表现郑黎斗法的过程中,亦将人性的丑与黑,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表面谦和,骨子里都心狠手辣,他们的手段越高明,让人觉得人性的黑就越沉重。为了逼对方就范,暗中监控,互派卧底,拍录视频,暗留证据,乃至逼人徒手从油锅中捞手机,制造车祸杀人灭口,亲自动手锤杀女婿……简直无所不用其极,尺度之大,令人咋舌。即便围绕他们身边的配角,也不断刷新我们对人性之恶的认知底线:郑刚的老婆,镜头不多,其狠毒丝毫不亚于郑刚;黎的女婿,轻易就出卖了丈人,且在爱人怀孕期间公然出轨;深藏不露的手下,在背叛主人时和主人同样凶狠歹毒。他们不是主角,表面不动声色,却将人性的黑洞演绎得乌黑透亮。

图片

设若仅止于对官商互咬、人性黑暗的叙写,那就只是披着政商外衣的黑帮片。影片在这个人防人、黑吃黑的故事外,另外加入了一个警察查案的故事,相当于在黑帮片的气质中平添了一股警匪片的气息。这个警察破案的线索,就像一个楔子,深深地扦入郑、黎二人的恩怨情仇之中,使得二人斗法变成了三方角力,这也是整个影片让人看得扑朔迷离的原因之一。有意思的是,具体负责查案的警察,就是副市长郑刚的儿子——一开始只知道是养子,而且是主动请缨。按理,他本该回避,但出于他要“当一个真正的警察”的愿望,组织上破格批准了他的请求。这里的独特之处在于,苏是一个自诩智商很高却并不怎么老练的警察。他在明处,坏人在暗处,他的知识和能力,在狡猾的老狐狸们面前,总是捉襟见肘,他和他的两个搭档,不是轻易上当,就是晚来一步。但他是影片中真正具有视点权的人物,因为前述郑、黎互为勾结又黑吃黑的故事,正是通过他的调查,才逐渐抽丝剥茧地浮出水面的;影片整体上的悬疑色彩,也正是来自他的限知视角。尽管因为他的不老练,老是推迟和延宕本该顺利的调查,但他屡败屡战、越挫越勇的执着,还是让两大枭雄的计划,不断溢出原有的轨道,并使他们最终被擒。

图片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在重重黑暗的包裹中,苏见明恰如其名,仿佛一盏灯,试图刺破周边的重重黑幕,让人看见光明。这是一种用光明强行打入黑暗内部以爆破黑暗的精心设计。为强化此种效果,影片还赋予其一种强烈的内生动力:他来查案虽有弄清自己身份的考虑,但最主要最真实的动机,是想“当一名真正的警察”——这是不忘初心的正能量宣示,也是人性阳光的真正光源。当然,仅派苏及其两个手下去办案,似乎不很“生活真实”,但让光明去爆破黑暗的逻辑却是合理的。这个线索中,显然还融入了一个大义灭亲的原型——查到最后变成了亲生儿子查老子,这尽管老套,戏剧性反转造成的情感冲击力,仍是巨大的。即便男英雄身边带一个恋爱脑的美女深入虎穴,也是好莱坞电影常用的套路,但它不像好莱坞那样让英雄既拯救世界又抱得美人归,而是让美人被斧头劈死,这意味着在爆破黑暗的过程中,光明必然要付出的牺牲与代价。

图片

不过,影片中代表光明的更大力量,还是督导组。用片中人所谓棋盘的比喻,陈道明饰演的督导组组长,才是真正的棋手,整盘棋就是他精心布的局。至于苏见明,在这盘黑白对弈的棋局中,不过如其所说,是“只能进不能退的卒”。这种从上面来的外来者把控局面的模式,是从延安起的“红色经典”就广泛采用的。他们代表组织和政策,也是光明和力量的象征——他们出现得最少,却最有掌控全局的能力。他们洞若观火,运筹帷幄,胸有成竹,既是驱散黑暗的发动机,也是战胜黑暗的定心丸。不管黑暗多么浓重,只要他们到来,阳光总会战黑暗。事实上,影片的最大框架线索,就是督导组到来,领导公安局破案,最终取得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伟大胜利。如果郑、黎的黑吃黑,只是全部故事的内核,苏见明查案就是内核外的果肉,而这个督导组督导反腐,则是最外层的果壳。这里不难看出,张艺谋是如何精明地将一个商业化的黑帮片、警匪片故事,有机嵌入了一个不无主旋律意味的大叙事框架之内。不管是原本就有的创意,还是为了过审另添的“曲笔”,这个主旋律大框架的存在,让所有的黑暗,变成了阳光下的暂时存在——只要上面出手,一切黑暗,都将被扫除。当然,也不能贬低苏见明们的力量,如果上面的督导是外因,代表了政策和组织的力量,苏见明们的努力,则是内因,代表源自初心的善良与单纯,影片想表达的或许就是,正是这种内外因的结合,才是阳光战胜黑暗的根本逻辑。

图片

影片自然只能以喜剧式的大团圆结束,所有的坏人认罪伏法,光明压倒黑暗。这是所有同类影片的不二结局,也是观众从一开始就可预期得到的。但这个套路化的结尾中,也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设置,在一种纪录片式的黑白画面中,被判死刑的黎志田苦等着女儿的出现,结果已然半岁的外孙女,一身红衣娇俏可爱地出现在门口,然后是自己的女儿。虽然立马就证明,这不过是人物的主观想象。但这个想象,却显现出坏人柔情的一面。事实上,在此前的叙述中,无论是郑刚,还是黎志田——作为两大黑暗势力的代表,影片都为他们安排了舐犊情深的一面。郑刚虚伪狡猾,却对名为养子实为亲生儿子的苏见明,始终怀有一颗保护之心。黎志田心狠手辣,对自己女儿却爱护有加。在派人追杀苏见明以阻止载有他们作恶罪证的旧手机落入警察之手的过程中,他守在临产的女儿身边,他对女儿可能难产的担忧丝毫不亚于对其“事业”成败的关切。影片以平行蒙太奇的方式,展现了他为人父母同时又是江湖老大的双重“紧张”,拳拳爱子之心,令人动容。

图片

让坏人也有情义,是黑帮片尤其是港式黑帮片表现人性复杂化的通常做法,但在这里或许另有一番意义:它是光明孕育和生长的土壤,只要心怀爱意,就有可能长出善的种子。这从黎最后不无失落、悔恨意味的表情中可隐约看出。与中文片名“坚如磐石”一样,影片的英文题名也颇有趣味——under the light,也就是灯下黑。其实,只要心存善念,呵护爱,即便灯下黑,也总有被照亮的一刻。毕竟,在历史的长河中,不管黑暗多么浓厚,阳光总会闪烁,而在阳光的照射下,没有一种黑暗是坚不可摧的。

来源:湖南文联

作者:刘郁琪

编辑:施文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