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艺评丨高欢欢 林妙言:跨越百年的热血华章

来源:湖南文联 作者:高欢欢 林妙言 编辑:施文 2023-06-02 17:26:48
时刻新闻
—分享—

跨越百年的热血华章

——评舞剧《热血当歌》

文丨高欢欢 林妙言

回顾沧桑岁月,触摸战争年代中华大地的满目疮痍;穿越历史时空,感受那个时代有志青年的意气风发;长歌当哭,热血当歌!民族舞剧《热血当歌》以浪漫主义情怀奏响革命精神华章,探寻民族记忆,直击中华儿女的灵魂深处。

战火年代的革命之情

《热血当歌》中交织着细腻的人物关系。田汉与安娥这对革命伉俪展现着抗战时期的爱情。安娥与田汉因戏生情,因戏结缘。安娥坚毅果敢,英姿飒爽,她不符合人们对传统女性的刻板印象。她懂戏剧,向往革命,是新时代新女性的代表。根据爱情三角理论,安娥与田汉的结合打破了中国传统概念里只有亲密与承诺的“伴侣性爱情”,因为心意的相通与理想的和鸣,他们的爱情无限接近于斯腾伯格构想的“完美爱情”,是新青年爱情解放的象征。革命者的信仰,矢志不渝。革命者的爱情,感天动地。伟大的事业让他们的爱情坚不可摧,生死难阻。共同的信仰,让他们的内心惺惺相惜、心意相通。

图片

田汉与聂耳是革命战友,更是知己。田汉是文坛才子,而聂耳是才华横溢的青年音乐家。用“互补”来形容他们的关系再合适不过。他们是一段乐章完满的起落,是一张拼图弥合的两面。他们的每一次相逢都是一次轻松愉悦的聚会,他们的每一次碰撞,都能激起艺术的灵感与火花。他们的合作,催生了无数经典的艺术作品,而《义勇军进行曲》就是其中的典范。当田汉得知聂耳溺水的消息时,映衬着报纸的幕布落在舞台中央,一团烈火将报纸烧得残破不堪,至此,完满的乐章没有了协奏,伯牙失去了能辨“高山流水”的子期。可田汉不会破琴绝弦隐于山间,因为聂耳之于他,不止是知己,更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于是田汉背负着聂耳的那份家国理想继续前行,唤醒沉睡的国民,召集先进的志士,在暗夜中点燃希望的星火。

参与叙事的音乐之声

以革命抗争精神为主线,《卖报歌》的三次变调一步步烘托民族情绪。《卖报歌》第一次出现,是在卖报女走上街市张贴剧院海报之时。青年田汉、安娥与聂耳初出茅庐,指挥棒作笔书写艺术理想,五线谱为纸记录青春锋芒。剧场海报在世俗审度的目光下一次次被撕去,张贴,正如初生牛犊不曾被现实风沙击垮的拼搏锐气。《卖报歌》的第二次出现,是在聂耳因作曲惊扰邻居,从而与上海包租婆斗智斗勇的一场戏中。变调版《卖报歌》诙谐有趣,既消解了年轻艺术家于困难时代环境中创作的艰难处境,亦生动地描绘着上海小市民的日常生活图景。《卖报歌》的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卖报女死去之时。轻快的儿歌在变调下显得庄重而悲伤。同伴们悲伤地托着已经逝去的卖报女,也托着整个中国在战乱中流连失所甚至丧失生命的普通百姓。三段《卖报歌》既勾勒着卖报女活泼可爱的形象,也是聪慧机敏的中国儿童的集体画像。

图片

以传统风骨为底色,舞剧中的《四季歌》选段融入琵琶、丝竹等传统乐器。层层簇簇的丝线贯穿两排演员的队伍,在绿色灯光的映衬下尽显江南柔美气韵,于紧张的节奏中带给人舒缓的呼吸感。同时,一些打斗场景中加入京剧武场打击乐器,赋予打斗场景写意的武侠氛围。

图片

以异域风情为点缀,法国歌剧《卡门》为田汉与安娥的爱情拉开序章。伴随着热情的、带有探戈风格的舞步,田汉与安娥相知相爱。《卡门》华丽、紧凑、引人入胜的音乐正契合着在爱情中彼此拉扯,互诉衷肠的时刻。即便跨越地域,跨越文化,音乐中人类的共同情绪仍能使观众会心一笑。

在舞剧的最后,在田汉的一声声“起来”中,《义勇军进行曲》将现场的气氛烘托至最高点,观众集体起立,全场高唱国歌,与舞台一起完成了对“热血当歌”的最终表达。那是一种随着剧情水到渠成的情感流露,也是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的时刻。

意蕴深刻的光影之美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熄灭吧,熄灭吧,瞬间的灯火。人生只不过是行走着的影子。”《热血当歌》中光与影的设计内含着深刻的意蕴,反映着抗战年代的浮世人生。

影子描绘戏梦人生。在田汉创建南国社时,中央幕布将舞台分成内外两侧,观众的影子映在幕布之上,形成了“戏中戏”的舞台效果。舞台,舞台上的观众,现实的观众互为镜像映照关系。虚构中的虚构和虚构中的真实构成两面相向而立的镜子,它们彼此折射、互为阐释。这样内涵对等的重合关系扩展了叙事时空,丰富了舞剧的观看体验。观看进步戏剧的观众被如今观看舞剧的观众凝视着,仿佛民族精神的传承。

图片

影子描绘抗争人生。在爱国志士对抗日本侵略者和汉奸的时候,敌方巨大的影子映射在幕布上,形成了“黑云压城城欲摧”一般巨大的压迫感。而当民族觉醒共克外敌时,红色的灯光如同挥洒的热血,将无数挣扎着起身反抗又倒下的身影深深镌刻在幕布上,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迸发出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道具设计的巧思之妙

舞剧《热血当歌》中的道具设计别出心裁。报纸作为贯穿整个舞剧的线索,在舞剧中多次出现。从九·一八事变到一·二八事变再到聂耳之死等等,报纸不仅仅是道具,更是直接参与了叙事,以纪实的姿态平静地注视着历史。同时,报纸作为民族危难的见证者,涌动着民族情绪的流变,也见证着民族觉醒的过程。

在聂耳作曲惊扰邻居,与上海包租婆的对手戏中,一扇门作为道具,不仅起着分割室内外空间的作用,也在“遮挡”这一角度大做文章。门板遮挡着舞蹈演员的身体部位,造成视觉上的信息差。聂耳与包租婆自然地形成了两个阵营,在两个不透明的空间中追逐争吵,巧妙地将二人的矛盾戏剧化,对整个舞剧庄重的氛围起到了很好的调剂作用。

在包参军试图以聂耳死讯击垮田汉心理防线的一场戏中,包参军试图将黑色西服外套披到田汉身上,而田汉始终拒绝穿上这件外套。黑色西服外套象征着黑恶侵略势力。软弱者如包参军之辈,在侵略者面前卑躬屈膝,摇尾乞怜。得到的是短暂而虚假的富贵与周全,失掉的是永恒而坚定的民族气节。高尚者如田汉之辈,在威逼利诱之下不忘初心、死守底线,倒下的肉身在历史长河中铸成丰碑,爱国主义精神万古长青。

图片

结语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舞剧浓墨重彩地渲染了美好事物的消亡,从而让人对那个混乱的时代以及日寇的铁蹄产生强烈的憎恨。《热血当歌》谱写着跨越百年的历史华章,给予观者昂扬的精神能量。

摄影丨孙波辉

来源:湖南文联

作者:高欢欢 林妙言

编辑:施文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