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一条河流
◎想念一条河流
此生,我只想念
一条叫做“小河”的河流
想念它
给我童年足够的水草和蛙鸣
想念它怀里永久闪烁的夏夜群星
想念那些河水洗过的花衣服
想念那些,比往事更光滑的鹅卵石
在单调的冬日
我们在冰上练习滑翔
想念那些摔倒,还可以爬起来的时光
小河虽小,小到没有大风大浪
没有暗礁和漩涡
小到无须舟船
只需挽起裤管
就可以踩着清柔的水波
到达彼岸,但我想念它的理由
却大到暴雨冲不走
大到一首诗
放不下,就像一只蜻蜓
跨不过浩淼的大海
本期摄影:耿凤
◎小寒
每到冬天
父亲都去后山背炭
采煤厂遗漏下来的炭块,堆成了院里的煤山
但他仍不满足
仍一趟趟往返在寒风的刺骨之中
为一家人搬运回火焰
又到小寒了,冷言冷语
恍若冷空气来袭
但我不要做冻僵了的滹沱河
悲观,畏缩不前
我还是那块炭
那块被父亲抚过头顶的炭
越是寒冷
越要捂紧体内的小小温暖
◎数鸟鸣
在某个无所事事的清晨
细数鸟鸣,我突然觉得
它们是颗粒状的
有水晶的质感
和色泽,有好心情才有的圆润
和柔和
继续数下去,我把它们
数成了一串流水的项链
佩戴在古老的樟树下
缀着欢喜的漩涡
它们不牵扯风暴
只产生寂静
◎在书房小坐
多么美妙的一刻——
我有书籍砌出的群山连绵
我有平安树,凤尾竹,天堂鸟……
组成的森林铺展
树下的泥土湿润,芬芳
树上的枝条刚刚抽出新的叶片
我还有一杯蒲公英茶
带来的平静湖面
没有浪花
却有不为人知的人生滋味
此刻,我把俗世关在门外
然后我这个凡夫俗子
踩着方块字铺就的台阶
向着山顶攀缘
◎边靖楼
一座楼,只有二十六米
却已高出人流,高出车流,高出俗世
一个人内心的攀登
一次次后退,一次次向上
却从不知道停止
我这颗被打击被磨损的心啊
仿佛通往边靖楼的台阶
坑坑洼洼
固执,反复
我这杯盘狼藉的生活啊
仿佛仍有敌人围攻,仍有狼烟四起
仍然需要我
把登高看作一个鼓锤
把岁月这面大鼓敲响
◎登一览阁
从一览阁望下去
风物都变小了:
天涯山成了小土堆
滹沱河成了毛毛虫
楼群成了积木
人比蚂蚁还小
悲喜比针尖还细
登一览阁
心,突然变大了
◎与一棵楸树有关的叙事
那时候,它还开满了粉紫色的花
昂首挺胸站在必将逝去的日子
那时候,它还没有被外公拦腰锯断
仿佛一切从未发生
外公,从没有站在屋顶
也从未指挥过一群手拿锯子
绳子的男人们
在外公的哲学中
一棵树长得再好,一朵花开得再美
都是毫无疑义的事情
为此,他将楸树健美的身躯
做成了一架风箱
他让自己在七十多岁高龄
仍拄着拐杖
耕地,锄草,收割……
事实也是如此
那风箱
现在仍旧蹲在母亲的灶台旁
而一树繁花
只有在梦里
才能重开,外公已经不在了
但锄头和杂草仍在那里
像一棵老树的根
在多年以后又生出
一棵怯生生的小树……
◎枯黄经
一棵草
枯萎了。它曾经
葱绿过,生长过。现在
它长吁一口气,松开了眉头
在秋风中
裸露着生命的荒芜
就像一个人
在暮年,终于看清了命运的谜底
终于松开了发条,宽恕了自己
◎草芽
我喜欢,春风里,拼尽全力
破土而出的草芽
与它相比,我很惭愧
我用三分之一的力气
学会了躲避
用三分之一的力气
为懦弱编织动听的借口
余下那三分之一的力气
也当了逃兵
不敢伸出手
去触碰一下命运的咽喉
◎叶颂
霜叶落尽
枝杈间略显寒碜的喜鹊窝
露了出来,我到这时
才看清了叶子们的善意
——原来,夏日的华盖
是为了鸟们
躲过烈日的暴晒,而现在
这盛大的告别
是为了让阳光
更好地温暖鸟窝
◎故园
鸡舍还在
咯咯叫的母鸡不见了
羊圈还在
又白又胖的羊不见了
窑洞还在
青草在风中摇摆,炊烟不见了
大槐树还在,浓荫匝地
乘凉的人不见了
他们正在我心里走动
做着许久以前的事情
◎生日
唯愿从今往后,把每一天
都掰成两半省着过
一半活在人间,另一半活在天上
弯下腰身,默默地向生活深处挖掘
挖出美,挖出好,挖出一眼清泉
修好渠,灌溉干旱的思想
唯愿在疲倦如归雁的月夜
有一座庭院的宁静
有一把晃动的藤椅
供我懒懒地躺,供我缓缓地睁开眼睛
唯愿天上的月亮,一邀便来
当我举杯,唯愿
生活的甜味已攒得够多
供我慢慢品尝
李玫瑰,原名李美青,生于1976年9 月,山西省原平市人。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有诗歌作品在《星星》《草原》《黄河》《草堂》《诗潮》《天天诗历》《延河诗歌特刊》《诗歌月刊》《鸭绿江》《五台山》《汾河》《散文诗》《天津诗人》《上海诗人》《北方文学》等刊物发表,有诗歌作品在全国征文比赛中获奖。
来源:中国诗歌学会
作者:李玫瑰
编辑: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