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随笔丨范良君:李自健写实油画之我见

来源:红网 作者:范良君 编辑:施文 2022-10-28 11:21:17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21028100033.jpg

李自健写实油画之我见

文/范良君

今年初的一天,我和孙女前往长沙市博物馆,馆里有一幅名为《清水塘畔》的油画,不待走近,读大一的她脱口而出:李自健的油画!孙女的话带给我久久的思索:李自健油画独有的风格,集中表现在哪?

微信图片_20221028100036.jpg

首先:“真”,真实!

走进李自健美术馆,我们很快就会被《韧》《风》《遥》人物头上的白发、《父亲》《奶奶》人物皮肤上褶皱的“真”所吸引,但最终让我们理性思索、由衷赞叹的,是画中人物的举手投足、特别是他们的眼神,所表达的人物的情感、诉求,生活的真善美。

国内一位油画家曾说:精神的写实要远远超过形象的写实,这话与世界画坛巨匠伦勃朗的“画出万事万物的内在精神,是绘画的核心要点”异曲同工,用他们的话来解释李自健、他的追求神似之美、区别于照相、电脑制图的“真实”,恰到好处。

听听星云大师欣赏《孕》时的感受:

“只见画中少妇低头凝视似乎正在屏息聆听腹中胎儿的悸动,而若有所思。她的眉宇间充塞着母性的慈辉,世间的一切真善美,似乎都集中在这个女子身上。”

岂止《孕》!《邓小平》《安南》中的人物,目光如炬、跃然纸上,让人久久不能忘怀;《逆光中的莱蒂法》是李自健2020春困居北非时的作品,画中那眼睛会说话的摩洛哥小姑娘,小精灵似的,呼之欲出;《拔刺儿》里,那农村小姑娘关注带刺的脚的神态,传递给人们的,是画家对这个农村女娃吃苦耐劳精神的由衷赞美;《风》中那老奶奶紧按头上乱发的手,似乎想说点什么的眼神,所表现的是一位饱经风霜的农村老人生活面前的从容淡定……

微信图片_20221028100041.jpg

注重细节刻画,也是李自健作品的一大特色。细节刻画是小说家、戏剧家们擅长的表现手法,俄国文学大师契科夫有言:如果你在第一幕看到一把剑挂在墙上,第二幕或者第三幕时,这剑必定会出鞘。契科夫所强调的是,戏剧中所有的元素都应该是有意义的。美术家的李自健同样擅长将“有意义”的元素巧妙地运用于油画的构图、谋篇中,《家书·篱笆》里,农妇身后的篱笆墙、背上尚未卸下的背篓、怀中孩子关切的目光、身旁静静等候的狗,共同表现了画中主人了解信中内容的迫切心情;《家书·摇篮》的女主人显然不是第一遍阅看丈夫的家书了,摇篮里正在熟睡孩子与身旁的小猫告诉了我们;还有《失落》:被踩在女子脚下的报纸,似在解释女子失落的原因,地上的鸽子正在啄食女子抛撒的面包屑,暗示了女子的性格;还有……

色彩明亮、情绪饱满、乐观、积极,也是李自健写实油画给人印象尤其深刻的地方。且不说那象征喜庆、欢乐的“红花被系列”,《山妹》里,小主人公双手够不着门上的锁,背上竟背着个不到两岁的弟弟……那赤着上身的农夫、光着双脚的孩子、枕着柴禾做梦、躺在溪水边听泉的女孩,面对他们,观赏者不会心生嫌弃、悲悯,而是怜爱、喜欢,会在心底祝福他们、希望他们很快拥有各自美好、幸福的未来。

李自健写实油画上的成就与苦孩子出身的他热爱生活、熟悉生活,并在艺术实践中专注于自己熟悉的生活、对人民大众心怀大爱,大有关系。

有专家在论及中国当代写实油画时,提到了西方古典主义写实油画,以为,中国当代写实油画家们,在学习、借鉴后者的基础上,有所发展:18世纪末期,西方一些油画家对表示为贵族阶层服务的奢靡、矫饰创作观念的不满,从传统的古希腊罗马的艺术中寻找题材,以达到借古讽刺今的目的,中国写实油画家们却是面对生活直接写生,将艺术直觉和热情沉入冷峻的理性意识之中,在作品内涵上着力反映艺术家对当代社会生活出自内心的真实情感,因此,更为广大观赏者所接受。

微信图片_20221028100039.jpg

上世纪八十年代,李自健有幸遇见星云大师。欣赏李自健油画的星云大师出于对面前这位青年画家的支持,允诺订购100幅油画作品。

正当李自健琢磨“出家人”星云大师所订购的画,是否应以佛像、菩萨为题材时,星云大师说道:“你不要去画佛像、菩萨,你就以人间爱心为题,“画你熟悉的生活,画感动你的人和事好了。”

并非美术专门家的星云大师,无意中道出了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油画家们的审美取向。

较早时期,李自健已经这么做了。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在艺术上找回了自我、有了目标。就是要用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表现人类的“普遍价值”,用自己的画作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让人感动的中国。李自健的《孕》《山妹》,这两幅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首届中国油画展的油画作品是代表;在《孕》之后,李自健又以妻子丹慧为模特创作了《生之梦》《果实》《乳汁》等表现伟大母爱的作品,还有“祖母系列”“童年乡土系列”“家书系列”“美国流浪人系列”等以李自健所“熟悉的生活”、所“感动的人和事”为内容的写实油画,硕果累累。

李自健油画里亦不乏反映社会重大事件的现实主义作品。比如“汶川大地震”。早在“5.12”大地震前,李自健就已六次前往汶川山区采风,与当地娃儿结下深厚友谊。灾后,李自健又去了,《汶川娃系列》应运而生。

微信图片_20221028100045.jpg

油画《清水塘畔》反映的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初的生活。画面上,青年毛泽东与杨开慧手握着手,相偎相依,坐在水塘边,构成了一个大写的“人”字。

这,是毛泽东夫妇婚后的第几次道别,或是第几次重逢?

初为人夫、人父的毛泽东,为了中国大地上那“开天辟地的大事”,他先后三次远离妻儿前往上海、广州,且不说,还有许多次与刘少奇等人一起去组织、领导粤汉铁路、安源煤矿大罢工,陪在妻儿身边的时日屈指可数。

1923年4月前往广州参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为国共第一次合作而忘我工作,儿子岸英才6个月;1924年5月,毛泽东被调往上海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工作时,他的第二个儿子岸青才刚满月!

一次又一次的道别、再会,再会、道别折磨、考验着毛泽东、杨开慧这一对新婚夫妻、清水塘畔这个家!

了解到《清水塘畔》画布后面这些故事,谁不被画作所颂扬的家国情怀深深感动!

说到这,我突然觉得,孙女不待走近,一眼认定《清水塘畔》出自李自健的手笔,或许带点偶然性,亦足可表明李自健油画绘画语言更加直白,更加贴近生活,对观者有着更大的亲和力,更为人们所喜爱!

范良君,1947年出生,湖南常德人。14岁时辍学,进入工厂当学徒工。1982年考入广播电视大学,1985年毕业于该校“现代汉语”专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起,先后担任湖南省一家省属国企负责人、主要负责人,2002年提前离开国企,加入民企行列,至今。上世纪70年代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有多篇文学作品见诸报端杂志,出版有儿童文学集《神奇的写字板》,散文集《心系药业》《药颂》,游记集《还愿西欧》《域外行吟》《峡湾短笛》《目标南极》等。

来源:红网

作者:范良君

编辑:施文

本文链接:https://wenyi.rednet.cn/content/2022/10/28/1198670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