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因一颗石子而增高(组诗)
◎远离桃源
春天
一滴雨,也没有下
地干干的,野菜因为饥渴长得很瘪小
由于生活条件好,大鱼大肉吃腻了
挖野菜的人多起来
傍晚
我来到一片桃树园
园里就是没有野菜,赏赏这绽开的桃花
心情,也好啊
抬头一看,里面有一位穿旗袍的美女
也在挖野菜
我没敢进去
在地头上望着满树的桃花
心想: 这桃花,算不算野花
看到去年的木牌上写着:
偷桃者,后果自负
对桃子以前的花事和桃子以后的烂事
一字没有提
◎蛇
暴风雨过后,才知道
这里曾发生过一场凶而惨的战争
头,身,尾,几刀数断
眼睛,眨也不眨
它的牙齿,紧紧咬住
你死,我死
尾巴不动时
才慢慢松口
在坟地
一株凝固的鲜花旁
有一个诱人的洞孔
我从这里向下一望
一条草绿色的蛇,蔽缩着
以进攻的姿势,望着我
它向我伸了伸长长的舌头
一股头皮炸开的凉气在我的周身盘旋
我右手虎口处的印迹
多年后,仍在剧痛
我在音乐里
好像看到了,你在狂舞
你与我
都是带毒的国与国
◎也致女诗人莎朗 · 奥兹(美)
我曾高度的告诫自己
人最好别取下自己的锤子
敲碎高速行驶的列车
进站时,我身上的锤子已被女安检员收好
多少年了我没有再回去沿着铁取铁
只要他在这个路上延伸与虚掩会严丝合缝
◎山,因一颗石子而增高
这次,我上山来
不为焚香,不为朝拜
我轻轻地
把从山下捡来的一颗石子
放到山顶
五千年前,他从山上滚落
鸟儿说
他经常把山下的石子衔上山顶
把高的,归于高处
◎麦鸟
六月的热
是一种炙烤
麦子,把自己打造成锋芒刺向天空
镰刀来的时候
一簇簇倒在父亲的怀里
求得父亲的庇护
被父亲抱回家中
它以回报的方式
充饥父母的身躯
养活我们兄妹七人
还有在路上捡来的孤儿
不论是刮风下雨,还是晴和日丽
麦鸟一次次从瞬息万变的空中飞回
落入天然的屏障
在麦根旁的草窝里足足睡上一宿
今天我要回城了
城里的天空中
那翻飞的小黑点儿,也是麦鸟吧
以前,这里也是麦田
◎被骚扰的单身女人
雨,下了一天
一直没停
夜黑了
旁若无人,更加肆虐
村东头的海,满了吗
蛤蟆的叫声,一丈高过一丈
鱼儿,眼看着要往屋里跑
一个单身靓丽的女人
把吃剩的半袋面粉
一把一把的
借用来势凶猛的雨水
和成面
在门口,筑起高台儿
挡住了天爷
就这样一拦
大海的潮退了
◎晚熟
果子从高空落下来
所有的叶子,为它展开一条绿色的风道
除夕临近
柿子却迟迟还在树上挂着
橘红的灯笼
在飞舞的雪花里沾满喜气
冬日的暖阳
透过周身的骨骼
蓄力根部的土中
地上
还有几片没有打扫干净的叶子
在院子里刮来刮去
偶尔翘起头
望望树上的柿子
柿子望望天空也望望叶子
相互辨认着过往的沧桑
等待迟到的那只飞鸟
把它享用
久后
一起腐烂,风化
◎码头,装载着大运河的离愁
在水的驿站
卸下我的一些重负
补了一些给养
再度出发
只有这时
在这里戛然而止
片刻又重新响起离愁的荡涤
离家越近还是越远
绷紧的纤绳,明白漂泊的一己之力
从南到北
不论水逆行还是顺流
哪怕是一寸沉浮
都要在这里打个旋涡
画上一个圆圈
听到岸上传来
马的嘶鸣,火车的隆隆声
以及装卸工的铿锵声
也听到寺院里的钟声
起锚后
水,继续按照船的流向划行
风,起来了
——有帆
雨,下大了
——用桨
码头,注定不是我回避风雨的港湾
鱼,走与不走
我必须在浪花里
追逐那只弄水的忘情鸟
我掬一捧水
让它从指缝流过
◎鱼
这千年的河流
及河流里的鱼
有时,比世俗低
却用双肩
担当着一泻千里的左岸和右岸
留下袅袅炊烟
带走缕缕水香
鱼,一直向北
打捞,寻觅
把自己的身躯低于水
把水给你的
毫无保留的都给予水
倘若水,奄奄一息
你甘愿停泊
为之殉死
把所有的骨头
一一摆开
以桨的姿势
展示在水的出处
◎一位铁匠
一位铁匠
一生都在打铁
他把一根刚正不阿的铁棍
先是打造成一支长矛
不知他刺破多少以各种理由
为罪恶辩护的挡箭牌
他继续把自己打造成一把利剑
呼风,断水
削铁如泥
自从老伴儿去世后
身边没有了给他拉风箱的人
再没有见他生起红焰的炉火
那黑色的煤和劈好的木柴
一直在院落里堆着
一个狂风骤雨的深夜
他取出入鞘很久的那把剑
一截两下
叮叮当当,前缩后折,去掉双刃
给自己量身定制了一副手铐
天一亮
示众给惊愕的人们
从此,
变成一位手无寸铁被禁锢的人
◎八月
八月,沿着大运河,走了一段距离
在岸边的石头上坐下
感到有些微凉
我想到寒冷,想到冰冻
想到,我从左岸到达右岸
还有,我做不到的遗憾
八月
一切事情都还没有落定
无论是雨,还是收成
最难定夺的,是飘忽的风波
往往就差那么几步
不好言说
风,拥着水里的云
不肯上岸
在运河的尽头
一切,都需要等一等
等雪来
等白了头
我走进岸边枝条被压弯的桃园
婆娑间映着点点粉红
我在这里驻足
就像种下的一枚桃核
等待萌发
◎雪
雪,本身就是白的
白,是它的职业
飘飘洒洒是他性情所在
冰封的大地,收容他结为固体
试想翅膀被拴住
欲飞不能,是多么的困苦
眼泪一滴滴无声地渗入自己的脚下
当人们觉出路的泥泞
才感悟到他的内心曾默默地哭过
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天
繁花给一点儿春意就说成是谣言
为什么我们人为的按住
让冬天距离春天远而又远
雪花曾受到训诫和警告
在未醒的黑夜
强迫他一笔一划的在纸上签下 : 明白
明(天)——(会)白——
这正是雪花要说的,说给我们的时代
◎雪,下了一夜
黑夜
所有的风,都像人影
有的鬼祟,有的藏匿,有的迷离
走来走去的春秋
不过是一草一木
天一黑,人们就把太阳熄灭
熄灭无数个黑夜
无数个人熄灭
花已开败
夜已落尽
雪下了一夜
也没有把黑感染
◎酒坛子
这一坛子酒
是十二斤
整整喝了半月
其间大醉了一次,三天没有喝酒
也没有写诗
我打开空空的酒坛子
还是那样的醇香扑鼻
我把它盖上
里面我装了两样东西:阳光,空气
假如
酒坛子外面是诗篇,和风声
第二个酒坛子,我打开或不打开
都无所谓了
◎北京的火化工,是我的诗歌爱好者
我掂量过自己的骨灰
比常人的要重一些
重金属的铅字
火化工都会一个一个的放入我的骨灰盒里
我的余温
始终保持在摄氏三十六度
不希望人们把我炒热
高烧到烫手的程度
我站在云端
望着火葬的青烟
青烟下面,那个捅破我肺腑的火化工
是我的诗歌爱好者
我猜测
骨灰盒的大小
应当放开我再版的一本书
◎不要看重自己的名字
太阳下的冰
总要融化成腹中的水
喜马拉雅,在一点一点地淹没
人们对你的崇拜和向往
竟然是一座自己的孤岛
多年的积雪
流着泪
把不胜寒的尸骨,飘落复位
和沙一起钙化成贝
无法肢解的肢解,不知谁是谁
岁月把你盖过
成为另一波人的暗礁
最终是海的颗粒
没了名字
◎多年以后
一片叶子落到我的肩上
我瞬间想到的是一只小鸟
想到翅膀和风的生命
我问叶子
小鸟呢
叶子说
我就是啊
同时反问到
你要回故乡吗
我的喉咙哽咽无语
我在祭祖的墓地
看到树,光秃秃的
像一个被埋葬的人
高高的,举着一只手
伸出五指
在深处,触摸高空的阳光
从而
让远飞的小鸟有一个落脚的地方
◎在北京
在北京
仔细的看过月亮的背面
那么多破碎的裂痕
不知什么时候重新粘合
她自己摔倒在山石上
沿山的那面,滑下
妩媚的微笑
度上一层朦胧的夜色
谁能看出疼痛的时光
我懂得
为了弥补圆满,她一夜无眠
在殷实的月光下
树影斑驳
叶子带着月光落到我们肩上
发出瑟瑟的声响
感到天气微凉
两棵树,紧紧的依偎
暖暖的,热气扑到脸上
这些暖意
不是来自上苍
而是源于他们的根基
渐行渐远
再看时,月亮圆了,又圆
◎镜子
路过镜子时
我只看到自己细长的大腿
镜子,降低了自己的水准嘛
还是,我高于镜子
大街上的行人,匆匆的走着
无人顾及我的思想
突然发现
镜子里,有一个完整的身影
他的高度,与我的高跟鞋一样高
我侧头望去,是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
他,离镜子很远,很远
在我视野的最边缘
他根本不知道我的存在
一阵风尘,把他的头发涂抹了一遍
就像我刚刚理过的,叫不上名字的奇怪发型
——遮住了双眼
一丝脱落的枯发在空中飞着
在过往的时光里
显示着自己的苍白与死亡
我的腿,迈开了
镜子,没有动
那个人,没有动
在一隅的角落里
王迪,河北衡水人。当过教师,镇政府文秘,文化站站长,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表诗作,处女作刊登在黑龙江《新青年》上。作品发表于《中国诗人》《诗选刊》《鸭绿江》《唐山文学》《衡水文学》《诗参考》《中国诗界》《岁月》《湖北文学》等报刊和网络媒体上,收录《北漂诗篇》(1-5年卷)、《2018年中国诗歌排行榜》、《2019年中国诗歌排行榜》、《中国网络诗歌精粹》、《诗坛2019》等多个选本中,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现供职于北京。
来源:红网
作者:王迪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艺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enyi.rednet.cn/content/2022/10/20/11958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