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诗评丨一川:在所有的叙事物语中,梁尔源试图找到可能存在的环形

来源:红网 作者:一川 编辑:施文 2022-10-02 10:38:07
时刻新闻
—分享—

QQ截图20220905155732.png

在所有的叙事物语中,梁尔源试图找到可能存在的环形

文/一川

相关链接:诗歌时刻丨梁尔源:蛰伏在佛的心中,修炼成一只纹丝不动的昆虫

沉湎于意义单元的感知以经验性感知唤醒词性的归宿,在散文式的跳跃中抵达诗的平坦,坚实的结构层次巩固了生活经验的价值,在审美多元趋向的年代中梁尔源的文本取向有着独特的生命力。

理解人的历史性和有限性并不难,而始终洞察于主体的历史性将文本的经验暗藏在时空中则是艰难的,这不仅需要有充足的实践历程更需要直觉的中观介入,在细微处体察语言在宏观层抵达思索的内部构造,这中间的衔接有赖于语言的传递,一如迦达默尔所认为的,语言即是主体与世界的遭遇方式。在这组诗中能看到这种“遭遇”之中的文本范式,“晚年的祖母总掩着那道木门/烧三柱香/摆几碟供果/闭目合掌,嘴中碎碎祷念/家人都知道祖母在和菩萨说话”。

轻巧且稳定的叙事在文本中缓缓展开,没有一丝喧闹,“可能”中的神和人是如此核心的置身于分行的音乐里,“祖母慢慢起身,挪动双腿/轻轻打开木门/见没人,沉默片刻/自言自语:‘哦,原来是菩萨!’”全诗以“自言自语”总结了人间的“遭遇”进入到非常私人的“通神”中,谁会知晓“祖母”看见了什么,又或者来自“风”的消息本身就是了然内证的感知,在晚年中匍匐于内心中的神,在门与风之间选择了看见,或者未曾看见,于是所有的存在都以“原来是菩萨”回到了这个环形节点中。是“祖母”这尊菩萨,还是“风”这尊菩萨,亦或者是那道“木门”,这都无关紧要了,最重要的信,在证我中求得存在的信。

于是在个人的刻画中,展开了对经验和价值的重塑,一遍遍等待着,发现日常琐碎生活中的神迹“他用斧子没能削去贫穷,削去破败/却削去了年轻人的痴心妄想/他用墨斗弹出的村庄/因为老旧,而让人珍藏/他用凿子凿出的孔眼/因为方正,让人做事都有了规矩”工具性的意义恰恰回答了人性本身的意义,正是“敌人成就自身”的最好阐释,一如正是世界的表象奠定了世界的内涵,内外呼应中,是事物循环前进的动力,“而是历史的厄运/翻开马加什王朝的兴亡史/从黑格尔哲理中才能/捕捉到这只圣鸟的身影/倘若在历史的必然中/再种植一颗偶然的梧桐/在栖息凤凰的同时/也应给乌鸦/腾出一根幸运的枝桠”从穿插知识基点中依然能观察到梁尔源试图圈画的圆,他相信的是掺杂在事物发展中可能出现的一个环,他听到“那只从窗外飞来的乌鸦/悄悄地叼走了/一枚陷害囯王的毒戒/挽救了一个囯度的命运,这只/和老家树林一样的乌鸦/在异邦却享有上帝的声誉/那乌黑的羽毛/顿时闪烁出耀眼的色彩/乌鸦嘴被更换为褒义/它叨走的不是偶然/而是上帝的旨意”。

附:梁尔源诗歌作品

蛰伏在佛的心中,修炼成一只纹丝不动的昆虫(组诗)


◎菩萨

晚年的祖母总掩着那道木门

烧三柱香

摆几碟供果

闭目合掌,嘴中碎碎祷念

家人都知道祖母在和菩萨说话


那天,风儿扰事

咣当推一下

祖母没在意,咣当又推了一下

祖母仍心神不乱

咣当,推第三下的时候

祖母慢慢起身,挪动双腿

轻轻打开木门

见没人,沉默片刻

自言自语:“哦,原来是菩萨!”


◎老木匠

他挥斧削去的树皮

又在他的脸上长出来

尺寸量得精准,式样打得方正

活计都讲真材实料

一辈子榫是榫,卯是卯


他打的花床,让几代人都睡醒一轮春梦

他造的门窗,总含有桃红柳绿

他切出的棺木

却很难让人寿终正寝


每逢村里建新屋

都请他上大梁

爬上山墙瞄眼放线

上梁放正了,日子一久

下梁总有几根歪斜


他是鲁班的化身

没人敢在他面前抡大斧

一根根大树在他手下夭折

但一片片森林在他心中疯长


他用斧子没能削去贫穷,削去破败

却削去了年轻人的痴心妄想

他用墨斗弹出的村庄

因为老旧,而让人珍藏

他用凿子凿出的孔眼

因为方正,让人做事都有了规矩


◎给妈妈喂饭

妈妈手中的筷子

夹不稳日子了

那干扁的双唇里

苦涩掏空了白玉般的时光

给妈妈喂一口烂巴饭

马上就有一小口甘甜的乳汁

从幼时的胃中返回味蕾

妈妈的饭量越来越小

她的胃中堆积了

太多消化不了的岁月

那些勒紧裤带的年代

她将地瓜和粗糠

酿成洁白的乳汁

一口一口地堵着嗷嗷的嘴

现在,再好再甜的反哺

也无法填满母爱的深渊

那天,不小心将饭粒掉在餐布上

妈妈立刻低着老花眼

用颤抖的手

满桌子抓取那饭粒

那急迫的心情

就像在寻找

儿时走失的我


◎拉卜楞寺的红袈裟

行走的僧侣

披着宽厚的红袈裟

裹走了尘世杂音

吸附着人间的锈色

神秘的殷红

不知过滤了多少红尘俗事


那是草原静脉中蠕动的血色

没有跳跃 冲动 翻腾

在雪山冷藏的虔诚里

积淀着太阳溢出的高原红


裹着佛堂的那卷经书

牵动行走的牛羊

好似草地吐出的经文

一张张高原的脸

那是离神最近的表情


阳光穿透红袈裟

辉映成高原的红玛瑙

我蛰伏在佛的心中

修炼成一只

纹丝不动的昆虫


◎马加什教堂顶上的乌鸦

那只从窗外飞来的乌鸦

悄悄地叼走了

一枚陷害囯王的毒戒

挽救了一个囯度的命运,这只

和老家树林一样的乌鸦

在异邦却享有上帝的声誉

那乌黑的羽毛

顿时闪烁出耀眼的色彩

乌鸦嘴被更换为褒义

它叨走的不是偶然

而是上帝的旨意

驱赶的绝非只是晦气

而是历史的厄运

翻开马加什王朝的兴亡史

从黑格尔哲理中才能

捕捉到这只圣鸟的身影

倘若在历史的必然中

再种植一颗偶然的梧桐

在栖息凤凰的同时

也应给乌鸦

腾出一根幸运的枝桠


◎大象睡美图

在一群大象鼾睡的姿态中

好似又吮着了妈妈的乳房

回到洁净的创世纪

森林那么柔软

大象如此轻盈

月亮在揶揄中洒着清辉

远行的梦搁在人间的席梦思上

三头母象将小象怀在中央

那温馨的构思

让人间的锋芒都软了

那么厚重的甲骨文

可托起地球的江河日下

偌大一个世界

从南到北

又从北往西

长鼻挽着一个共同的愿景

不离不弃,繁衍生息

在无人机的裸谱中

地球村又有了混沌初开

图片

梁尔源,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湖南省诗歌学会创始会长,参加《诗刊》社第七届青春回眸,出版诗集《浣洗月亮》《镜中白马》《蝶变》。《镜中白马》入选中国好诗第五季。

一川,鲁迅文学院高研班学员,《欧洲诗人》特约诗评员。作品散见于《星星》《扬子江》《诗潮》《鸭绿江》《绿洲》《解放军报》等刊物。

微信图片_20220901084824.jpg

来源:红网

作者:一川

编辑:施文

本文链接:https://wenyi.rednet.cn/content/2022/09/30/1188723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