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艺评丨刘泽林:乡山无尽写故园

来源:红网 作者:刘泽林 编辑:施文 2022-04-25 16:01:09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20425111400.jpg

乡山无尽写故园

——浅谈刘中光山水画之笔墨精神

文/刘泽林

刘中光是一位非常勤奋并很有天赋的山水画家、文人画家。现年届76岁,尤不显老,身体状态与实际年龄很不“搭调”,每天乐呵呵的,总是停不住手中的画笔。也许是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敦厚朴实、不善言谈,那圆圆的脸上常常挂着微笑。他总是静静偏寓一隅,独自躲进小楼,随心由性地挥写胸中之丘壑。从他的斋名和笔名中可窥其味,“一统楼”“半梦山人”“逆风散人”,这都是体现其人其境之真实面貌。一个人独自幽居勤研画作,周围喧嚣的环境似乎与他无关,这其实也是他在当今画坛上长期保持的一种姿态,不追逐那种虚华,总是静心、潜心、专心的研究画事。用他常跟我说的话是“写自己心境之逸气,绘诗意超迈之毫情,作品要有任性之笔墨,方可成之为语言所体现”。我很赞同他的观点。

刘中光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体现湖湘山水风貌的,对湘中山水情有独钟。他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湘中大地十分熟悉,作起画来也就顺理成章得心应手,有家山入画分外亲之感。多年来以湘中,湘西山水为依托,不断探索和研究湖湘山水的自然风光,用充满激情的画笔,讴歌这块生他养他的热土,画出了一大批田园山居的精心之作。

微信图片_20220425111403.jpg

他的画路我简略的梳理,把他分为二大阶段。第一阶段为绘画之初,从八十年代至新世纪为探索期。一阶段的作品体现出造型细密、繁杂,色彩浓烈,线条略显粗乱奔放,可见逸笔草草之状,有似乱而不乱之感觉;二阶段的作品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有了新的穾破,画风已具成熟。改变了以往的细、密、满构图形式的面貌,吸取历代大家的传统画风。作品中的线条粗犷率意,于雄强中显示出内敛的骨力,色彩淡雅,造型疏朗,画面古朴空灵而带新意,雅致中蕰含着雄浑朴茂之韵。

2008至2019年期间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这段时期是刘中光山水画艺术成熟的分水岭。其中不泛精品之作,在这些作品中有的仿佛是一首清新典雅的田园诗,读来耐人寻味又意境深远,颇富艺术感染力。特别是2012年4月,在北京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乡关何处》画展之后,在创作上采纳了专家的建议,技法上有突飞迸发之势。尤其是用色用墨的手法更显理性、淡雅、沉稳,作品从色彩上大大改变已往的大红、大黄、大绿强烈色调。目前,创作的作品,画面格调高雅、色彩淡雅、诗意文雅,有很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吸引力、震撼力,作品能使人眼前一亮,打动人心,颇具中国山水文人画特有的艺术精神。

刘中光所追寻的是用传统的笔墨工夫,架构起具有现代感与古朴典雅的笔墨情趣,融入到文人画的思想里。他在笔墨技法上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对传统用笔的深入理解和灵活变化,线条超迈潇洒;二是将儒道思想注入到笔墨,驾驭到意境营造的全过程。三是题画诗颇具特色,诗画融合,“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富含诗性思维。以诗意引入画意,诗画融合。在内在精神上所取得的共鸣,极大的促进了诗画意境的融合,扩展了中国画的表现力。

他将传统的笔墨技法和美学观念与现代审美理念相结合,将湖湘自然山水美妙意蕴体现在他的一笔一画之中。他中锋用笔,挥洒之中线条飘逸灵动多变,有力度、有骨气、心随笔转,意在笔先,提按快慢转折,正侧、藏露等皆为辨证统一运用。有些作品青山耸翠、怪石磷峋、草木萧森,一派云蒸霞蔚;有些作品一线清泉,蜿蜒而下,流过小桥,注入清潭;溪湖中一叶扁舟,似探幽访胜、又似打渔归来;有些作品瀑布从悬岩上飞泻而下,其氤氲气象相映成趣,画面超迈,亦蕴含出儒、释、道之深意内涵,净化读者心境。特别是溪桥上或穛子、老人、耕夫归来的景致,耐人回味。这些用浓笔重墨勾画、渲染出的一个个令人无限遐思并富含诗意的画面,似无限神往与神秘般梦幻的桃源仙境。

微信图片_20220425111405.jpg

刘光中几十年不改初衷,他每天用大量的时间来画画,很少参加无益的社会活动,看上去比较沉寂,他的艺术却非常饱满丰富,是一位特立独行,注重写意、诗意并具的画家。其写意精神厚重,写意精神,归根结底是笔墨精神,画好写意画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须具备诗、书、画、印各方面的综合素养。他深谙此理,他才三更灯火五更鸡,夜以继日,孜孜以求,饱读诗书,修养心性,梳理性情,重点在诗、书、画、印中全面探索与践行。现摘录他的二首题画诗作,如题《烟云图》

乱藤萧瑟晓风寒,蒼鹫啼松野月弯。

一挂玉泉傍板屋,半山烟树锁雄关。

新诗常与野猿和,好酒每邀樵客贪。

读罢离骚赏黄菊,夜来裸卧对南山。


题《黔山飞瀑图》:

十里南江惜未游,荧屏惊现瀑飞流。

我将拙笔开天境,谁听仙台唱晓筹?

天裂地崩神鬼泣,珠飞玉溅虎龙羞。

壮怀若我知谁识,斗酒狂歌似大刘。

其题画诗与书画艺术巧妙融合,互相辉映,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地互补,既丰富了诗书画作的内容,提升了其内涵,增加了其情趣,又拓展了其境界。他将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传统画理、画法及诗词、篆刻的研究中,对宋、元、明、清及近代以来的山水画主要流派和杰出画家做系统性的临摹学习。他不以过去的成绩和光环闪耀自已,总是不骄不躁,勤奋精进,沉湎于创作之中。力求不与古人为古,不与今人冲突,开拓出属于自己的艺术空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面貌与笔墨语言,极具中国文化“山水”定义和写意精神之内涵。

微信图片_20220425111407.jpg

山水画起源于三国时期,已有一千七百余年历史。山水画能发展至今,历代大家有很多,想要脱古新意,实属不易,如能有自己特立的个人风格那就难上加难。刘中光近几年来非常注重色彩表现,鲜而不艳,绿而不淡,特具淡雅之感,引人入胜之境地。特别是那些古代文人雅士,隐逸高士居所之画作,在新时代还很有吸引力与感染力,透溢着深到的幽悒。

刘中光的山水画能走到今天这步,已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符号”。著名文化学者、美术理论家王鲁湘评价说:“刘中光在绘画艺术上的造诣,我们看得出来,他展转于几家门下,黄宾虹、黄秋园、陈子庄是他用力较勤,心仪私淑的几位大家。他的绘画风格和语言也多在三家间游走和取舍,野逸如黄秋园,率性如陈子庄,而又于黄宾虹笔墨的丰富性多有留意”。诗词大家、著名文艺评论家、书法家丁芒先生对刘中光的画作评价非常之高,可从《刘中光山水画册》的题跋诗中看到:

“喜读画家刘中光,未识君颜已入仙。恰如陶令归去后,面对南山忽忘言。今古高贤都千百,飘然奔扑刘家宴。游走黄宾虹,取舍陈子庄。清逸离尘濁,独善意不群。峰峦进退随意境,溪流潺湲发雅音……未臻花甲诗已老,笔墨但凭诗意牵。秋日定登天池去,临空濯笔画新鲜。”

近年来,他主攻传统与新时期文人画融合模式的探索,重点以研究、创作题画诗词来提升其作品的内涵,其诗情、画意、书趣可把观者引入一个更加完美、丰富与多彩深邃的艺术境界,从而给人以更多的遐想与审美享受。我相信,他只要继续坚持从传统中吸纳新的绘画元素,笔墨当随时代,定会攀登新的高峰。

刘中光,男,号半梦山人、一统楼主、逆风散人,1946年正月生,湖南省涟源市人。

现退休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一级美术师,中国国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敦煌创作中心创作委员,中原书画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金陵印社顾问、名誉社长等。

作品多次在原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湖南省美协、中国书画家协会、中国书画报社等部门举办的全国性大展中入选或获奖,并在中国美术馆、全国政协礼堂、军事博物馆、西安美术博物馆等地展出。2012年4月,在中国国家画院成功举办“乡关何处”刘中光山水画展暨学术研讨会,并获得刘龙庭、王鲁湘等十多位专家学者高度赞扬,两幅作品被国家画院美术馆收藏;2014年荣获中国十大传统艺术家称号。作品及传略还发表于诸多报刊杂志。

来源:红网

作者:刘泽林

编辑:施文

本文链接:https://wenyi.rednet.cn/content/2022/04/25/1116113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