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艺评丨李凌云:“田园宰相”王憨山
2024-11-04 09:45:39 字号:

艺评丨李凌云:“田园宰相”王憨山

图片

“田园宰相”王憨山

——观《困而知之》纪念王憨山诞辰100周年特展有感

文 | 李凌云

王憨山的艺术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从60岁以前其名不出乡里,到成为继齐白石之后,湖南最具代表性大写意花鸟画家,让人非常好奇王憨山日常生活中是怎样一个人。

早就听说王憨山年轻时很彪悍,农村耍龙灯,他是耍龙头的那个人。展厅有一张1999年王憨山的肖像照,花白的胡子又粗又硬,立着的大衣领,给人率性的感觉,看起来像是一个北方人,贝雷帽下那双深邃的眼睛,眼神坚定凝重,衬托出他文人的气质。

图片

本次展览分为“且与瓦雀共生死”“不辞日暮重抖擞”和“困而知之”三个单元。

“且与瓦雀共生死”,表现他不媚俗,不媚势,自甘做命运卑微的小麻雀。在长达近六十年的时间里,他名不出乡里,过着“朝涉青山,暮宿瓦屋,流连于山花野草,嬉戏于虫鱼鸡虾”“自醉山居蔬食饱,无事开门闲看蛙”,甘于寂寞、热爱生活与自然的田园生活,练就其“田园生万物,万物在我心”的豁达的人生态度。

《有志不怕云程远,小小麻雀要上天》,一群麻雀叽叽喳喳,飞向上空,飞向远方,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小麻雀,竟也承载了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

图片

“余之涂雀,惨淡经营者凡四十年,尚不得其要。世所谓信手拈来,一挥而就者,欺也!”“所谓一挥而就者,即一气呵成之意也,余于画也,苦心经营数十载后始得之。”王憨山蛰伏山野,潜心研习,集几十年的功力,用笔朴拙、生猛、霸悍,形成了不落俗套、拙朴淳厚的绘画风格。

王憨山先生曾说:“在我们中国,文人虽不都是画家,而画家却必定要成为文人的,如王冕(牧童)、仇英(砌匠)、齐白石(木匠)等。因为中国画融诗、书、画为一体,非文人不能及。文人画不工于形,而重于神,故以写意为主。动于情趣,发于意旨,达于神韵。这情、意、达的发挥,又是由其人全部修养所决定的。”王憨山提出“二分写字,二分画画,六分读书”,他在文化修养上下功夫,博采众长,他从传统中学,从传统中来,同时从生活中学,从生活中来。

图片

《道古法制》中,一只鼻孔被穿一根羽毛的抱窝老母鸡,爪子被布条绑在身后的鱼篓上,老母鸡抱不了窝的窘态,让人看了忍不住想笑,好一幅农村生活画卷!《他日相呼》中,两只小鸡,在争夺一条蚯蚓,一只小鸡揪着不放,另一只小鸡扑腾着双翅飞到半空,小鸡呆萌可爱,憨态可掬。《田间拾得》,一只青蛙瞪着鼓囊囊的双眼,盯着落在上方枝杆上的螳螂,后腿猛蹬,两前爪子奋力撑着,已然呈跳跃之势,寥寥几笔,性灵意趣、具象神韵浑然天成,将田园生活跃于纸上,寄寓着王憨山对这片大地的深情。

王憨山勤于观察,用心体验生活,有一次他在火车站看斗牛竟忘了赶火车。这次展览还展出了王憨山的各种写生本,有课本,也有便签贴那么小的本子,本子上是各种动物,花卉的各式姿态,看得出,王憨山是随身携带本子的,他仔细观察鸡、鸭、鱼、虫、花、鸟,看到有趣的动态及神态,捕捉到那瞬间的灵性绽放,便及时记录下来。就像当年黄公望:“皮袋中,置描笔在内,或于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模写记之,分外有发生之意”。

图片

此次展览还将王憨山的创作草图、笔记、成稿共同展出,让观众能在欣赏其画作的同时,了解其创作过程中的心路历程。画作《怜子如何不丈夫》的旁边就同时展示了一幅方形和一幅条形草图,看得出,王憨山在创作时的精心布局,巧妙取势,方形草图更显深邃,条形草图更具动势,最终的作品结合了两幅草图的优点。

“我主张作画要画画稿。一幅斗鸡的草图,就一连画十多张。有时往往在一张画稿上剪剪贴贴,补丁加补丁,我以为唯此才能做到放胆落笔,狂放处不离法度,精微处不失纤弱。”王憨山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为他开辟了一条不一样的艺术道路。

敢于打破成规,开创新面貌,也是王憨山的一大特点。“用真实感受来衡定一幅画的好坏是外行看法,说画虾是有透明感就是好画,何不去买一串真虾,看完还可以吃,这是陈子庄对画虾的看法,正就是我的主张。”王憨山的虾不同于齐白石的虾,王憨山的虾,像身穿铠甲、手持利剑的铁甲兵。

图片

王憨山自号“田园宰相”,扎根乡野,其作品充满泥土芳香。他作品中的鸡、鸭、鱼、虫、花、鸟,像他的名字一样,都是憨憨的可爱。他的诗文、书法与画作相得益彰,大气刚健,直抒胸臆,也是其人品与画品的真实写照。

“困而知之”是王憨山常用的一方印,是他勉励自己在面对困惑,如何反思和领悟。他的一生在“困”中做出本真的自己,在“困”中求新,在“困”中求变,在“困”中渐悟,正如宋代张载《克己复礼》“试于中夜深思省,剖破藩篱即大家”。

“六十无闻悟是吾,春华秋月酒家沽。不辞日暮重抖擞,泼朱走墨呼小雏。”王憨山作品,富有生命力和情感温度,观众在欣赏他的画作的同时,能够强烈地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以及生活的美好!

来源:湖南文联

作者:李凌云

编辑:施文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