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里的中国》以短制作周期获取高收视率的秘诀
文|陈征宇
近日,湖南经视出品的音乐纪录片《歌词里的中国》,创下以短制作周期获取高收视率的喜人成绩,笔者认为,秘诀就在于节目吸引人的三大特质:
好故事吸睛
讲好中国故事,是近年来做好传播的重要抓手。《歌词里的中国》不乏音乐界知名人士的同期采访和音乐史料的铺陈,但始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贯穿节目始终,坚持用好故事来吸引受众。
四期节目中最为吸睛的故事,要属第一期《家国同心》中讲到的,迄今所知的第一位外国歌唱家,在海外唱响,日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中国抗战歌曲。
那是抗日战争时期,面对外敌入侵、国破家亡的危急时刻,中国民众以前所未有的热情,用歌声反映着抗敌救国、保卫民族的时代主题。在此期间,著名爱国人士刘良模带着《义勇军进行曲》等一批中国抗战歌曲去美国传播,经人介绍认识了美国歌唱家保罗·罗伯逊。保罗·罗伯逊被这些歌曲所打动,请刘良模注音教唱,学会了用汉语演唱《义勇军进行曲》。他在1940年一场在纽约举办的露天音乐会上,向现场数千名听众演唱并介绍:这首歌诞生于英勇的中国人民进行的斗争,它以“起来”开头,以“前进”结尾。世界由此知道了中国人民抵御外辱的决心和斗志。“起来”,成为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华民族,发出的最迫切的呐喊;“前进”,则成了鼓舞全国人民英勇斗争的战斗号角!
关于国歌的这个故事,相信很多人与笔者一样,都是第一次听说。而它出现在纪录片的第一期第一部分,可谓吊足了观众追看节目的胃口。
短视频抓人
为了让节目看起来不那么枯燥,更多地吸引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的观看兴趣,节目组想了很多办法,当下受众面最广的短视频,成了他们的灵感源泉。
2024年春节前,一条聂耳故乡云南玉溪师生排练《小雅·鹿鸣》的短视频,在网上迅速走红,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注。节目组敏锐捕捉到这个信息,开始深挖这个故事。
经过节目的解读,我们发现,出自《诗经》的《小雅·鹿鸣》文辞并不复杂,它以清亮的鹿鸣兴发,描绘了一幅琴瑟歌咏,宾主相敬的和乐宴饮场景。“承匡是将”意味着主人以筐盛礼,恭敬地献给宾客;“德音孔昭”则表明主人对贤者的敬重与赞颂;字里行间传递出“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的和悦雅意。
节目以这条短视频为点,辐射到师生常年用国风音乐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面。点明这条短视频之所以能火,正是因为歌中所表达出来的开放和包容的姿态,展现了礼仪之邦的大国风范,与我们今天的大国气度非常契合。也让观众看到,孩子们在跟随老师一次次排练和演出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受到中国古诗词的熏陶,学会了古人的待客礼仪,就这样于无形中被中国古典文学所滋养。
个体命运共情
《歌词里的中国》以“家国同心”“花团锦簇”“春潮入海”“华夏风起”四大主题,对应着中国历史不同的发展时期。而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下,唯有时代大潮下的个体命运,方能打动观众。节目组在历史长河中精准打捞起不同的歌曲,将代表时代切片的歌词抽丝剥茧呈现,从而引发观众与歌词的共鸣、与歌词背后个体命运的共情。
例如,《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曾被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蒋大为,六次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唱响。但没看过节目的观众,绝对想不到,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最初的创作灵感竟是源自雪花。
原来,此歌词作者邬大为在北方边境线采风时,为仅穿着皮大衣的战士们要在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里,整整匍匐12个小时而震惊;也被南方小战士将雪花幻想成家乡的桃花,以抵御寒冷的浪漫所感动,想要创作一首歌曲来颂扬冰雪中保家卫国的军人。无奈当时的社会环境,不宜将桃花和士兵联系在一起。直到10年后《军港之夜》的横空出世,这颗一直被作者埋在心中的“桃花种子”,才有了生长的土壤。歌曲问世后,“桃花”一夜之间开遍全国,传唱至今。开放的思想,也就此从水兵甜美的睡梦中苏醒,从桃花盛开的地方次第绽放开来。
通过节目中不同歌曲背后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各个不同历史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个体命运也因此有了不同的走向。《军港之夜》不仅让歌手苏小明一举成名,也使得当时的许多年轻人因此选择了当海军报效祖国;一代代云南青年,唱着《蝴蝶泉边》《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婚誓》等有着浓郁民族特色的歌曲,找到了此生的幸福;国风歌曲《哢春声》从长沙窑唐代青釉褐彩执壶诗文中获取灵感,词曲作者刘雨斯欣喜于越来越多的音乐人深挖中华传统文化来表达输出……
总之,《歌词里的中国》始终紧扣歌词这把钥匙,以好故事吸睛、用短视频抓人、辅以个体命运共情,分时间段探索中国人个人情感与时代记忆的连接,呈现出不同群体与祖国发展的勾连,以歌词串联起一幅全新的中国时代发展画卷。
来源:湖南文联
作者:陈征宇
编辑:施文
本文链接:https://wenyi.rednet.cn/content/646854/65/14376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