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山经
文/李庆华
1
亿万年前的那粒火,仍然在燃烧
只是变成了五颜六色。远远望去
祝融峰依然是一只人文的巨笔
在南岳,描绘着新时代的活力
我来此地,还希望能遇见赤帝
看看最初火的样子,问问
如何说服茹毛饮血的先民
从一粒星火开始的足迹
可惜,我来晚了
走在山上山下的芸芸众生里
只能感受到他的心跳
还在这茫茫的山风里
2
一说起南岳,天就矮了下来
小径如龙,山溪如龙,香樟如龙
从下至上爬行,只为山顶的佛光
只为晚霞里有大雁的飞羽
被一条小路引领,我拜见了大道
山路平平仄仄,以至于我都不好意思押韵
提速。刹车。转弯……几乎听得到
火与火之间轻轻的碰撞和对质
两座山峰合十,似乎还保守当年的神迹
弥漫的山雾,涌若波涛
飞鸟像绿荫包裹的火焰,像一只秤砣
在衡山之上,称量天地人、儒释道和万古愁绪
3
时针划破的寂静,松针正在缝补
一轮明月升起来,照出江南的花园
几束映山红,及时解除春天的惆怅
也解除了我体内曾经的日暮
雁峰寺前,两棵银杏
把南岳的上空支撑起来
针灸看不见的痛点
那些草木,像长满根芽的神话与典故
每一座山峰都像是一截密码
仿佛与尘世有某种恍惚的联系
蜡质树叶的反光,等待“寿佛”重新回来
带着他们宽大衣袖里的顿悟
4
呼啸而过的山风,裹挟野果甜蜜的气息
冲向还未抵达的祝融殿。在那令人仰止的高度
残阳如血,蝴蝶悄然栖落于野菊花蕊
溘然长逝的时光,在寺庙钟声里不断复出
在这里,破解世外仙境的奥秘
一个大开大合的山神它早已轻车熟路
将自己肉身与骨头托付给这坚硬的花岗岩
将空与满的经书,让给云雾
接纳满天的星辰,也接纳
大地上的万家灯火,身体里有一只大雁
一定要找到一个栖息的地方
鱼鳞般的晚霞,染红内心激越的全部
5
取花岗岩的一根肋骨,雕成石笛
把身体里的赞美之欲全部吹出来
音色落下来,就是洞、瀑、涧、湖
是岩,砸响天极
那些春天北上的大雁,带着的火种
是春天的通关度牒
大风吹过,总有一些火焰不肯熄灭
并足够温暖我的一生,让我的内心有所皈依
一块巨石可称天地,压住
天上人间的虚幻、缥缈
为一方仙境的盛世,树碑立传
刻下横平竖直的滚烫汉字
6
站在巅峰上的人,未必够得到自己
一块石头背着一块石头,一块石头抱着一块石头
高度不是眼睛看到的,而是信仰堆垒而成的
岳麓山,是被万众生命一步一步抬上
在岳麓书院,那些古籍被时光打了包
我走进一群本科生之中,旁听了风雨
旁听了爱晚亭畔的《沁园春》
流淌着的湘江,像春天的铃铛摇响低垂的星光
人生不能错过的就是神的礼物
在南岳,心打开了另外的境界
就像文字接纳了炊烟、雨声和悲欢的积蓄
我接纳了菩萨的无量
李庆华,笔名若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信阳市作协副主席,固始县作协主席。在《人民日报》《诗刊》《星星诗刊》《绿风》《诗歌月刊》《十月》《飞天》《西部》《莽原》《散文诗世界》等发表诗歌900多首;出版有诗集《爱无歧路》《大写的汉字》,诗歌评论集《中学新诗解读》。
来源:红网
作者:李庆华
编辑:施文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enyi.rednet.cn/content/646848/62/13807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