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戏曲,“湘”当有味!
2024-02-22 14:36:19 字号:

戏曲,“湘”当有味!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袁思蕾 长沙报道

“戏曲还能这么玩?”

春节的电视荧屏上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在一道道新春文化“硬菜”中,《2024湖南戏曲春晚》尤为抢眼。

2.jpg

▲《2024湖南戏曲春晚》剧照。(剧照图源均来自湖南卫视)

晚会播出后,一句带有惊叹意味的话,出现在社交平台上和媒体报道中,表达着人们的惊喜和文化自信:流传了千百年的中国戏曲,果然名不虚传!

创新,孕育别样的艺术张力

这台晚会让人倍感新鲜的地方,就是它出其不意地采用了“台前+幕后”双空间叙事的方式,来揭秘中华戏曲艺术精密默契的创造过程。

舞台上好戏不断,花鼓新唱《花鼓魅影》、湘剧场《戏缘》、湘昆XR秀《牡丹亭·游园》、京腔民谣《四郎探母2024》、戏曲绝活秀《影·技》等节目接连亮相。

后台,又是怎样一番景象?

微信图片_20240218162304_副本.jpg

▲《2024湖南戏曲春晚》剧照。

主持人汪涵化身戏班班主,从晚会后台出发,以第一视角展现戏班开场的过程。

主持人李莎旻子和吴泽林在晚会进行中深入幕后,揭秘谁是戏班乐队的“总指挥”;邀请演员近距离展示“跷鞋之奇”“打笼开箱”等戏曲绝活,同时向观众介绍戏曲行当知识;更跟踪展示两位“中国戏剧梅花奖”湘籍获奖者肖笑波和张璇的后台赶装、开启导板唱的过程……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生活中,戏曲可能让一部分人感觉到“老旧”“难懂”“节奏慢”,而《2024湖南戏曲春晚》却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

晚会整体表达不是传统的戏曲晚会,而是传统与现代相融的方式。

流行音乐与戏腔的结合,视觉技术与戏曲舞蹈的结合,歌剧与戏曲的结合等等,这些在当下艺术领域深受欢迎的玩法,都出现在晚会中。

微信图片_20240218162418_副本.jpg

▲《2024湖南戏曲春晚》剧照。

“第一次听到限时变装的创意,觉得有点天马行空。但创新值得鼓励,所以我接受了挑战。”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副主任张璇在这台晚会上经历了最快的一次换装。

而实际上戏曲的“服化道”换起来并不容易,“春晚只能展示戏曲片段,希望更多观众能通过戏曲春晚走进剧院,零距离感受湖湘戏曲之美。”张璇说。

在以往的戏曲春晚舞台上,湖南省湘剧院青年戏曲演员曹威治都是表演湘剧经典剧目或唱段,向观众展示湘剧传统的美,而这一次她参演的是戏曲(喜剧)小品《戏缘》。

微信图片_20240218162354_副本.jpg

▲《2024湖南戏曲春晚》剧照。

“刚开始时,我内心还是有点忐忑的。”曹威治此次突破传统的湘剧表演形式,用小品表现青年戏曲人背后“因戏结缘”的喜剧爱情故事,其中也通过戏中戏展现湘剧。

国家一级演奏员、湖南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蔡霞和长沙伢子廖佳琳共同演绎的《花鼓魅影》,同样令人叫绝。

花鼓戏“御用乐器”大筒,奏响了融合湖南花鼓戏和歌剧特色的新编曲目,释放出别样的艺术张力。

花鼓新唱《花鼓魅影》 (1)_副本.jpg

▲《2024湖南戏曲春晚》上,湖南花鼓戏和歌剧擦出火花,上演《花鼓魅影》。

这也让蔡霞直言,“创新有风险,只要能够推广花鼓戏、推广大筒,我不害怕‘挨骂’。如果观众喜欢,也许我们以后可以组团”。

值得一提的是,《2024湖南戏曲春晚》总导演杨子扬和他的团队,从一开始就明确了晚会打造目标是,以青春态的视角,全方位聚焦湖南戏曲人,展现湖南戏曲的传承、发展与创新,用美感、青春感、情怀感,让大家“零门槛”看懂并爱上中国戏、湖南戏。

杨子扬告诉记者,“导演组都是年轻人,我们会首先考虑自己怎么能接受,自己喜不喜欢,努力把年轻人感兴趣的点放大出来。”

事实证明,他们做到了。

发展,是最具活力的传承

每个湖南人的记忆里,想必都有一段关于家乡的熟悉旋律,像拥有全国影响力的《刘海砍樵》,和响彻海内外的《浏阳河》,就源于湖南花鼓戏。

通过戏曲承载的文化基因早已扎根于我们的血脉中,每当这些旋律响起,总能引起我们的情感共鸣。

湖南主要的地方戏剧剧种包括湘剧、祁剧、辰河戏、衡阳湘剧、武陵戏、荆河戏、巴陵戏、湘昆、长沙花鼓戏、邵阳花鼓戏、衡州花鼓戏、常德花鼓戏、岳阳花鼓戏、永州花鼓戏、阳戏、花灯戏、傩戏、苗剧、侗戏等。

可谓“潇湘无戏不精彩,十九个和弦传天下”。

特别企划《一路繁花》 (2)_副本.jpg

▲《2024湖南戏曲春晚》特别企划《一路繁花》,邀请花鼓戏名家钟宜淳、龚谷音、李小嘉、刘赵黔共同亮相,师徒团聚,彰显戏曲艺术薪火相传的力量。

时代飞速发展的这几十年,和戏曲文化赓续传承的千百年相比,实在是旦夕之间,我们当下所见、所闻、所感,或许不过是沧海一粟。

正如湖南省艺术研究院优秀青年编剧李薇薇所言:“戏曲艺术之丰富多彩、之博大精深,绝不仅仅是我们所见的台上的斑斓与风采,其背后的智慧和审美情感才是根基。”

今年湖南省两会上,湖湘文艺工作者张璇、叶红、肖笑波、蔡霞等,围绕以戏曲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如何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献计献策,展现担当。

“加大湖湘文艺创作生产植入高科技智能的政策支持力度”“打造集时代性、观赏性、独特性、创新性、地域性、互动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湘戏’艺术体验馆,为来自各地的友人展示湖南戏曲的魅力,拉近传统戏曲艺术与当代年轻人的距离”“采用新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平台,创新开展戏曲文化内容的传播与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微信图片_20240222111236_副本.jpg

▲龙年春节期间,红网推出了《湖湘有戏·戏曲演员拜大年》系列双语视频。

龙年春节期间,红网时刻新闻推出了《湖湘有戏·戏曲演员拜大年》中英双语系列短视频,邀请湖湘青年戏曲演员们以表演片段作为拜年台本,祝福语或吉祥话用戏腔唱出,并在红网运营的“湖南国际传播中心”视频号及其他海内外平台发布,不仅在网上赢得众多年轻人的点赞,也在国际传播中赚足了眼球,让大家感受了历久弥新的湖湘戏曲文化魅力。

湖南省演艺集团积极培育线上演艺新业态,打造云端第二舞台,以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激发新动能,让文化数字化成果惠及更多群众。“一通文化”在线演艺平台,每年完成各类直播、展播500场以上,累计观看人次过亿,《人民日报》称其为传统戏剧戏曲“数字博物馆”。

而最近,湖南省湘剧院首次尝试跟二次元模拟偶像花小楼合作,打造了以湘剧“百花公主”为原型的原创单曲《百花公主》,通过线上线下直播等形式,让湘剧和现代流行元素碰撞实现创新表达,受到了很多小朋友和年轻人的喜爱。

未来,寻找变与不变的平衡点

中国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几千年的历史积淀,给予了中国戏曲厚重的文化底蕴,但面对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对新一代观众,它更迫切地需要在变与不变中寻找平衡点。

京剧联唱《小小新秀齐登场》 (2)_副本.jpg

▲《2024湖南戏曲春晚》舞台上,一群平均年龄只有八岁的京剧小演员们带来京剧联唱《小小新秀齐登场》。

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对戏曲工作高度重视,持续组织实施精品创作工程,出台《关于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

同时,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每年均召开一次全省性艺术创作工作会议,印发《湖南省艺术创作三年规划(2022—2024)》等9个规范性文件,指导全省戏曲事业发展。

另一方面,国家艺术基金、湖南省文化事业发展引导资金、湖南省文化综合发展资金以不同程度、不同角度给予戏曲事业发展以资金投入。全省基本形成了重视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良性机制和良好氛围。

此外,在推出优秀剧目、作品,以及不断壮大戏曲传承人才队伍等方面,湖南同样建树颇多。

比如,湖南省演艺集团利用其人才、演出场地等优势,积极为湖南戏曲传承发展作出贡献。

歌曲《潇湘戏韵》 (1)_副本_副本.jpg

▲《2024湖南戏曲春晚》剧照。

进入新时代,湖南探索新时代地方戏曲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路径的步伐更为坚定。

2022年下半年,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成立调研组,对全省县级以上国有文艺院团进行了普查,并结合平时所掌握的情况和统计数据分析,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困难与问题,谋划了促进湖南地方戏曲繁荣发展的新蓝图。

“戏曲从未离我们远去,我们不缺少观众,缺少的是观众期待的舞台和作品。”曹威治的感想,道出了湖湘戏曲人、艺术工作者的心声,也预示了努力的方向。

尊重传统并非守旧,守正创新体现传承本质;尊重艺术并非高冷,大胆跨界擦出绚丽火花;尊重观众并非迎合,与时俱进彰显文化魅力。

古老的戏声,隽永悠长,穿越时间长河,来到今天,期待它步履不停,续写传奇。

观潮的螃蟹.gif

来源:红网

作者:袁思蕾

编辑:高芹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