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土风物里的美丽乡愁
——读刘正初最新散文集《浏阳风物志》
文丨贺有德
今年7月,央视纪录片《文学的故乡》开播,试图从当代著名作家莫言、贾平凹、迟子建、毕飞宇、刘震云和阿来解密文学与故乡之间的某种玄机;今年11月,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得主乔叶在颁奖典礼上满怀深情感慨:“文学是精神的故乡,故乡是生长的文学。”著名作家范小青说得更直接:“故乡是文学的土壤,文学是长在故乡的树。”文学与故乡仿佛前世结缘,作家与故乡总是有着无法割舍的深情。故乡的人事、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习俗——概而言之,故乡的风物,总是让作家们魂牵梦绕,难以释怀。
土生土长的浏阳作家刘正初也是如此,其最新散文集《浏阳风物志》堪称一部文学性的地方志,念兹在兹的浏阳风物,穿越时空,传奇“复活”,恍如深沉厚重的多彩画卷完美呈现;故土风物里浓郁的乡愁——心中的乡愁、梦中的乡愁;作者的乡愁、共同的乡愁——也随之呈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在人情与风俗之间,在文字与影像之间,看不见的看得见的,在天地之间风云际会,扑面而来,让人沉浸在千年古县浏阳五彩斑斓的风物里,在如作者那般深沉浓郁的乡愁里。
《浏阳风物志》分为七辑,宛如七彩长虹色彩斑斓:《古县仿古》堪称微缩版浏阳“史记”,《先贤足迹》和《异乡浏影》书写本土的和异乡的浏阳先贤,《民风俗韵》和《民艺寻踪》分别书写浏阳民俗和民艺,《舌尖留香》书写色香味俱全的浏阳美食,《时代风华》书写浏阳旧貌换新颜,紧跟着时代的步伐奔跑……
作家书写故土的千般风物,借此书写心底万般乡愁,长篇累牍,乐此不疲,“而今已觉不新鲜”,能出新意者亦不多见。《浏阳风物志》却是个例外。刘正初自言收录的76篇乡土散文,写作跨度竟达20多年,“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作为地方史志工作者,朝夕与故土风物亲密接触,深得此中三味;“江海狂澜尽东倒,却输浏水尚能西”,故土浏阳的山山水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给予了无尽的创作源泉。由此看来,《浏阳风物志》乃是用心用情用功之作,也是为故土浏阳奉上的一份厚礼,用心良苦,亮点纷呈——
《浏阳风物志》最独特的亮点是其地域性。全书76篇乡土散文,无一不是对故土——浏阳风物的书写,全方位展现千年古县浏阳历史的地里的人文的独特文化,异彩纷呈:《古县访古》的浏阳城、浏阳河、白沙大捷、百年关口桥、系列老地名、枨冲烈士墓地、浏阳一中、文家市会师旧址、麻石古镇、醴浏铁路、石霜寺、红色土地高坪、老家大瑶、官渡古镇、风雨沿溪桥、大围山;《先贤足迹》和《异乡浏影》皆是浏阳先贤,本土的从古至今有易雄、杨耀庭、谭嗣同及其妻子李闰、浏阳英烈兼诗人、戏剧大师欧阳予倩、徐悲鸿妻子廖静文,异乡的有萍乡保护神张康、武昌殉难的易雄、谭嗣同、唐才常、焦达峰、陈作新、牺牲在台州的潘心元、延安革命先驱胡耀邦、王震、宋任穷、王首道等、香港去世的潘裕昆;《民风俗韵》中的浏阳民俗可谓丰富多彩,有舞龙、送财神、花鼓戏、皮影戏、湘剧、话剧、大瑶锣鼓、赛龙舟、打更、春锣、竹马灯;《民艺寻踪》中的浏阳民艺也是如此,烟花爆竹、陶瓷、菊花石雕、理发、做鼓、做香囊、斫琴,不一而足;《舌尖留香》中的浏阳美食粽子、老月饼、浏阳河酒、茶油、蒸菜、蜂蜜、茴香、豆腐让人味蕾张扬;《时代风华》写浏阳新貌:新年新气象、至省城通高速、红军桥新颜、浒镇鱼米香、田溪村美景、大美翠园、畅游大围山、梅田湖新貌、小河农民画、山田新村巨型稻……地地道道的浏阳风物,独具特色,丰富多彩,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着意书写,精准而情深,让人击节赞叹。
与此相承而来的是让人大开眼界的知识性。“三湘第一县”的浏阳,地方历史可谓悠久,地域文化可谓灿烂,历史、地理、人文,人事代谢,山水草木,似乎随时随地都有故事,故事里都有独特的文化。且不说浏阳城里的历史古迹和先贤足迹,也不说浏阳城里的民风俗韵和民间艺术,仅仅浏阳美食,仅仅浏阳美食里的浏阳蒸菜,便让人大长见识,美食家们或吃货们赞不绝口。浏阳蒸菜是品牌,是招牌,久负盛名。可在浏阳,“蒸菜……只是浏阳人的‘私房菜’,为浏阳民间所独享。”这独享的“私房菜”,有蒸腊肉、蒸鲜鱼、蒸鸡、蒸鸭、蒸豆腐、蒸小笋、蒸萝卜、蒸黄菜、蒸茄子、蒸黄瓜……荤菜素菜,似乎没有浏阳人不能蒸的!蒸菜要用辣椒,用的辣椒有多种:剁辣椒、鲜红辣椒、鲜青辣椒、浸酸辣椒、浸朝天椒、浸野山椒、晒青椒……蒸菜不是一蒸而就,少不了一蒸二蒸三蒸,木瓜更需七蒸七晒,最后还得加冰糖,味道才美。浏阳蒸菜,堪称一绝。
书写浏阳风物,鲜明的时代性是又一亮点。浏阳先贤已成历史,闪耀在历史的天空,铭记在浏阳人的心里。浏阳“访古”、浏阳“民风”、浏阳“民艺”以及浏阳美食,皆是历史与现实交融,从历史深处走来,又在古老而美丽的浏阳大地上生生不息,与时俱进,焕发新的魅力。那些老桥,那些古镇,红色土地,作者老家,石霜寺,大围山,无不古老中透出新意,半古典半现代;古老民风打更、春锣和竹马灯渐行渐远,其余依然流传不衰,舞龙、花鼓戏和赛龙舟更是生命力旺盛;古老民艺,理发、做鼓和斫琴日渐沉入时光深处,陶瓷和石雕依然活跃,烟花爆竹一直名声在外;浏阳美食,品类多,味道美,古老中不断出新,蜂蜜、豆腐之外,大围山黄金梨更是在新时代的大潮中谱写新的传奇;“时代风华”时代性最为鲜明,浒镇、田溪、翠园、大围山、梅田湖“老树发新枝”,通高速、农民画、巨型稻无疑是新时代的新画卷、新传奇……
作为独特而厚重的文学作品,最大的亮点自然是文学性。
不少标题吸睛。“题好一半文”,标题是文学作品的眼睛,刘正初深谙此道,76篇乡土散文,标题都很讲究,有吸引力。或者简明却有内涵,虚虚实实,比如《城殇》写浏阳城的历史变迁,《人在江湖》写结缘麻石古镇,《废州》写官渡古镇今昔,《绝唱》写浏阳英烈兼诗人群体,《戏窝》写浏阳花鼓戏、皮影戏、湘剧和话剧,《蒸香》写浏阳品牌美食——蒸菜,《赊刀》写独特的赊刀故事;或者充满诗情画意,比如《诗歌河里的一条河》《崇高的名曲》《风雨沿溪桥》《浏阳河畔那美丽的乡愁》《永远的鼓声》《绽放在香江上空的浏阳花》《翠园你好!翠园你早!》《歌声里的城市》等,无不引人遐想;或者直接引用诗词名句,比如《霹雳一声暴动》《萧瑟秋风今又是》《在地愿为连理枝》《共说南欧比北海》《欲将心事付瑶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优美、形象、生动,彰显文化底蕴。
多种手法交错。书写浏阳风物,刘正初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力求人、事、物、理的书写入情入理。《秋收时节读浏阳》一文,以夹叙夹议为主调,多处运用排比:“石柱峰的枫叶红了,大围山的水果熟了,湖洋梯田的稻穗黄了,周洛的桂花开了……”“……仿佛看到了谭嗣同挑灯夜读的身影,听到了谭嗣同慷慨激昂的琴声,感受到了谭嗣同‘四万万人齐下泪’的忧伤。”“他开会……他打响……他成立……他会师……”“那花在怒放,那火在沸腾,那龙在腾飞……”写景、抒情、叙事,对风物的书写极尽铺陈之能事,表情达意淋漓尽致;多处引用:“江月照千古,孤篇盖全唐”“国乐古礼在浏阳”“文运兴则国运兴”“四万万人齐下泪”“石菊晶莹天然生,花瓣四射香气浓”“朵朵菊花白似雪,花嵌石中硬似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引经据典,彰显底蕴,平添文采风流,抒情达意新颖别致;多处插叙:“传说1300多年前张若虚在一个秋天……”“毛泽东同志三次踏上浏阳的土地……”“据说浏阳蒸菜起源于元末明初……”“官渡古镇是浏阳的老县城……”书写故土风物,插叙必不可少,笔法不拘一格,记人叙事摇曳多姿。这些表现手法,在《浏阳风物志》里随处可见,俯拾即是,平添风采和魅力。
人事情理交融。在地方文化的背景下书写故土风物,记录一方水土一方人事,“穷物之情,尽物之态”,离不开人与事,也离不开情与理。书写先贤的《绝唱》,罗列本土“烈士遗作”,惊觉“烈士本色是诗人”,因翻读《浏阳县志》而读到谭嗣同、唐才常、焦达峰直到黄接舆、朱三锡、彭澜征共18位英烈的诗词、对联,想起英烈们“把年轻的生命,把赤诚的鲜血,献给了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作者情不自禁,“敬意在心底油然而生”,而且如长江之水一发不可收,“这是怎样的情怀和理想……烈士们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革命……浏阳的烈士们不仅仅是无私无畏的‘勇士’……”大段的抒情、议论(或者说说理)绝不“高大上”,而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痛快淋漓。同样书写先贤的《他们深深地互相赞美了》,书写“一大批优秀的浏阳儿女”胡耀邦、王震、宋任穷、王首道等跟随毛泽东从浏阳到延安,“浴血奋战,贡献了美好的青春”;王震将军带领浏阳子弟兵开垦南泥湾,创造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神话,作者震撼、自豪之余,感慨万千:“我一直在思索……”“我找到了答案……”“在历史的天空……”深情与哲理水乳交融,读者自然也随之震撼、自豪、感慨……
“天气澄和,风物闲美。”刘正初笔下的浏阳风物,曾经的,现在的,华丽转身的,日渐消逝的,无不浸染着浓郁的乡愁——故土的乡愁、梦中的乡愁、心中的乡愁,更是浏阳人共同的乡愁,那是挥之不去的美丽的忧伤。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南文联”
来源:湖南文联
作者:贺有德
编辑:施文
本文链接:https://wenyi.rednet.cn/content/646845/52/13456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