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不朽——纪录片《马王堆·岁月不朽》述评
文 | 赵涛
2024年8月12日,纪录片《马王堆·岁月不朽》宣传片发布:“向上,是两千多年前的日与夜;向下,是一个无人惊扰的梦境;我们上下穿行,是在求索历史,也是在邂逅远去的西汉。那里,岁月长青,文明不朽。”
向上与向下,历史与未来。
浪漫与敦朴,巨丽与庄严。
这是一场穿越两千多年岁月的对望。
纪录片《马王堆·岁月不朽》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指导,湖南博物院特别支持,芒果伯璟、伯璟文化制作,分《惊世》《辛追》《古国》《侯门》《锦绣》《黄老》《归宿》《不朽》八集,讲述马王堆汉墓的发掘、保护、研究、展陈。
文物和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的记忆。
纪录片《马王堆·岁月不朽》以马王堆文物与湖南博物院为创作主体,梦回西汉,以“何以不朽”阐发岁月不朽、精神不朽、文明不朽,回眸湖湘文脉的瑰丽芳华,鼎立湖湘文明在中华文明中的版图。
以史为鉴,为时间立言
1972年1月16日,考古工作者在长沙马王堆启动了对西汉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与其妻辛追、其子利豨三座墓葬的考古发掘。
这次考古发掘被誉为“20世纪中国与世界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长眠地下两千多年的一号墓女主人辛追夫人出土时,“皮下软组织柔软而富弹性,关节尚可活动。眼睫毛、鼻毛尚存,左耳里鼓膜完好,手指、脚趾纹清晰。”
纪录片《马王堆·岁月不朽》这样赞叹这位“老太太”:“成了人类历史的一个奇迹。”
1974年,原湖南省博物馆(今湖南博物院)一座3000多平方米,当时亚洲最先进的恒温恒湿、带仓库性质的马王堆汉墓陈列馆建成,湖南省博物馆也因此令世界瞩目。
2017年11月29日下午1点,原湖南省博物馆(今湖南博物院)新馆正式开放。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纪录片《马王堆·岁月不朽》由纪录片《中国》原班人马倾力打造,又一次镜鉴湖南广电对文化传承一以贯之的深刻理解与生动实践——这是对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的深情致敬,也是以史为鉴,为时间立言的文化宣示。
以史为“见”,为家国立传
资料显示,经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研究,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包括马王堆古尸(辛追夫人遗体)和漆木器、纺织品、简帛三大主要门类,三大主要门类共整理出26937件文物。
纪录片《马王堆·岁月不朽》第三集《古国》与人偶、轪侯之印、简牍帛书、漆奁、汉琴、兵器架、驻军图、长沙国南部地形图、车马仪仗图、遣策……文物古今对话:“它们承载了一个家族的荣光,也见证了诸侯国长沙以及汉帝国从萧瑟的初年逐渐走向兴盛,墓葬群整体占地面积不到1000平方米,其中折叠的文明却几乎涵盖了西汉以前整个中国的历史。”
列夫·托尔斯泰说:“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
纪录片《马王堆·岁月不朽》创新拍摄手法,将纪实拍摄、绘画与CG特效完美融合,以科技力量复苏西汉美学,以“在场性”抵达岁月彼岸,赋予历史文本以日常的温度。
由“文物”到“人物”,由“人物”到“生活”,由“生活”到“文明”,“文化+科技”超越了视野的边界,历史的心跳生生不息。
纪录片《马王堆·岁月不朽》以史为“见”,为家国立传,“两千一百多年前的少年中国”才如此真实到触手可及。
以史为“建”,为人民立心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据不完全统计,参观马王堆汉墓文物人数累计突破1亿人次。
纪录片《马王堆·岁月不朽》第五集《锦绣》写意“世界上最轻的一件衣服”——素纱单衣,演绎“人与自然”的共创,辉映文明的蝶变与合璧。
因此,“对中国人来说,丝有两种,一种来自自然,一种来自内心”便有了皈依与自信。
斯文在兹,文明日新。
纪录片《马王堆·岁月不朽》守正创新,以史为“建”,为人民立心,为“何以不朽”提供历史景深、建构新的时代维度。
来源:湖南文联
作者:赵涛
编辑:施文
本文链接:https://wenyi.rednet.cn/content/646843/98/14244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