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虫杂俎
文/古保祥
蚁态万千
刚立春,空气中仍残存着寒冷的气息,万物肃杀,远处的太行山尚处于一片薄雾中,周遭的环境还没有形成唐诗宋词的美好氛围。此时的人类,通常躲在家中的暖气中适者生存,而在豫北黄昏的庭院里,阳光远遁,暮气四起之时,我听到了地面里传出来的喧嚣声。如果你别有用心,或者是缺少虔诚,这种声音你是无论如何也难以找寻的,哪怕你拥有顺风耳,你也难以得逞。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平凡庸常的初春黄昏里,一些小动物们跃跃欲试,因为它们对温度的敏感度比人类要更加强烈,或者说,它们对生存的渴望度比人类更加迫切。
蛰伏一个冬季,我不知道它们在土壤里面每天做些什么功课,除了睡觉,可能就是做梦了。而蚂蚁通常是第一种将春天闹醒的小动物了。它们的城堡坚固且充实,一定要有冬藏品,它们储蓄的物资充沛。大多蚁类都有一个皇后管辖,就是蚁后了。不然,群居的小动物们,一旦哄抢起物资来,一定会发生大的内讧,从而失控,从而兵戎相见,那岂不是乱了章法,让人类笑掉大牙。蚂蚁们秩序井然,它们发放食品的流程清晰,不会有丝毫的错误发生。它们不会在巢穴里昼夜不停地歌唱、跳舞以用来熬冬,通常情况下它们便是不停地睡觉,睡觉后鼾声四起,惹得蚁穴旁边的另外一些小动物们勃然大怒,但大自然有自己的生存法则,你家的空调有噪声了,双方大打出手,而动物界通常不会如此处理,它们都有自己的司法机构与警察部署,蚂蚁们睡觉时制造出的噪声,通常在内部得以消化。
总有一两只蚂蚁机敏聪慧,它们在睡梦中闻到了春季里鸡腿的香味,因此,笑醒了,抬眼看世界,漆黑一片,但土壤外面的空气中却传来了阳光爆裂的声音。这是温度上升才会有的动作,一只蚂蚁苏醒了,告诉另外一只。蚁后大腹便便,大臣们交头接耳破坏了规矩,它通常大怒,但得知春天要来了,它们可以倾巢而出了,蚁后便哈哈大笑,号召所有的蚂蚁们摩拳擦掌、伺机而动。
它们的巢穴处在一棵无花果树的下面,无花果根系发达,母亲对无花果情有独钟,而根系让蚂蚁们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而此时的我,刚从农村的旱厕出来,无花果的枝条僵硬,有一两颗嫩芽呼之欲出,我正在努力欣赏初春的况味时,看到了一只小蚂蚁探出了头。
这是先锋官,它勇敢坚强,面对人类硕大的头脑与高大的身躯,它有些退缩,最可怕的是初春的强冷空气,要下雨了,春雨缠绵,因此,它试探性的结果便是回去告诉所有的蚁类们继续等待。
而此时的巢穴内部,热闹异常,蚁后在开会了,布置今年的任务与工作。
我努力用眼睛盯着刚才蚂蚁出没的角落,用手翻寻,或者用一勺水灌进去,试图将这个闹醒春天的罪魁祸首绳之以法,以彰显人类依然是统治者。
蚂蚁的巢穴四通八达,水当然是无孔不入,总会有一两只蚂蚁遭殃,但它们通常成了英雄。我以为自己老眼昏花,刚才不过是黄昏送我的一种错觉,所以,我大摇大摆地进了自己的小屋里,那儿暖气横行,温暖怡人。
等到三天后,雨停了,土壤干燥了,我上厕所出来,又意外地发现了在无花果的根部,竟然爬满了蚂蚁。
这些大自然的小精灵呀,通常以雷霆万钧之势造就了神奇与伟大,而让你措手不及。
蚂蚁们此刻非常忙碌,它们用牙齿咬住一块又一块土粒子,挪出巢穴,母亲说蚂蚁挪出来的土壤很有营养成分,可以养花,因为上面沾满了它们的唾液。不消片刻工夫,无数只蚂蚁不知从哪个地方拥出,它们排兵布阵,九宫八卦不亦乐乎。
家中的蚂蚁通常个头偏小,你捉上一只在手中,它扭动身躯,垂死挣扎,坚贞不屈,它用牙齿武装自己,拼命地咬噬我的手心,有些痒也有些疼,如果不反抗,蚂蚁通常能将你的肉咬出一个小坑。它们在临死时也不忘了品尝世间难得的珍馐。
蚂蚁可是地球上一直活跃的角色,据说它们生存了1亿6千年,历史比人类还要古老。而古代的一些文人墨客们,更是对蚂蚁们不吝笔触。杨万里《观蚁二首》:偶尔相逢细间途,不知何事数迁居;微躯所馔能多少,一猎归来满后车。杨先生对蚂蚁们赞赏有佳,它们勤劳坚韧的性格值得人类学习。《南柯太守传》更是为蚂蚁们建了一个国度——槐安国,这应该是蚂蚁们的世外桃源。
蚂蚁更是一味奇佳的中药。幼年时,村里曾经来过一位收中药的商贩,收购蚂蚁,两毛一斤,一向闭塞贫穷的乡人们似乎找到了一种生财之道,个个蠢蠢欲动,田间地头,小树林里,到处都是举着手电筒挖蚂蚁窝的人类。各种各样的残忍方式被付诸实施,有人用热水烫,还有些人用粪便充入,更有甚者将热油倒入蚁穴里,到处鬼哭狼嚎,各色各样的蚂蚁们被扔进特制的塑料筒里。我像一只受伤的猫一样,躲在车箱的下面,对塑料筒中到处乱窜的蚂蚁们怜悯万分,我才知道蚂蚁竟然有这么多的种类。邻家三小子,居然挖出一处蚁穴,那蚂蚁像小拇指一样粗细,当然,蚂蚁们不会甘心被捉,它们反抗的精神至今都让三小子发怵,他手上与肩膀上到处都是蚂蚁咬后的痕迹,有几处甚至发了炎,红肿高大。
交易过后,农村到处都是土坑,我担心蚂蚁们被灭绝了,因此,我恨我怕我担心,但第二年春天,漫山遍野里,那些蚁卵们发育成熟长大,它们以凌厉的速度重新占据了属于自己的领地。
地球经历多少劫难,终究没有让蚂蚁们死绝,它们照样繁衍传承,生生不息。
这便是生命的伟大之处。
(节选自2024年第3期《湘江文艺》古保祥的《乡虫杂俎》)
古保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签约作家,作品散见于《莽原》《躬耕》《散文》《散文百家》《短篇小说》《清明》《大地文学》等杂志。著有长篇小说《世外逃缘》等,出版各类书籍40余部,有40余篇文章被用作高考或中考试题,作品曾获当代作家杯一等奖、中国青年作家文学奖、冰心文学奖、吴伯箫散文奖和首届《散文百家》全国优秀散文奖。
来源:《湘江文艺》
作者:古保祥
编辑:施文
本文链接:https://wenyi.rednet.cn/content/646843/56/14263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