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何处钟(中国画)黄永玉资料图片
手脚撇(中国画)黄永玉资料图片
玉簪花(中国画)黄永玉资料图片
李时珍先生随想(中国画)黄永玉资料图片
黄永玉新作展正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展览以“如此漫长,如此浓郁”为主题,出自黄永玉于1979年12月写下的文章《太阳下的风景——沈从文与我》。在文中,这八个字之后,还写有六个字“那么色彩斑斓”。这句话似乎是在说黄永玉自己,跨越一个世纪的生命,浓郁而色彩斑斓。
说是“新作”,因为黄永玉生前便在谋划筹办自己的百岁画展,为了向观众呈现与以往不同的绘画面貌,他专门精心创作了一批作品。“我的这些画是所有同行都没有见过的,我很认真地在做这件事。”这批黄永玉在晚年绘就的近160件新作均为首次展出,呈现了他在90岁后的创作思考和艺术追求。
黄永玉一生涉猎的艺术门类十分广泛,在中国画、版画、油画以及雕塑、陶瓷、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等领域都留下过精彩的作品。此次展出的这批中国画作品,最早的创作于2015年,最晚的作于2023年其去世前不久。虽然这些作品的创作时间跨度不大,但是数量众多,类型丰富,涵盖了古装人物、现代都市、花卉、生肖等各种题材。
“黄昏后当你在我怀中柔声歌唱,你知我心里有多少话要对你讲?”一进展厅便能看到的作品《小夜曲》,描绘了一对相互依偎着的青年男女手持藤蔓、摊开乐谱的情景。黄永玉的女儿黄黑妮介绍,这是父亲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创作的。“他在去医院的前一天还在画,因为不够满意,反复画了三张。”黄黑妮说,这首老歌是当年父亲在认识母亲时唱的歌曲,他还记得歌词是法国文豪雨果的诗。“父亲在病中还会播放这首曲子,边听边画,把当年和母亲在一起唱歌时的感觉都画出来了。”
90岁后的黄永玉,依然对身边的一切保持着好奇心与新鲜感。他对生活中的新事物细心观察,敏锐捕捉,无论是寓所里新种植的花卉宝莲灯,小区院子里的玉簪花,还是湖边自远方飞来的大雁,朋友送来的大龙虾,都成为他画中的主角。
展厅中,一批“摔跤”题材作品,用笔虽然简约,但却对摔跤手一招一式动作的抓取格外精准。揣、披、穿腿、躺刀、反夹颈摔、抱单臂摔……配合着线条的粗细变化和晕染,摔跤的动态被展现得生动鲜活。黄永玉觉得:“摔跤手朋友讲究人格规矩,时时刻刻锻炼中,骨骼筋肉碰撞中,没有取巧的可能,因而自自然然形成了自己的行规,光天化日之下爽朗的个性和风格。”
黄永玉是用线的高手。他于1961年创作的版画《春潮》,堪称经典。画面中,抛向鲨鱼的鱼叉后面,涌动着繁密而迅疾的细线,线条连绵不绝,呈现出强烈的艺术张力。这线,是黄永玉用木刻刀在木板上一刀一刀刻出来的,稳健扎实的功力可见一斑。黄永玉喜欢用白描的方式作画,他在97岁时创作的《李时珍先生随想》,不但精心描绘了想象中的李时珍形象,还在主体人物的周围,用墨线勾画出数十种植物、昆虫和药材,整幅画面被细若游丝的线条布满,繁而不乱,黑白韵致间充满视觉冲击力。
“我的半辈子是一刀一刀地铲,一笔一笔在画,后来,一个字一个字在写。”欣赏黄永玉的作品,不仅要看包罗万象的内容、恣肆挥洒的笔墨,还要仔细品读画中的题跋。他常用小楷在画中书写,字体工整严谨,丝毫未见衰老之象。这把年纪,用笔如此灵动、稳健,让人叹服。
“我这里茶叶还过得去,茶杯几年前打破了。你偏着嘴巴喝罢”“我九十八了,活该请您来万荷堂喝一杯”……少则十余字,多则数百字,更有如《宋元君到底想画啥图》这样的作品,画中题字多达上千字,仿佛一篇精彩的短文。这些文字处处透露着黄永玉独特的幽默。他曾说:“文学在我的生活里面是排在第一的,第二是雕塑,第三是木刻,第四才是绘画。”他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留在了画面中,与画面的内容相应和。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评价:“依然到处都是视觉惊艳和脑筋急转弯。满满的金句彰显黄氏幽默,带着乡土气息,搅拌着湖南人的霸蛮与灵泛。”细赏这些作品,我们不但可以了解其背后的故事,更能看到一位百岁老人对青春的回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这份冷静、睿智、风趣、幽默,汇聚成一个如此浓郁而斑斓的黄永玉。
“美,很易消逝,艺术的使命是挽留。”所以黄永玉用如此丰富的题材,如此稳健的用笔,如此有趣的题跋,为我们留下生活中的美好,也呈现出独属于他的那份美与智慧。
来源丨光明日报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南文联”
来源:湖南文联
作者:田呢
编辑:施文
本文链接:https://wenyi.rednet.cn/content/646841/50/14106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