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高质量地推进“中国简帛书法艺术研究与传播工程”,进一步明确理论卷编撰体例和具体分工。11月17日至19日,由湖南省文联、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共同举办的《中国简帛书法艺术研究》编辑工作会议在郴州召开。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鄢福初,湖南省文联党组成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倪文华,湖南省文联组织联络处处长肖双良,湖南美术出版社社长、总编辑黄啸,郴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刘丹,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名誉副主席王集,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吴萍,湖南省书协主席团成员、简帛书法委员会副主任黄晖,郴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曹辉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原副主任、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黄惇,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丛文俊,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原主任、《中国书法》杂志学术委员刘恒,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志平,苏州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毛秋瑾,山西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杨二斌,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晓光,湖南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波等专家出席。郴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刘丹致欢迎词,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
会议由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松长主持。陈松长首先介绍了“中国简帛书法艺术研究与传播工程”的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并对《中国简帛书法艺术大系》(十卷本)的编辑情况进行了说明。他认为,简帛书法理论是书法理论的“活水源头”,主动开展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简帛书法互鉴与比较研究,发出简帛书法研究的新声音,是中国简帛书法艺术研究与推广工程的当务之急。
倪文华对各位专家老师们表达了欢迎和感谢,他对“中国简帛书法艺术研究与传播工程”的开展、实施、落地等作了具体部署,并对推进这项工程在工作层面提了三点要求:一要用“两个结合”的新思想来彰显简帛书法研究与推广工程的时代性;二要用构建当代“简帛书法学”的新高度来考量简帛书法硏究与推广工程的艰巨性;三要用守正创新的科学方法来确保简帛书法硏究与推广工程的各项工作的系统性。
鄢福初在总结发言中强调:“中国简帛书法艺术研究与传播工程”是简帛书法研究的先行者、开拓者,也是对书法本体和书法美学研究非常必要的溯源,更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工作,需要从中华文明探源的高度、从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厚度、以书法艺术的角度来研究,将秦汉、两晋等时期的书法史料进一步系统化、学理化,把简帛书法放在整个中华民族文明史的进程中来研究考察。只有梳理好简帛书法这一千年文化遗存美学价值、艺术价值、学术价值,使之不断发扬光大,将书法历史的轴线向前延伸到秦汉,使书法演变的脉络的更清晰、更完整,才能为书法艺术增添时代的光辉,才能让书法艺术更稳健地走向未来,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华现代文明打上书法艺术的印记。
与会专家经过充分而热烈的讨论,明确了《中国简帛书法艺术研究》的编撰原则、编撰体例、具体分工、时间安排等工作。聘请了陈志平、毛秋瑾、杨二斌、王晓光、江波、崔树强担任执行主编,并对理论卷的编撰工作达成了共识,明确了分工,为后续编撰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提供了良好基础。会议期间,与会领导专家还参观了郴州市博物馆常设展,重点参观了郴州出土西晋简牍展厅,并进行了座谈,调阅了部分馆藏西晋及三国简牍原件。郴州苏仙桥十号古井出土的西晋木简,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大宗西晋简牍,共计909枚,涵盖了历史文献、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价值,对简帛书法艺术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来源:湖南文联
作者:施俊杰 匡正
编辑:施文
本文链接:https://wenyi.rednet.cn/content/646755/67/13288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