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新蕾正吐红
文/李石村
2017年仲秋,我在一本杂志见到了欧阳华丽一组散文,我一口气读完了这些文字,其中一篇《错失》尤得我心,文笔清新得如一面新开之鉴,如一脉润湿的春风。我的学生文字功夫锤打得有几分火候了,她文学路上的脚印明珠般深深浅浅在我眼前闪亮。
华丽是我的学生,初一时,头一篇作文批改完,我发现她那篇《我的家乡》写得很真很细,文句如涓涓细泉,在我的心里流淌。我想,这是棵好苗子。于是讲评时,以她的作文为范在全班朗读与推介。后来,组织学生参加了几次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她屡屡获奖。其中一篇《永恒的金匾》,获湖南省宣传部组织的“党在我心中”征文活动二等奖。《我要让爸爸妈妈唱响一曲尊老的歌》一文获国家级大赛一等奖。再后来,《退鞋》一文入刊上海《东方少年》杂志,《生活这样告诉我》参加《中学生》杂志社征文赛,荣获一等奖。当年,我与同学们课堂上讨论,聊天,找素材,然后各自动笔。写得有点模样的,还是华丽等几位学生。筛选出来,老师润润色,投出去,获奖的还是华丽。
再与华丽邂逅,她已结婚生子,脸上抹去了孩提的稚嫩,但仍堆着笑,写着希冀与灿烂。她手抱一小女孩,正呀呀学语。看得出,小日子过得蛮惬意。
“这些年看过些什么书?”我逗了逗小女孩,瞟了眼华丽,“还写作吗?”
“事杂,心也不静。看书,不入心。”
我有些茫然,觉得她只沉迷在小日子里了。
“那,也写过些什么东西吗?”
她迟疑了一下:“写了几篇,不长。”
她似乎觉得自己说漏了嘴,羞涩得笑了起来。
我要她抽空拿来给我看一看。她拿来了。我浏览了一遍,觉得她生活体验不深,文字也缺少穿透力。
“怎么样?”
“还可以。”我声气平和得如暖风。我知道,我这时的评价,或许给一棵幼苗添肥,然后疯长,或许将一棵幼苗掐死,然后枯萎。我说,幼时的兴趣,是人生成功的基石,别随意挪开。写作好比造房子,先要备料。我又说,要看些名著,看文学概论,看现代汉语,看成语词典。先打好文字底子,然后把笔尖探头般直插生活,文章的房子便建成了。
我在她的几篇文章里做了些眉批,“细细琢磨一下我的那些圈圈点点,自己再看一看,修改修改。”她眼睛一亮,如同眼前流泻的阳光。
这样地又过了几年。华丽到了我的寓所。她从包里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叠文稿,全是手抄。不用说,她的这些日子全沉到了书上,爬行在方格上。我从中捡出她的旧作《母亲的心愿》细细读了起来,事照旧是那些事,可绣花般写得该细腻处则细腻,感染人心。
“要得。我像跟着你妈妈到田头,到集市,到寮庄,到猪圈辛苦而又快乐地走了一回。”听了我的话,她像中了大奖般,几乎要蹦起来。
也就在这年,居然发生了一件让我咋舌的事情。正月里,她来看望我。谈话间我们聊到出了好几书的黄寒凉校长。
“黄校长的经历,就是一本耐读的厚书。”华丽一脸的惊讶与渴望。于是,我由我与黄校长达半个世纪的交往,说到他高考落榜,文革挨斗,含冤入狱,除名于教师队伍后干油漆工,做小工,扶犁耙,后来破格转为正式教师,再后来当宜章二中校长的漫漫人生。
四个月后,华丽给我奉上一摞书稿,标题《风雨人生路》,原型便是黄寒凉校长。
一部20余万字的小说,从听闻到成稿不足半年,岂不令我咋舌?长篇小说初稿完成后,她又用了一年的时间沉淀学习,然后才开始修改。在她的全心投入下,《风雨人生路》获得了郴州市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随后,华丽将心思投入了微小说的学习和创作当中。用她的话说,在学习中成长是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我把回忆的风筝拽回眼前。看完《错失》之后,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拨通了华丽的手机。华丽说起了最近创作和发表的微小说,更让我的心发面般酥松起来。
很快,她囊着一袋沉甸甸的文学收获款步叩开了湖南省作家协会的大门!
现在,她的200余篇微小说跻身到了《湖南文学》《湘江文艺》《芒种》《金山》《海燕》《小说月刊》等名声响亮的刊物里。多篇作品获国家级刊物奖次,并连年入选《中国当代文学选本》《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中国微型小说年选》等各类权威年度选本和各地语文试卷阅读试题。
她的微小说挥洒自如、游刃有余地描述着世态万象和人间百态,以文学之光折射出生活的万花筒。 如荣获“田工杯”一等奖的作品《安检门》,写不识字的老父亲,从农村来到城里,想为当局长的儿子家安一道安检门的故事。 篇幅精短,意蕴深刻、构思精妙。 《秘制小鱼干》则 以一道家常菜“秘制小鱼干”为道具,为读者揭示出腐败往往从不起眼的细节开始,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深刻主题。这样的情节,虽然没有爆棚的画面冲击力,却有着“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渗透力。
她尤其擅长通过描写日常生活中那些富有意味的“小”,小中见大,微中见情,真实再现“微人物”的“微生活”“微情感”“微世界”, 她的《完美爱人》着笔邓琳对丈夫的数落挑剔,反衬邓婕为色盲的丈夫所作“画的轮廓”着色,这种长久的默契搭配,不显山不露水地揭示了一个夫妻相处的深刻哲理,给读者一种踏溪缓涉水,舒爽入心怀的感觉。
华丽在写作角度力求新颖,叙事上也力求多样,就如营造一座小小园林,回廊曲桥,芭蕉粉墙,移步换景,妙趣横生。其文字,如深林幽泉,清纯透亮;如鸣谷山涧,起伏跳荡。其情节,如仄仄山径,或直或曲,峰回路转,陡然笔锋一转,戛然而止,花明柳暗。其题旨,隐于轻轻松松的文字的或素描或彩绘中,如同匿于稠叶中的红橙,耐你去寻觅,又如同衔于嘴里的槟榔,耐你去咀嚼。殊知,那题旨越是经得起寻觅,经得起组嚼,才见得构思行文技艺的高深。
最近,华丽以斐然的创作成绩顺利加入了中国作协。这是中国文人写作者的理想殿堂和崇高追求。这枝巍巍骑岭的厚土孕育的文学新蕾正灿然绽放,辽阔的文学天地期待她张开鹰眼去捕捉创作的灵感,点亮探灯去映照文学的远路,一路心血一路快乐地去收获一串串硕大的文学果实!
李石村,男,1950年生,湖南省宜章人。国家中学语文教科学会会员,湖南诗词学会会员,郴州作协会员,宜章诗协与作协会员,宜章文史委常务理事,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于各类纸刊与平台上稿二百余篇。多篇获奖。2017参加中华情散文赛“师生情缘”一文获金奖。有散文集《根》《山径弯弯》。
来源:红网
作者:李石村
编辑:施文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enyi.rednet.cn/content/646755/50/13265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