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敬知己 热舞为国歌
——谈谈民族舞剧《热血当歌》的创新表达
文/朱敏
磅礴宏大的叙事背景,为国而歌的爱国情怀,穿越百年的青春对话,热血沸腾的舞蹈演绎……大型民族舞剧《热血当歌》自2021年首演以来好评如潮,却未曾止步,三年来不断打磨提升,带领观众穿越历史,去感受最热血的青春,去触摸最温暖的感动。
《热血当歌》用舞蹈语汇演绎“热血斗士”田汉、聂耳、安娥的人生抉择和精神追求,“讲述”他们用文艺为劳苦大众和抗日救亡发声,最终创作出《义勇军进行曲》,唤起人们为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自由、解放而奋起抗争的故事。
一部宏大主题、红色基因的舞剧,如何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产生直抵人心的情感共鸣和艺术感染力?笔者从音乐风格、舞蹈设计、电影质感等方面出发,谈谈该剧的创新表达和魅力所在。
多元的音乐风格,拓宽舞剧的表现力
《热血当歌》不只是一支舞蹈,更有着多元音乐风格,既配合剧情讲述故事,抒发情绪,也帮助观众理解舞剧内涵,拓宽舞剧表现力。
作为剧集核心人物之一的田汉是一名革命艺术家,有着传奇的人生经历,包括四段感情。常规舞剧往往会在这些方面渲染着墨,但《热血当歌》反向思维,通过音乐桥段呈现田汉不同的人生阶段,删繁就简的同时,也能让观众快速深入了解这名艺术家。
全剧以巧妙地串连起田汉创作的《卡门》《四季歌》《扬子江的暴风雨》等一系列音乐作品,巧妙化用《卖报歌》,最终推出恢宏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台上台下、演员观众在整个剧场空间融合,齐声高唱国歌,超越了舞剧和现实的藩篱。
《热血当歌》善于以地域特色文化音乐元素把控剧情节奏。该剧作曲家杜鸣是湖南人,他特别为湖南人田汉设计了湘剧高腔和长沙弹词,表现田汉执著、热血、激情的铮铮男儿形象。在上海闯荡时,《夜上海》《卖报歌》和充满“海派”气质的背景音乐,处处显露故事的地域性。“九·一八”事变爆发,在《松花江上》的歌声中,无数东北的父老乡亲在流离失所。《四季歌》配上曲中曲《苏州评弹》,则描述了上海滩醉生梦死的生活况态。
剧中很多音乐兼具戏剧表达和人物内心的情感描绘。开场的《卡门》,音乐热烈奔放,象征自由女性的呐喊。田汉与安娥在街头约会,配乐动听美好,满是爱情的甜蜜。田汉追忆聂耳时,音乐悲痛伤感,皆是痛失战友的神伤。同一曲《卖报歌》,从小报童出场时的轻松欢快,到牺牲时的沉重阻滞,在不同的情境下有着迥然不同的效果。
剧集的最后,《大路歌》《毕业歌》《女性的呐喊》《铁蹄下的歌女》《回春之曲》《渔光曲》……大幕背景投影字体与音乐旋律叠加贯串,《风云儿女》定格其中,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正是这部影片中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歌曲旋律的布局递进,将田汉内心的压抑与愤慨全方位展现,令观众潸然泪下,又激荡着满腔爱国热情。
通过多元的音乐,《热血当歌》让观众沉浸其中,随着舞剧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一起,体会英雄人物酣畅淋漓的人生故事。
丰富的舞蹈设计,立起舞剧的精气神
作为一部民族舞剧,《热血当歌》有着丰富鲜明的舞蹈呈现,将象征性与写意性相结合,彰显身体语言的强烈艺术张力。
提琴是聂耳“音乐家”身份的象征,在剧中手持一柄琴弓来表示。这样处理非常高明,既能让观众明白角色定位,又不影响他在舞剧中随时起舞。《四季歌》群舞在之前的演绎中,是舞者怀抱琵琶起舞,现在的版本则更像在水边浣纱,以乐景衬哀情,既表达了中心思想,也致敬了《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渔光曲》舞段。
田汉与安娥约会时,八位舞者两两一组倚靠在路灯的灯柱旁,只用简单的造型变化就勾织出“优美的夜色”。该剧还演出了一幕诙谐的小喜剧,借助一扇门板和两个“工具人”,表现聂耳和小报童与“包租婆”的斗智斗勇,既让人为聂耳的“苦中作乐”忍俊不禁,也渲染了聂耳与小报童的关系递进,为后来小报童的报信牺牲埋下伏笔。
这种借用简易工具虚拟复杂场景的舞蹈呈现,总让我想起表现阿炳和《二泉映月》的舞剧,那把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成的二胡,着实让编导大伤脑筋。而《热血当歌》“以象见意”的舞蹈设计,与传统戏剧中“三四人千军万马,六七步万水千山”有异曲同工之妙。
该剧的独舞、二人舞、三人舞、四人舞及营造氛围的群舞,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当田汉眼看南国社被查封,剧社成员被迫害,用一段极富个人色彩的独舞,表达内心的痛苦与愤怒;当田汉与安娥在街头约会,从肢体缠绕的“惺惺相惜”到自由奔放的“怦然心动”,二人深情对望、恣意追逐,表现缠绵悱恻的甜蜜爱恋;当田汉、聂耳、安娥三人共同创作《扬子江的暴风雨》,舞步激昂铿锵,展现出革命青年敢于斗争、视死如归的精神;而当小报童为了掩护三人被特务枪杀,那段饱含回忆的四人舞,伴随着小报童倒行离去的逆舞动,一步一步揪着聂耳、田汉、安娥的心,也牵扯着观众的泪腺。
《热血当歌》的舞蹈对比设计很有创意,给人独到的审美体验:一是前进与后退的对比。小报童出场那一幕,田汉、安娥等大步前行,其他未觉醒的民众则随着国家的沉沦“退奔”,隐喻主角思想的进步性和先锋性;二是反抗与沉沦的对比。《卡门》中鲜红装扮的舞者,舞姿充满反抗力量,而《四季歌》中绿旗袍的舞者嘤嘤咛咛,伴随着轰炸机的掠影,强化了灯红酒绿掩盖下“寒气逼人”的社会氛围。
高级的电影质感,绽放舞剧的生命力
田汉是中国现代戏剧三大奠基人之一,一生优秀剧作颇丰。舞剧《热血当歌》借用电影当代先锋派技法表现,创新运用“戏中戏”套层结构、“平行时空”和“共时对立”结构展开剧情,贴近现代审美,颇具电影质感,将观众对舞剧舞台的想象无限延伸。
该剧选择《卡门》《四季歌》《扬子江的暴风雨》和《义勇军进行曲》作为“戏中戏”加以表现,呈现出田汉创作思想的人生进阶,也形成了舞剧独特的创作追求和形态。
《热血当歌》大胆运用电影式镜头,营造出具有多重语意的舞台空间具象。开场一幕,右上部位的田汉独舞与左下部分观众坐席的入场,构成了平行时空结构。《卡门》戏中戏一幕,观众坐席的正反两面,一面是安娥等一群热情观众的真心欢喜,一面是包参事一人冷眼旁观后的虚假掌声,则形成了共时对立结构。舞剧中恰当的留白,在给观众审美信息的同时,又赋予其自由想象的空间。
该剧突破传统舞美设计,灵活运用舞台背景屏,通过媒体互动影像技术,让观众更有沉浸式观感。如在讲述“九·一八”事变的舞段里,巧妙地在投影中添加放大后的报纸,让观众清晰看到投影中报纸的质感和肌理,从而完成人与影像间的良性互动。报童分发的报纸被众人拼接到一起,上面的字样简明清晰地交代了故事进展。
这些具有时代特色的收音机、报纸、演出海报、电影画面等元素,点缀了舞台,烘托了气氛,交代了剧情,成为该剧的一大亮点。
青春敬知己,热舞为国歌。舞剧《热血当歌》历经三年打磨,演员们将红色精神外化于行、内化于心,每一次表演都是一次热血的燃烧。作为“国歌”题材在舞台上的大胆创新,该剧构建起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让观众们感受到浓厚的家国情怀,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来源:红网
作者:朱敏
编辑:施文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enyi.rednet.cn/content/646749/74/12705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