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艺评丨《幸福向北》:用诗意歌唱擦亮城市的名片
2023-05-12 12:11:28 字号:

艺评丨《幸福向北》:用诗意歌唱擦亮城市的名片

用诗意歌唱擦亮城市的名片

——评城市歌曲《幸福向北》

文/肖舞 姚佑儒

“幸福向北,湘绣美啊,缕缕丝线永远的牵挂……” 去年9月以来,由诗人李亚雄作词、青年作曲家李亮华作曲、知名歌手罗琳联手“智造”的城市歌曲《幸福向北》,一直在各大新媒体平台与活动场所热播,其清新脱俗的品格与满满诗意的歌唱,音乐与城市的彼此滋养、双向奔赴,引发广大市民的关注与共情,纷纷称其为“最亲切的开福好声音”“一幅绘影绘声的城市音乐地图”,超有代入感。

近年来,“一座城市一首歌”几乎成了各地文旅高速发展的标配与刚需,陆续推出各种形态的城市歌曲,企图用音乐擦亮城市的名片,表面上呈现一派欣欣向荣之气象,但实质上绝大多数是“飞蛾扑火”,热闹一番后销声匿迹,真正唱响且留下来的寥若晨星。而歌曲《幸福向北》就是一颗闪耀的晨星,从词作立意到落笔抒写、从音乐元素的萃取到作曲技法的运用,从演唱风格的多元到思想情感的表达,均透射出一种特质性音乐审美形态与创新性音乐审美思维、高层次音乐审美功效,表达了城市发展新成就和精神新风貌,展现了城市的独特魅力。

人常说“题好一半文”,在当下这个万歌飘扬的时代,歌曲标题的成功选取至关重要。歌曲《幸福向北》的标题区区四字,可生动精炼,内涵丰富,宛如楔子一样介入现实、观照现实、贴近现实,以“四两拨千斤”的笔触书写城市主题、抒发“大我”情怀。在宏观上,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中观上,省会长沙连续十五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闻名全国;微观上,开福区座落于长沙北部,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具有“开启幸福的地方”之美称。从这三个层次不难看出,标题“幸福向北”的立意高远,思想站位高,现代意味浓,不仅在星城具体的地理位置上具有精确引导效应,而且在市民安居乐业、精神价值追求上发挥着战略引领作用。作为城市歌曲,它在一定程度上迸发出与“政府宣言”同等当量的“政”能量与正能量。

“走在星光下,感叹三千年的繁华……”主歌在标题的“导航”下,顺水推舟般自然地进入“深描”阶段,以四个“走”字凌空起舞构建全篇,以“点—线—面—体”四度递进式地展开书写,全篇构思精巧,形象生动,既具体到位又美不胜收。具体来讲,“点”即从主歌第一段“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单衣素纱、瑰丽鲜艳帛画”伊始,到第二段“湘江的堤坝、荷花、红日、晚霞”,再到第三段“捞刀河的划船、三国关公传说、清水塘的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暨毛泽东杨开慧旧居”及“中国V谷”马栏山(长沙)视频文创产业园及中国“湘绣之乡”的“湘绣美”“老街长”等, 每段都有跨时空的意象组合即开福区独异的地标与名胜、民俗与风景。“线”即从“走在星光下,感叹三千年的繁华”到“走进千万家,惊叹这些年的变化”,再到“走过了春秋冬夏”“走遍了海角天涯”,由大到小、由远到近、由古到今、由外及里,既有清晰的逻辑顺序又有抛物线式的跳跃美感,更有相互之间的强烈对比。“面”即主歌的每一段加副歌,均从不同的视角与维度构成了一个独立的面向。比如主歌第一段展现的是以湖南博物院与湘绣为代表的“三千年的繁华”,加上副歌的“长长老街”,彰显的是开福区璀璨的历史之美、古色之美;第二段展现的是以湘江畔和荷花为代表的“近些年的变化”,彰显的是开福区现代的生态之美、绿色之美;第三段展现的是以节日划船、关公传奇和清水塘革命火种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彰显的是开福区历久弥新的精神之美、红色之美;第四段展现的是以伟人步伐和马栏山为代表的文创高地、电视湘军,彰显的是开福区激荡生命的活力之美、文明之美。“体”即由“点上开花”到“线上成景”再到“面上成像”,最终建构起一个立体多维的“小宇宙”即富饶美丽幸福的新开福,展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福实践”的丰硕成果与壮阔前景。

歌词是语言的艺术。如果说这首歌词标题是“龙睛”,那么主体部分是“虎背”,不但篇幅长、内容足,而且语言风格与结构形式实现了新的突破,凸显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与较强的创新主体意识。首先是歌词篇幅上,为了全面而深度展现开福区的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美誉度,灵活应变,即使不包括标点符号也有约230个字的篇幅,在一定程度上大大超越了常规的约100字歌词。其次是语言风格上,主歌第一、二段和副歌,是正儿八经的歌词语言,既注重思维逻辑的晓畅又注重前后两段在语义、字数、对仗、句式结构等方面的统一;所谓的主歌第三、四段,采用的是散文诗化的语言,以语速较快的RAP形式呈现,与主歌第一、二段形成显著的区别与强烈的对比。既突出了歌词主体的重点又使人不觉得冗长与累赘。其三是语汇的表达上,既新鲜又生动、俊秀,富有诗意与雅趣,尤其擅长运用动词、叠词,将很多本来在感官上相当僵硬的名词“软化”“美化”“动态化”。比如“湘江茵茵堤坝,荷花灼灼其华。红日曼舞,摇曳晚霞”“湘绣美啊,缕缕丝线永远的牵挂”“老街长啊, 悠悠古韵梦想在发芽”等,化静止为律动,融情入境,可谓格高韵雅、美轮美奂。

概言之,整首歌词不仅“言值高”,意境深邃,含有“湘江北去”之哲思基因,更是展现了“手可摘星辰”的星城北部的“高颜值”与高质量发展。

音乐是歌词的隐形翅膀。《幸福向北》这首歌的音乐,无论是作曲还是演唱均颇具专业水准,为歌词插上了一双强有力的翅膀。尤为值得肯定的“亮点”是:主歌第一、二段的音乐风格清新、脱俗,旋律流畅、欢快,“悦”耳系数高,与词作吻合度高,具有水乳交融的自然谐和之大美,声入人心。同时,主歌第三、四段的音乐采用RAP即有节奏地说话的特殊歌唱形式,对散文诗式的统一押韵的歌词进行快速地表达,还辅以数句华彩的传统戏曲唱段,可谓“湘”当地道,“京”味绕梁,令人耳目一新、倍感亲切。

基于斯,让我们不妨换一种方式,跟着歌曲《幸福向北》这幅醉美的城市“音乐地图”去开福区打卡、探秘吧!

肖舞,中国音协、中国评协、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湖南省评协理事兼音乐评论委员会副会长,长沙市音协副主席,湖南省文艺人才“三百工程”首批入选者,长沙师范学院特聘教师等。

来源:红网

作者:肖舞 姚佑儒

编辑:施文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