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山巍峨
文丨李辉武
《铁山不语自巍峨》终于与观众见面了,这是一部关于第二届湖南省文学艺术终身奖得主黄铁山先生的专题短片。这部短片虽然只有短短6分钟,但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黄铁山先生重要艺术成就的窗口。这部专题片采用了一个巧妙的结构,在画外音解说黄铁山先生重要的艺术经历的过程中,不失时机的插入了他亲切自然的自述。其巧妙之处在于这几段简短的自述促成了叙述内容的转折推进,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突出了黄铁山先生在艺术创作、艺术管理,以及推动中国水彩画事业发展和湖南美术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卓越贡献,给观众留下了清晰的印象。全片节奏舒缓流畅,浑然一体,尽显专业水准。从容精炼的解说词,清新优雅的配乐,考究的镜头语言,每一帧都有出处,特别是有黄铁山先生的亲自参与,必将成为日后研究中国水彩画在这一阶段的发展和黄铁山先生个人艺术成就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我以为,这部专题片清晰地向观众传达出三个层次的重要信息,简略地勾画出黄铁山先生终身成就的轮廓。其一,黄铁山先生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第一代艺术家,他的艺术足迹随着国家的发展进步,遍布了大江南北、世界各地。他的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充满了时代气息的代表作品留存,他每一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又有一种独特的审美气息一以贯之。这些信息从“我今年85岁了”“15岁开始拿起水彩画笔”,以及每一帧不同时期作品中可以解读出来。其二,黄铁山先生倾向于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审美追求。他在自述中说,“如何能够真正地深入到人民生活中间,是非常重要的”。他表示,要跟农民一起劳动,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才能创作出鲜活的作品。这是发自内心地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真正的人民艺术家。然而,从其作品面貌可见其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浪漫主义情怀结合的风格塑造与美学追求。他“画韶山画了60余年”,画笔下早已不仅是韶山冲那一片风景,更是那一处精神世界里神圣化的视觉图符。这应该就是85岁的黄铁山先生艺术长青的谜底!其三,黄铁山先生是中国水彩画的学术带头人,深刻影响了新世纪以来中国水彩画事业的发展。1999年是中国水彩画史上的重要时间节点,在这一年举办的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上,水彩水粉画设立了独立展区,也是从这一届开始,全国水彩画作者的创作热情和参展获奖概率大幅度提升,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水彩画事业的发展。正如黄铁山先生在自述中提到的,1985年在济南召开的第四届中国美术家代表大会上,他与古元、李剑晨、沈柔坚、阳太阳等老先生提议举办全国水彩画展览,1999年设立水彩水粉独立展区这一举措也得益于他和一批老水彩画家的呼吁与推动。2005年百年中国水彩画展览成功举办,这一项具有正本清源,梳理中国百年水彩画史的大展,正是黄铁山先生在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主任的任上举办,意义非凡。时至今日,黄铁山先生不仅保持了旺盛的艺术创造力,还依然关心中国水彩画事业的发展。黄铁山先生曾长期担任湖南省文艺界的领导职务,对湖南文艺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对湖南美术事业的发展推动更是作出了杰出贡献。这三层信息,让巍峨铁山跃然眼前!
这部专题片以《铁山不语自巍峨》为题,正应了片中黄铁山先生那样举重若轻、从容自若的自述,不过,尽管如此,却掩藏不住站立在他身后的中国水彩画界、湖南文艺界无数后辈对他的崇高敬意,以及无数人民群众对他作品的喜爱和追捧。由此可见,第二届湖南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的评定既有一种树立,又是一种回归。回归于顺乎民心,铁山不语,树立于以人民为中心,铁山巍峨!
来源:湖南文联
作者:李辉武
编辑:施文
本文链接:https://wenyi.rednet.cn/content/646742/65/12972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