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13日讯(记者 袁思蕾 通讯员 唐远)在湖南、广西、贵州毗邻地区,流传着这样的一种风俗:晚饭后,男青年三五成群地拿着风雨灯或电筒、格以琴、侗族琵琶或侗笛,一面唱歌,一面吹奏乐器,到外姓寨子去找姑娘们攀谈。
这种名为“走寨坐妹”的风俗,是侗族男女青年之间交往的一种方式,侗族的姑娘和小伙通过这种方式相识、相知、相爱。
这样特别又有趣的少数民族风俗,正在湖南省歌舞剧院一群艺术工作者的努力下,以群舞形式让更多人知晓。
由湖南省歌舞剧院创排的群舞《侗·情》演出团队将于今天启程赶赴内蒙古鄂尔多斯,参加正在进行的第十四届全国舞蹈展演。
全国舞蹈展演是舞蹈领域的国家级艺术盛会。近40年来已举办13届。本次展演共收到报送的860个舞蹈节目和36部舞剧、舞蹈诗,经过专家遴选,最终选出70个优秀舞蹈节目和13部舞剧、舞蹈诗参加展演,而《侗·情》正是其中之一。
“我们是七十分之一,很高兴、也很荣幸参加这次展演。”湖南省舞蹈家协会主席、湖南省歌舞剧院董事长杨霞介绍,以往,湖南在舞蹈创作领域,以创作土家族、苗族、瑶族舞蹈居多,专门体现侗族文化、展现侗族人民情感的舞蹈作品较少。而这一次,湖南省歌舞剧院的年轻编导团队通过深入怀化通道侗寨采风,将侗族的特色文化挖掘出来,并以舞蹈形式展现出来,“希望通过这个舞蹈,能让更多人了解湖南通道的侗族文化,了解侗族男女美好的生活。”
约6分钟的群舞《侗·情》,包含了许多侗族元素。多耶、侗帕、侗锦、侗琵琶、侗族小歌……张川、危婉、何君等主创团队成员通过深入侗寨采风、查找资料、请教专家等方式,将侗族元素融合,以舞蹈形式描摹侗族男女的生活场景,并进行艺术再创造,通过小细节的刻画和大场面的烘托来展现侗族人民的浪漫爱情。
据了解,群舞《侗·情》将在第十四届全国舞蹈展演上进行两场演出,并参加现场答辩,与专家面对面地进行一对一业务研讨。“这意味着,我们的编导不能演完了事,而是要对侗族文化和民俗、舞蹈知识等有充分的了解,这对于提高编导团队的水平、舞蹈艺术高质量发展很有意义。”杨霞说。
来源:红网
作者:袁思蕾
编辑:施文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enyi.rednet.cn/content/646741/57/12860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