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诗歌世界丨李玫瑰:浏阳烟花,唯美了岁月和天空
2022-06-08 10:22:39 字号:

诗歌世界丨李玫瑰:浏阳烟花,唯美了岁月和天空

微信图片_20180625085859.jpg

新年烟花汇演在迪拜_副本.jpg

浏阳烟花,唯美了岁月和天空(组诗)


写给第一枚花炮

你的问世是一个奇迹

传说中,唐朝人李畋将火硝塞入竹筒

投入火中的那一刻

已被历史定格。这看似

不经意的一个决定

隐含了一个烟花满天的奇思妙想

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个举动

改写了冰冷而单调的夜空


传说虽然没有史书确凿

但剥开那口口相传的神秘

仍能看到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

没有山魈的作祟

何来这开启新纪元般的第一声炮响?

没有丑的诱因,哪有

这么美的烟花诞生?


毫无疑问,你在火中

猝然爆响的那一刻

已然领舞了一场永不谢幕的

空中歌舞秀,歌也动听

舞也曼妙

一千四百年了,全世界的人们

一直在仰望

一直在聆听,一直

深深沉迷于其中


浏阳烟花,惊艳了摩纳哥的天空

那一晚,摩纳哥的夜空

仿佛一幅巨大的宣纸铺开,浏阳烟花

仿佛彩色的墨汁,在炸裂,在流动

行云流水之间,一幅又一幅风格独特的大写意

横空出世。仿佛一群身怀绝技的飞天

每一朵烟花腾空的动作

都那么从容,每一朵烟花变幻的姿态

都那么新颖,它们用燃烧自己的方式

舞出了独属于中国的

东方神韵。那一晚

整个摩纳哥睁大了惊喜的眼睛

那一晚,整个世界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

浏阳烟花,就是要这样与众不同

就是要这样不同凡响

而谈起烟花的研制与创新过程

谈起严寒与酷暑中的付出与艰辛

参赛与燃放公关小组组长黎仲畦

总是那么轻描淡写。谈起1986年

那个夜晚的成功,他总是说:

这是团队潜心合作的结晶。仿佛

他只是浏阳烟花里

一朵羞涩的花瓣


在一首宋词里,与旷世烟花相遇

每次读到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满天烟花便盛放开来

千朵,万朵,花瓣纷飞,似星星

如细雨,缤纷在纸上,在脑海里

在南宋的元宵之夜。一首传世的宋词

仿佛一架时空机,一次次载我

返回到狂欢的人群里

看夜空如一座繁盛的花园

听凤箫声与笑声混合成的交响

我的欢乐与身边的先民

一样多,我的幸福

与璀璨的烟花一样稠密

虚无而唯美的烟花啊,在那个遥远的元夕

在一首宋词里

成为一个民族共同的记忆


浏阳花炮家族史

“盖湘省鞭爆之制造,始于唐

盛于宋,发源于浏阳也”

从“花炮祖师”李畋手握第一枚花炮开始

浏阳花炮便如一挂

生生不息的鞭炮,日益发展壮大

北宋大量生产卷纸烟花

南宋盛行架子烟花

清雍正元年,浏阳花炮成为朝廷贡品

“十家九爆”,心灵手巧的浏阳人

在作坊里埋头扯筒、褙筒、洗筒、腰筒

上盘、钻引线、插孔、轧引颈……

七十二道工序

每一道,都马虎不得

每一道,都是关乎美的精心创造

而节日的夜空,怎能没有

烟花来宣泄喜悦渲染气氛?在新的时代

“中国烟花之乡”浏阳,早已捧出

安全无公害的无烟烟花,冷光烟花……

早已走向遥控点火

电脑编程操控……

新的科技,新的产品,层出不穷

为了星空的美丽,一代又一代浏阳人

献出了他们红土般朴素的一生


除夕夜,花炮在抒情

童年除夕夜,最难忘的

还是花炮齐放的那一刻

各色花炮从各家院落起飞

在空中完成最美的祈愿

最彻底的抒情。每当这时候

父亲和他的花炮,总要登台参演

他像一个魔术师,用麻秸秆

点燃引线,“满地黄金”开出满地的金花

“太平花”喷出碎银般的花瓣

二踢脚大吼一声,冲上云天

而小鞭炮那绵密不绝的火花和脆响

像一首遥远的童谣在吟唱。第二天早上

男孩子们穿戴一新

推开院门,在满地红色的碎屑中寻找

肚子里仍有火硝的鞭炮

他们低着头,慢慢踱着步,仿佛

在搜寻宝石。整个正月

他们会时不时地从鼓鼓囊囊的口袋里

掏出一枚小鞭炮

让它发出清脆的一声巨响

啊,童年的口袋里

装满了花炮的余音

QQ图片20220402113126.jpg

李玫瑰,原名李美青,生于1976年9 月,山西省原平市人。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有诗歌作品在《星星》《草原》《黄河》《草堂》《诗潮》《天天诗历》《延河诗歌特刊》《诗歌月刊》《鸭绿江》《五台山》《汾河》《散文诗》《天津诗人》《上海诗人》《北方文学》等刊物发表,有诗歌作品在全国征文比赛中获奖。

微信图片_20180625085849.jpg

来源:红网

作者:李玫瑰

编辑:施文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