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东的沙画艺术传奇
刘永东,湖南省文联委员、湖南省沙画艺术协会主席、湖南信息学院沙画首席专家与客座教授、文旅部沙画等级考试首席专家、丝绸之路城市联盟沙画艺术国际交流中心专家,是我国沙画艺术功勋人物获得者、著名沙画艺术家、中国沙画艺术奠基人之一,组织编撰我国第一套全年龄段沙画教材——《舞沙成画》。
一、苦难是人生的一所最好大学
刘永东出生于新化县洋溪镇白地村,他的出生给这个原本生活窘迫的家庭,增添了欢乐,也增添了新的苦愁。作为来到这个家庭的第三个孩子,他上有哥哥、姐姐,加上父母一家五口,母亲常年身体不好,只能做一些家务,全家的生活重担都压在父亲的肩上。父亲在当地一家电石厂上班,除了工作艰苦之外,微薄的工薪根本不能保障一家人的日常开销。起初,勤劳的父亲还能靠着自己的手艺,在下班后,帮别人安装地板,搞点装修,挣来一些外快填补家用。随着父亲下岗,家庭的主要生活来源一下子没了着落。刘永东七岁时,全家迫于生计,迁到了冷水江。此时,他与哥哥同上一个美术培训学校。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面对家庭的变故,他们没有选择退缩,懂事的三兄妹经常利用课余和假期来到父亲打零工的工地,帮忙担沙子、搬瓷砖、搅拌水泥。再后来,就是到矿山当上了干着更加苦累的“小矿工”,以减轻父亲的劳动强度,增加家庭的收入。他们的童年过早地在汗水里度过。
刘永东从小身体瘦弱,但性格内向的他,打小就有一股子韧劲。他一边跟着哥哥、姐姐,帮着父亲拼命干活挣钱,一边刻苦努力学习,从不因为身体的劳累而放松学习。他始终怀揣着一个梦,要靠自己的打拼改变自己将来的命运。最终他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高中。他从骨子里喜欢美术,为了尽早圆梦,在家庭条件极其艰难、窘迫的情况下,仍矢志不渝,坚持不懈地四处拜师求艺,他先后到过北京、武汉、广州、天津等大城市求学,这些高楼鳞次栉比的繁华都市,在其他的山里少年眼里,或许是令人心动神往的风景,但对于他来说,却是一次又一次的追梦苦旅!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通过复读,刘永东以超过重点本科的分数线,考入了大湘西一所本科院校。从资水河边来到沅水岸边,翻过了一座雪峰山,也翻过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座大山。
二、缘分是一本书,翻得不经意会错过,读得太认真会流泪
2003年9月,对于还未满20岁的刘永东来说是幸运的,也是纠结的。他面临的是一次新的开头,同样也面临了一次新的窘迫。通过多年的努力,能够顺利考上大学,是许多人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但对于一直生活拮据,甚至可以说穷困潦倒的山区家庭来说,刘永东此刻的幸福是痛苦的。当时学校每年学费是8000元,他怀里揣着父母东拼西凑借来的皱皱巴巴的2000元钱,硬着头皮赶到学校报名。好在诚实是刘永东一贯的优良品质,他怯怯地找到了当时美术系的一位领导,如实陈述了家庭的实际困难情况,在征得学校领导同意后,得到了“先上车后买票”的特殊照顾,在交了一小部分学费后,领取到了简单的学习、生活用品,总算住进了学生宿舍。他暗下决心,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学费尽快补齐交足。他不等不靠,也没有地方可等可靠,他利用课余时间约上同样有生活困难的同学,跑去副食批发市场进了一些零食,在下晚自习后逐个寝室推销,然后,又去发传单、做兼职,还拿上自己的“作品”,晚上在五溪文化广场摆地摊卖画。他调侃自己是在勤工俭学。
也许是父亲基因里的勤劳遗传给了他,他手脚勤快,脑子灵活,而且有一股子说干就干的韧劲,想到自己是学美术的,小时候也上过各种美术培训班,为什么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也办一个培训班呢?这样不是又能自己挣到钱又能服务于他人吗?于是,他又是找到同学,以每月130元的租金在学校图书馆的鱼塘边,租下了当地西牛村的一处闲置民房,办起了画室。从最初的1个学生,到后来的26个学生,再到50多个学生,从几乎放弃到收到第一桶金600元,这便是他最初的简陋画室“湘西缘”。正是应了那句老话,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就这样,刘永东一步一个脚印,白手起家,在大学期间开办了自己的个人画展,出版了自己作品集。自2006年开办第一家分校开始,到拥有怀化体育中心校区、怀化顺天校区、怀化河西校区、怀化城东校区、中方校区、长沙校区等直营校和合作校80余所,学生上万名,成就西南地区最大规模民办艺术教育集团。当很多大学同学还在为找工作发愁时,刘永东已经有了初步的事业,大四那年买了第一套房,成为在校大学生买车、买房的优秀创业典型,在钓鱼台国宾馆作为优秀代表发言。对此,刘永东总是心存感恩,他经常说:“我需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其实,他最当感谢的还是这份与大湘西怀化的缘分,朴实无华,水乳相融。
刘永东自主创业的同时积极开展各种公益活动,累计向贫困学生和社会捐款80余万元。积极参与党群活动,并作为市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三、舞沙成画,绘就灿烂人生
刘永东大学期间就开始迷恋沙画艺术。2018年,作为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佼佼者,刘永东心中又有了一个更美好的梦。出于对美术的挚爱,他沉寂多年的画家梦再一次萌发,“一沙一世界,一画一天堂”的沙画,让他深深着迷!沙画是集绘画、文学、表演、音乐等于一体的新的艺术形式。沙画艺术的多元化表达呈现,让刘永东深藏骨髓里的审美认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不管是哪样,我都可以做到很专业的程度”,这是刘永东的态度,也是他的决心!他从大湘西出发,来到星城长沙。自2018年至今4年多以来,刘永东潜心研究沙画,推广沙画,秉承“厚德博学,唯实求新”的精神,踏雪有迹、抓铁有痕,在沙画创作艺术的求索与践行当中,取得了斐然成就和巨大成功!一扬一撒,一抹一勾,一丢一拍,在这个光影交织的沙台上,一掬掬细沙通过他灵巧的妙手,人物栩栩如生,风景气象万千。他用沙画缅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卓越丰功;他用沙画讴歌白衣天使的无畏逆行;他用沙画讲述乡村振兴、祖国昌盛、人民安康、一带一路新时代中国故事。他用紧贴着地气的呼吸、心跳、血肉灵魂,垒沙成丘、堆沙成塔。抵达到一种艺术高度和精神高度!尽管沙画作品是一种“流动的艺术”,并不像其他美术作品便于收藏,但时间才是最里手的收藏家。时间才是真正的博物馆。亦如沙漏之器,从我们手中流逝的是时光的刻度,而被我们紧紧握住的才是岁月的温度!所谓须臾之亘古、瞬间之永恒。有的人不等风吹自己就倒了,可有的人死了几千年人还在纪念他,想着他,这就是品格的力量,我们从这里寻找到了心中的图画。刘永东正在用一把沙子创造奇迹。
刘永东的沙画艺术得到了外国元首和有关领导、专家的高度认可。他在北京一带一路、北京冬奥会倒计时一百天、中央电视台母亲水窖大型公益晚会、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上现场表演沙画,是袁隆平院士沙画创作者与90华诞沙画现场表演嘉宾,在中央、省、市演出和主题沙画创作上百次。
刘永东创作的抗疫作品《祖国不会忘记——逆行白衣战士》,被新华社、人民网、人民视频、学习强国、湖南红网、湖南都市、梨视频等全国几十家媒体报道、转载,点击播放量达到6.3亿次,影响巨大,得到中国文联以及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
刘永东在不断追求沙画艺术的同时积极开展社会公益行动、公益演出活动,不仅用作品感动人,还对抗疫工作人员开展慰问与捐款捐物行动。
在沙画艺术上,刘永东积极开展公益沙画讲座、培训等活动,普及和推广沙画艺术,在各中小学开展沙画艺术进校园活动,助推新美育教育的发展。目前仅湖南长沙就有40余所小学开设沙画课程,同时在湖南信息学院、长沙师范学院、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高等院校与职业院校率先开设沙画课程,开展选修课程普及,积极推动沙画专业的建设,为广大高校学生开拓新的就业蓝海渠道。公益培训长沙、娄底、怀化、湘潭、衡阳、邵阳等地师资队伍300余名,编撰出版我国第一套全年龄段权威沙画教材——《舞沙成画》,该书为全国沙画艺术工作者与大、中、小学生提供教材参考,弥补了我国缺沙画教材之遗憾。在湖南省文联、湖南省民政厅的指导下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省级沙画协会组织,凝聚大批沙画艺术工作者积极开展交流、创作。开展金麓沙画艺术周与建党百年沙画艺术展演活动,将活动办成全国沙画艺术工作者的盛会。为了推动我国沙画艺术走向国际高度,向世界各国提供一个展示沙画艺术的窗口,在刘永东的带领下,湖南省沙画艺术协会目前与大汉国际工匠院正在联手打造一个集沙画艺术研究、沙画世界艺术馆、沙画表演馆、沙画教育学院、沙画学术交流中心、沙画考级中心、沙画研学、沙画接待等为一体的全球最大综合沙画艺术基地,沙画艺术表演厅可以容纳1500人,与沉浸式舞台剧融合,将积极推动我国新型艺术的发展,繁荣、新时代艺术,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湖南省沙画艺术协会主席刘永东与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
湖南省沙画艺术协会主席刘永东(左)与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
袁隆平先生题词:中国沙画
刘永东,湖南省文联委员、湖南省沙画艺术协会主席、湖南信息学院首席专家与客座教授、文旅部沙画等级考试首席专家、沙画艺术功勋人物获得者。编撰我国第一套全年龄段权威沙画教材——《舞沙成画》(目前为各大高校、中小学等沙画学习教材),是丝绸之路城市联盟沙画艺术国际交流中心专家、湖南省文联文艺抗“疫”主题活动专家组评委、2020丝路青年国际沙画大赛专家评委。其沙画艺术成就突出,先后被全国百余家媒体报道。参加中央、省、市演出和主题沙画创作上百次,其中主要活动有:2018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沙画现场表演,2019中央电视台母亲水窖大型公益晚会沙画现场表演,2019袁隆平院士沙画创作表演与90华诞沙画现场表演,2019“一带一路·丝路青年梦想汇”沙画表演,2020丝路青年沙画国际大赛担任评委,2020雅砻文化艺术节活动沙画表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国家大型题材沙画创作,2022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活动沙画创作等。其抗疫作品《祖国不会忘记——逆行白衣战士》被新华社、人民网、人民视频、学习强国、湖南红网、湖南都市等全国几十家媒体报道、转载,点击播放量达到6.3亿次。
(原载于《财富地理》2022年4月网刊)
来源:红网
作者:《财富地理》
编辑:施文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enyi.rednet.cn/content/2022/04/28/11174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