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薪火相传,不负期待:《蔡坤山耕田》的经典之路与文华之约

来源:湖南省花鼓戏剧院 编辑:施文 2025-10-16 16:42:39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

第十八届文华奖终评作品

花鼓戏《蔡坤山耕田》

这个秋天,

一部让湖南花鼓戏“破圈”走红的作品

——《蔡坤山耕田》

正携着满堂欢

图片

| 演出时间 |

10月14日-17日 19:30

| 惠民票价 |

60元-80元/张

| 演出地点 |

湖南戏曲演出中心


| 演出时间 |

10月23日-24日 19:30

| 演出地点 |

成都东盟艺术中心大剧院

音乐之魂:

不只是“好听”,更是“湘情”的流淌

图片

花鼓戏源于湖南民歌,而《蔡坤山耕田》将这一特质发挥得淋漓尽致。

剧中,那些“贴骨贴肉”的山歌与花鼓曲牌,不仅仅是背景音乐,更是叙事和抒情的主角。比如,蔡坤山有一段出场前多次用到的山歌引子:“山歌子来哟子山歌,你的没得我的多。冬去春来又一年,借条水牛哟来耕田。”

图片

此外还有几个场次开场前以合唱对唱的方式,唱出劳作、生活的场景。先声夺人的山歌旋律不仅成功地“引出了人物,交代了事件,衔接了场次”,更营造出一种令人向往的田园气氛。它不是刻意地渲染,而是如湘江之水般自然流淌,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被浓郁的湖湘风情所包围。

图片

表演之趣:

不只是“搞笑”,更是“民间智慧”的绽放

图片

如果说音乐是灵魂,那么充满民间生活气质的表演则是其血肉。

如第一场“遇饭”开场时村夫村妇的“插禾舞”,第三场“散财”开场时村姑们的“作炊舞”等,它们以群舞的形式,以乡土生活为内核,围绕着花鼓戏的主旋律与节奏来完成歌舞在剧情发展中的铺叙与渲染。

图片

而全剧的精彩段落——“散财”一场,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茅舍内,面对五十两巨款,夫妻二人从开始的美好幸福计划,到机智的白李花脑筋一转,猜想这定是蔡坤山偷盗而来。伴随着剧情的反转,二人的表演也从细腻温情过渡切换到激烈泼辣,唱做并重,一系列舞台动作中还有“打筷子”“扔碗”等妙趣横生的绝活,将戏曲的综合性之美与民间的诙谐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

图片

图片

人物之韵:

不只是“角色”,更是“众生相”的缩影

图片

该剧在人物塑造上同样成功。它在花鼓戏“生、旦、丑,以丑为主”的传统行当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人物性格。

不仅机灵逗趣的蔡坤山和机智的白李花令人印象深刻,连四个衙役、师爷等配角,也都以“鲜明喜剧漫画式”的造型和表演,完成了他们的使命,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活泼的民间众生相。

图片

图片

主题之深:

笑过之后,留下的是思考与回响

图片

一部伟大的喜剧,内核往往是深刻的。

该剧定义为传统新编古装喜剧戏,全剧始终沉浸在谐趣、轻灵、欢悦、讽刺、深刻的戏剧氛围中,同时也让观众在大容量、多维度的剧场艺术中看到了湖南花鼓戏最具魅力的民间风采,乡土气息。

剧终时,围绕“做官休问荣枯事,多查民间疾苦情”这一主题展开的铿锵对唱。它让观众在谐趣、欢悦的氛围之后,看到了勤劳善良、自强不息、重情有担当的民族根性。这正是《蔡坤山耕田》能从一台“好看的戏”升华为一部“不朽的经典”的关键所在。

图片

图片

这绝对是一场经得起专业审视的欢乐盛宴!

让我们一起在笑声中,感受这部“浓烈湘味”与“不朽经典”的独特魅力!

花鼓戏《蔡坤山耕田》

入围第十八届文华奖终评

“文华奖”作为中国舞台艺术的最高荣誉,进入终评不仅是对《蔡坤山耕田》艺术水准的权威认证,更是对其“扎根乡土、传递欢笑”创作初心的肯定。

为冲击第十八届文华奖,花鼓戏《蔡坤山耕田》主创团队精雕细琢,在诸多细节上反复推敲,全新提升了剧目的观赏性与喜剧感染力。10月23日-24日19:30在成都东盟艺术中心大剧院,一同邀您共赏这出笑满田园的舞台精品!

图片

来源:湖南省花鼓戏剧院

编辑:施文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