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江文艺丨金振林:往事如烟

来源:《湘江文艺》 作者:金振林 编辑:施文 2024-11-29 10:04:55
时刻新闻
—分享—

湘江文艺(原创).jpg

_A3A0052-1_副本.jpg

往事如烟

文/金振林

1942年复旦毕业后,苑茵的法文导师,复旦名教授马宗融关爱地问苑茵毕业后的打算,对她毕业后的去向很不放心。马教授一家都喜欢这个心直口快、人美心美的流亡大学生,视为自己的女儿。恩师想替她物色一个朋友,以免走入歧途。有一次问她:“你想找个什么地方的人?”

苑茵不假思索地答道:“两个地方的人,我不想要:‘一个是湖北人,俗话说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我们东北人爽直,怕斗不过他们;另外一个就是四川人,太矮小,而我却人高马大的。

导师笑着说:“我就是四川人,不是长的又高又壮吗?”那天没谈出什么结果。

年轻的叶君健教授,在三所大学教英文,每周六和周日,都要来北碚的复旦大学上课,常在课后顺便来马先生家拜望。马先生觉得叶君健少年英俊,作风稳重,二人交往很是投合,马宗融比叶君健大二十四岁,是父辈之人,音容笑貌恰似父子;怪异的是,马宗融的第二任妻子王淑云,高挑的个子,姣好的面容,恰似年轻的苑茵,因而,马宗融夫妇对叶君健和苑茵都十分喜欢,有意做红娘。

一天,叶君健又来到马教授家。马宗融试探地问他:“你也二十六七岁了,还未解决婚姻大事,是不是你的条件太高喽?”

叶君健说:“我的条件并不高,一是要有共同的语言;二是因为我的个子偏高,所以也希望她能高一些;三是不要东北女子,她们直率外向,而我却是个内向的人,怕性格合不来。”

听见此话,马宗融心中一惊!暗暗思忖:三条,前两个对头,后一个是他不要东北女子,而苑茵却不要湖北佬,怎么会这么巧?他吸了一口烟斗,说:“你那三个条件,前两个我保证满足,第三个却叫我犯难,我要给你介绍的姑娘,恰恰就是东北人啊。不过也许还可以补救,她长得可是非常漂亮噢,你见了她就会放弃那第三个条件了。”叶君健沉默不语。

有一天,叶君健又来到了马先生家,马先生要他儿子小弥拉苑茵来家里玩。当苑茵走进书房时,看见年轻英俊的叶君健也在那里,初次见面,二人都显得很拘谨。后来,叶君健每次来上课,都要到马宗融的书房聊天,小弥也会拉苑茵去那里和他相会,两人有说不完的话题,难分难舍。

一天,苑茵下课走出教室,叶君健刚讲完课,二人碰面,正是吃午饭的时候,叶君健便主动邀请苑茵。二人来到校门口一个小饭馆,他要了两小碗担担面和两小盘花生米,一人一份。苑茵不爱吃辣味且有少女的羞涩,未动筷子。而叶君健几大口就把那碗担担面吃得精光,辣得满头大汗,又把一盘花生米丢进嘴里,问苑茵:“咦?你怎么不吃饭?”苑茵摇摇头:“没胃口,没心情。”“你不吃,我就帮你吃了吧!”叶君健把苑茵那碗担担面和花生米津津有味地一扫而光,说:“现在国难当头,我们不要浪费。”

苑茵对这个穷教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曾经有多少达官贵人的子弟追求过她,总在她面前表现大方阔绰,讨其欢心,而这位穷教授却让她刮目相看,从此两人言谈更加投机,叶君健夺走了苑茵的芳心。

1985年6月,我办了一次“全国年轻人日记”大赛笔会,叶君健、苑茵、萧军、峻青等名家聚首长沙。六月十三日,两辆豪华中巴开进了张家界,这是笔会的最后一个节目。

时年七十一岁,身高一米八四的叶君健和六十五岁的夫人苑茵,和年轻人一样,登上了黄石寨。在一座小屋里,我们众心拱月般围坐在二老周围。

叶老笑眯眯地不搭话,苑茵看了叶老一眼说:“我们谈恋爱时,他还是个穷书生,有一次跟我约会,带了几块三角花生糖,这就是定情的礼物。我一块也没吃,结果他自个儿一个人吃光了,他用几块花生糖来骗了我!”

我们听了又是哈哈大笑,苑茵讲得更来劲了。

我讲:“叶老是一位令人尊敬的长者,心地宽厚,与人为善,总是笑眯眯的。脾气真好!”

苑茵看了叶老一眼心直口快地说:“哎,你们不知道,他在外边,像只猫,在家里,是一只老虎呀!有时我把他逼急了,他像老虎一样吼你,碰到这种场合,我就拿一张报纸挡在眼前,不去理他。”

这让叶老十分尴尬。当我们夫妇和叶老夫妻登上黄石寨顶峰时,叶老求饶似的对苑茵讲:“你讲话也留点情面么,这里有我许多学生,给人家听了要笑话我哩!当然振林、华珠是老熟人!”苑茵憋着嘴,会心地朝叶老发出胜利的微笑。

三角花生糖和担担面、花生米成为叶、苑恋爱期间的一段佳话,笑话。

(本文在写作中,引用了苑茵著《往事重温》一书中的资料。节选自2024年第第4期《湘江文艺》金振林的《往事如烟》)

金振林,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8年在《少年文艺》四月号发表处女作,同年出版《山谷红旗飘》(被译成朝鲜文、盲文等)。作品曾收入大、中、小学语文课本,1979年《小黑子和青面猴》获第二届全国少儿文艺奖。1995年《巨人之子毛岸英》获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一等奖。《小鸟和小孩》获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

来源:《湘江文艺》

作者:金振林

编辑:施文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