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艺评丨张佩兰:诗江湖与古典美质

来源:湖南文联 作者:张佩兰 编辑:施文 2024-04-02 16:25:30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

诗江湖与古典美质

——读诗集《纷繁的江湖》

文 | 张佩兰

读平溪慧子的诗集《纷繁的江湖》,时常会发现流动于诗人笔端的古典文化元素和审美趣味。诗人选择“江湖”一词为全书定调,无疑是有深意、有力度的。熟读古诗词的人会发现古文人思想深处,一方面,渴望获得“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居庙堂之上的荣耀;另一方面,则是渴望“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处江湖之远”的自由不羁。对于现代诗人来讲,诗歌同样是自由灵魂的精神“江湖”。

平溪慧子以现代的立场,融入了古典诗歌的审美观念与技巧,在古典的词语里寻找开阔地,形成了宁静无声的语境气场。如《无事之秋》一诗:“季节轮换上场,演出单线条女史”“在桂花香里继续打坐”“有时被挂在蝴蝶的触角上/有时被旺火煅掉齿痕/云朵在黑暗中守更,午时的风带来闪电”,“女史”“打坐”“蝴蝶”“煅掉”“守更”这些词语打破了语言的线性结构,精炼、跳跃,融古典与现代的双重美于一身,见证了“秋”的辉煌与落寞。平溪慧子的诗歌语言在成熟度和技艺方面,不仅仅体现在“以一语之寡而状万态之丰”的用词的精准,也在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浓缩。如:

《旧物》

博物馆里挂着我前生穿过的衣衫

它依旧包裹着被蹂躏的肉身

而我的骨头,早已出逃

爱过的彩瓶釉罐、竹筒与凤钗

一并陈列在灯光之下

我曾被那个时代休过

青铜的香鼎内,残留着休书的灰烬

隔着一扇玻璃和几百个年头

那些血迹还如此明显

当年,一江驿动的春水

被错乱地抛给了现今的某个男子

现今,我的骨头

再也无法顺着那江春水

游回到这一件件旧物里

这首描写博物馆的诗,笔法含蓄、凝练,通过丰富的想象力让人和物交叠、主观情感思想和客观事物相融合。看似不经意的叙述,却是匠心独运非常有张力。形象化的描写方式,笔触细腻,寥寥数语,历史因细节而复活,强化了年代感和历史痕迹,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与思考。诗意上则自带传统隐约美学的印记。

平溪慧子对传统意象的挪用、异化、创新是她诗歌创作的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那么平静》一诗,“《诗经》翻久了,指关节时常疼痛......之后蹦出几个仄音”“你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夜雨灌醉了吗/石板路上,没有响起你的踉跄”,其中“《诗经》”“石板路”意象的“仄音”耐人寻味,富有穿透力,赋予诗以传统的意蕴之美。

中国传统诗歌在数千年的演变中,留下了一批具有意象定位的词语,如“月”“叶子”“青苔”“江水”“湖”“岸”“镜”“桃花”等,这些积淀已久的意象群,构建了一座通往古典诗意的桥梁。如此,我们看到在《梅溪湖》一诗中,“揽湖为镜,映出绝世的恋情”“将前半生的起伏,注入桃花脉络”。在《光芒》一诗中,“只是默默地把水引开/让潮湿在隧道里无路可逃/不需要青苔的繁华”。在《记忆里的那片水岸》一诗中,“墙上,挂着一片水岸,意境葱茏”。在《古城所思》一诗中,“凤凰,沱江两岸霓虹群起/徜徉在孤单的深渊里”“我们碰瓶,喝对方眼里的秋水”。现代诗赋予这些古典意象以现代性身份,表现为古意发掘或基因性省察。

平溪慧子诗中另一个关于审美空间的构建方式,表现为对历史文化心理的地域性时空认同。正如《蛊》一诗中所言:“原本只想抚摸老时光的印痕/却在旧丝上结出新网”。在《忆旧》一诗中,“北风并没有放过一朵自抑的杏花/野蛮地将它在深春里打开”。在《千年文庙》一诗中,“春秋的孔子被请到宋代大堂/浏阳的读书人,轮流来膜拜/从嘉庆年间至今,学宫就在此飞檐走壁”“我将虔诚涂满木雕/而心里的鸣响,撞击在各种偏钟上/洒下千年光斑”......这类诗视角开阔、笔调恣意,以点代面,相互呼应,继而集结为完整的网络。除了一种内在的坚守,还形成了一种信念的支撑和互证。古典文化元素像潮水,一波一波绵延,反复淬炼着诗江湖的成色肌理,使诗人的诗意始终凝聚于古典诗学美质。

平溪慧子通过对现代场域中“情感”的深剖来更好地理解社会现实,探索人性中的各种问题。纵观这本诗集,不难发现,诗人的情感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悲哀的忧伤,也可以是愉悦的喜悦,抑或是对生命的感悟与反思。如《返乡》《园丁鸟》《轻微颤动》《适境而生》《那些生死》《落幕》等诗。这类感情表达往往会涉及到人类最基本的情感需求:爱、恨、悲伤、幸福等等。既有现代人的离愁别怨,鸡毛蒜皮的挣扎,也有日常的小确幸;既有“高调地向世界宣过誓”,历经“反复炙烤”后的“退场”;既包含着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感受,又蕴含着时代性以及诗人对社会现实、人生百态等问题的思考。

在平溪慧子的眼中,古典文化元素便是“我挑剔的目光滑过风,穿过林子/阳光明媚,你周身泛起蓝光,有潘郎之美”。诗歌的语言也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她选择了以新诗为江湖,同时,也选择了历史感和古典文化美学追求为底蕴。其根本情感和根脉还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积淀。虽然,新诗的诞生和发展深受西方诗风的促进和影响,但是,诗歌美学作为诗歌艺术的审美基础是不变的。她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了诗歌,并通过诗歌强调了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诗歌的审美趣味建立在艺术美学的基础之上,古典美质是一种高雅的情调,也是平溪慧子诗学修养的一种执着与坚守。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南文联”

湖南文联微信公众号.jpg

来源:湖南文联

作者:张佩兰

编辑:施文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