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6日,由湖南省作家协会指导,毛泽东文学院、湖南省散文学会、永州市作家协会主办,湖南潇湘经济促进会、湖南海泓教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贵州新沽酒业有限公司承办的《云上的年轮》作品研讨会在毛泽东文学院成功举行。
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汤素兰、中国作协全委委员、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毛泽东文学院管理处主任谢宗玉、湖南省散文学会名誉会长刘克邦、湖南省作家协会组联部主任娄成、湖南省作家协会创研室主任贺秋菊、《湖南文学》编辑部主任易清华、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聂茂、湖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刘长华、中南大学教授晏杰雄、湖南科技学院教授、《湖南科技学院学报》主编潘雁飞、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魏剑美、湖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方雪梅、湖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奉荣梅、湖南日报《湘江周刊》主编杨丹、湖南省作家协会创研室青年作家李砚青、湖南读书会会长张立云,以及永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二级巡视员刘翼平、永州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科、永州市作家协会支部书记、副主席王敦权,永州市文联文学科长、永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秦蓓蕾、永州市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湖南海泓教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丰源、贵州新沽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华利等30余人出席。会议由永州市文联副主席、永州市作家协会主席吴茂盛主持。
作为湖南省作协2022年度重点扶持作品,《云上的年轮》是永州实力作家魏佳敏五年磨一剑、精心创作的第二部散文集。与会专家认为,《云上的年轮》是魏佳敏立足家乡道县和江华瑶山创作的散文力作,它聚焦了被作者唤作“母地”的故乡,以充满哲思和诗意的语言抒写云上瑶山的种种事物,使其得到梦幻般的呈现。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常委邱华栋称誉《云上的年轮》如一曲万物协奏曲,如梦如幻,洗心涤魂。著名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原主席王跃文认为,《云上的年轮》在极富诗意的文字里畅想事物,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古老民族独特的人文之美。
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汤素兰认为,《云上的年轮》的出版和研讨会的召开,是湖南文学的重要收获,是魏佳敏对过往创作成绩的总结,也是他迈向未来文学高峰的新起点。这是一部江华瑶山的风物志。作品通过对江华瑶山的自然景物、人文轶事、农事耕种、节令仪轨、婚丧嫁娶的描绘,用词语为母地画像,对瑶族文明进行了生动的阐释。“风物志”对于作家来说,是自己的生命印记,也是宝贵的财富。在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趋同,语言越来越一致的当下,“风物志”是保存民族记忆的最好方式。文学里的“风物志”对于读者来说,既是知识的汲取,也是文化的碰撞,更是通过文学对异域的精神之旅。这是一首写给故乡的抒情诗。《云上的年轮》语言带有浓厚的抒情意味,用文字唤醒的记忆与经验,用文字描绘出的人和事,都经过了作者感情的浸透,因而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中呈现的一切人、物、事都经过了他精心的挑选与考量,寄寓了他真切的生命体验与感悟。这也是魏佳敏的一次精神溯源之旅。在作品中,作者把故乡瑶山唤作“母地”,把自己叫我“离乡人”。母地的古歌、巫术、传说是“我”精神的坚实构件。瑶族作为一个“永远在路上的民族”,纯朴、坚韧的个性,不懈、不惧的追求,古老的习俗,独特的宗教文化,烛照了作者的心灵屋宇,也成为作者取之不尽的精神滋养。通过这本散文集,作者向淳朴善良的瑶家人学习和致敬,也是在文学意义上,对瑶族精神血脉的延续与传承,是向更广袤的世间播撒瑶家文化的火种。
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毛泽东文学院管理处主任谢宗玉认为,《云上的年轮》用优美隽永的文字描写小物件、小琐事的同时,也将一个神秘民族的方方面面勾勒烘托出来了。它影影绰绰的身段、深浅不一的呼吸、时缓时急的心跳、如呓如幻的梦语、回眸乍放的微笑、岁月款款的风情、似恨似欢的叹息、载沉载浮的年轮、甘苦难测的命运,在读者眼中一展无遗,让人一下子就迷恋上了这个高山之中云深不知处的民族。与此同时,作者的心灵也如徐徐绽开花儿,它的明艳、柔软、丰富、纤敏、感性、妖娆,纤毫毕现,让读者完全沉浸在了作者的灵魂世界中。如果不读文章,谁能想到一个大男人内心竟似藏着一个云遮雾绕的梦幻世界,就如古时巨大的云梦泽。魏佳敏的散文完全可当作诗歌来阅读,他炽热的情感竟如魔术一般,可以收放自如,让人不知来径与归路,仿佛能将云朵直接变作洪水。这种对文字的驾控能力,让人佩服的同时,也觉得有点惋惜。如果他愿意放弃词语的蹈高赴虚,采取一种更明朗、更接地气的文字,事物和情感的本来面目会在他笔下变得更为清晰,那样可能会让他一下子俘获更多向善向美的共鸣心灵。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云上的年轮》是魏佳敏瑶乡生活的沉淀,这些源于内心的文字,深深地浸透了生命的各种体验,它关注底层的生活日常和平淡人生,关注卑微、懦弱以及草根,即使大地上一些最不起眼的尘屑细物,在他的笔下,都可以铺就一条抵达到现实深处的神奇路径,让心灵与瑶山里的物与人产生了某种精神交流,打开了一个独特的诗意世界。(胡邦建青蓖/文)
相关链接:
作者简介:魏佳敏,男,70后,湖南省道县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永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供职于永州市文联。长期致力于小说、散文创作,已出版长篇散文《怀素,一个醉僧的狂草人生》(曾获湖南省作家协会2015年度重点扶持作品)。《云上的年轮》是其出版的第二部散文集,被列入湖南省作家协会2022年度重点扶持作品。
专家评论:
湖南省散文学会名誉会长刘克邦认为,《云上的年轮》作者魏佳敏对江华这块神奇而玄奥的第二故乡,有着别样的情感和绵长的从牵挂。在作者的笔下,瑶乡的石头、木头、水流、火焰、工具、器物、植物、动物,甚至香气、味道、尘埃,都是那么的鲜活,那么的灵动,那么的亲切,那么的可爱,那么的不可少有,那么的弥足珍贵。它们的色泽、形骸、习性,都是作者心中的图腾和神祇,都具有人类瞻羡和追崇的品性、风骨和精神,散发出超然的灵性和勃勃的生机,闪烁出耀眼的色彩和光芒,开化、启示人顿悟和觉醒。没有清澈无瑕的心灵和通达宽阔的胸襟,没有融入血脉中和骨子里无限深沉的虔诚和大爱,是绝对悟不到也写不出这种有分量有深度的语言文字的。作者情系故土,深谙世相,洞察炎凉,诉说了生活底层的艰辛和苦难,也讴歌了瑶族同胞的不屈和刚强。贱爷、盘根、满阿公、昌元公、盘树阿公、六指把、老侗叔、金枝阿婆……旧时一个个命运多舛、历受磨难,在风雨中飘摇,与生活的逆境抗争的小人物,被作者跃然纸上,鲜活生动,栩栩如生。是同情?是叹息?是呼唤?是呐喊?也许都是!作者放低身段,仰视卑微,挥洒善心和爱意,一定是在期待,也坚信贫穷和丰足共生,凄悲与欢娱同在,萎琐里始终有高大,穷途中必然见光明。这比那些只有阳光明媚不见风霜雨雪,只有花好月圆不见离愁别恨,只有幸福欢乐不见穷困潦倒,花里胡哨、肆情滥意的文章来劲得多,隽味得多。
永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二级巡视员刘翼平坦言,阅读《云上的年轮》,最深的体会有三点:一是生命原乡是作家创作的文学家园。魏佳敏通过《云上的年轮》的散文抒写,努力将自己的故乡通过文字搬到了纸上,化成了一篇篇自己的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里,让我们读到了正是故乡用独具瑶族风情的地域人文与淳朴风情接纳了他,用自己独有的民间气息与山野气质塑造了他,使魏佳敏无法再成为别的地方的人。从而用了有独属于自己的文学辨识度。二是山水散文是永州作家的文学土壤。永州作为中国山水散文开篇之地。山水相连,文脉绵延。正是元结、柳宗元和周敦颐等千古名人书写永州的篇篇山水散文,构成了潇湘永州独有的文学土壤,也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永州文人。作为永州人的魏佳敏,同样得益于永州山水散文这片土壤的哺育。魏佳敏作品题材大都表现的是当下瑶山人事,这些客体都是我们所熟悉的,魏佳敏通过自己极具表现力的文字情系苍生,心连广宇,去除人间尘烟的遮蔽,倘亮出大地皱褶深处最细微的事物,从而抒写出新时代的生活新经验,在文本穿梭中见山见水,见事见人的同时,也打开自己的内心,让我们抵达众生平等的大真大善大美之境。三是人文之美是本部作品的艺术特色。魏佳敏作为一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自觉将自己的笔触深入永州潇湘文化的广阔天地,通过他对地域文化的解读,用内心的观照去书写生活的细枝末节,去书写瑶山深处最卑微的人和事,努力在用有温度的笔触去挖掘生命的微光,从而照亮人生,获得精神世界的丰盈,让笔端绽放出人性大美之花。
湖南省作家协会组联部主任娄成深入阐释,认为《云上的年轮》主要有四个鲜明特色:一是浓烈而深沉的创作情感,这种情感又是深沉的,自然流露,不事雕琢,毫不张扬。二是独到细腻的创作笔触。作者醉心于大瑶山凡常岁月中与生俱来的事物,从这些事物中发掘真善美,具有浓厚的生活基础,给读者(特别是瑶族人)以强烈的心理共振和情感共鸣。这部作品完全可以作为瑶族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工具书和词典。三是宁静优美的语言文字。源于魏佳敏安静的心,源于他在夜深人静之时对于往昔岁月凝神静气的怀想,令人在阅读中会沉入内心的安静,同时文字的干干净净,大大方方,也体现了魏佳敏对瑶族、瑶山、瑶乡人的敬意。他怀着敬仰、谦卑的心审视瑶山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人一物,在他的心里和笔下,瑶山是值得尊敬、值得他顶礼膜拜的,他所描述的,即使是历尽苦难生活最底层的人,他都充满了敬意。这里没有嘲笑,没有调侃,没有愚弄,只有客观的描述和恭恭敬敬的记录。优美可以列举很多段,不展开,比方《竹笕》与《绝香》。四是浸淫其中超然其外的创作态度。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话往往只在生理和物理层面说明人与自然的关联,而瑶乡对于魏佳敏,是精神上的濡养和文化上的浸润。他深情唤做“母地”的这一方热土,生长着他幼年的儿歌、童年的作文、少年的情书。母地与他的呼吸同步,与他的心律合辙押韵,所以他才能写出这样感人至深的文字。不超然其外也写不出,作者做到了高屋建瓴从生活中提炼艺术。五是发现美、记录美、传播美的创作理念。魏佳敏是用显微镜用心去审视、发现、记录、传递真善美,而不是美颜镜,不是修图笔去掩饰掩盖假恶丑。真心的,“情人眼里出西施”。
湖南省作家协会创研室主任贺秋菊指出,《云上的年轮》是瑶族作家魏佳敏出版的文学处女作。作者饱含深情地回望生养自己的故乡——江华瑶乡,以一个离乡人的身份表达对难以割舍的母地深深的倦恋。作者宽厚且慈悲,字里行间闪现着对生命意义和精神家园的追寻,并由此打开了一个族群的精神世界。写作中,作者毫不掩饰自己的深情,尝试着使用细腻的散文诗抒情来表现浓烈的情感和生活体验,探索借助讲故事和象征等小说笔法来抵达现实之外的神奇之境,更是发挥了散文自由灵活的文体优势,使个体生活经验在精神故乡的建构中具有了多种可能性。所以,在《云上的年轮》里,我们既能读到散文诗的情感美,读到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也能读到了小说的故事美与意象美,归根结底又是瑶乡的物、事、人、风土人情之美。
《湖南文学》编辑部主任易清华说,《云上的年轮》是一部展现湘南瑶山风情的百科辞典,对瑶山万物生灵作了生动的诠释。整部作品有一种不俗的气质,很多篇章都如同散文诗一样展现出了一种诗性之美,希望作者今后从更深入的瑶山细节中去挖掘出这个古老民族的心灵史。
在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聂茂看来,《云上的年轮》的书名契合了当下新媒体与后现代社会的一种生活状态,全书以质朴而诗意的文字为平凡的瑶族人民立言、立传,作者聚焦一系列带有强烈地域特色和瑶族文化的旧器具、小物件,从庸常的日子中发掘、触摸、铭记和致敬微小的生命,还原并定格“美的一瞬和一瞬的美”,这些业已消失或仍然存在的小物件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它启迪我们寻找日常器物的意义,打捞生命过程的记忆,并透过这些曾经相依为命的旧物件与小日子,作者的创作诉求得以呈现:那就是对已经过去的、正在进行和将要来临的生活唱一首深情的挽歌。
因故没有到会的湖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长华在他发来的评论文章里指出,《云上的年轮》不是以博物洽闻、搜异志怪为要,而旨在着笔“旧物”的中物性,从物性出发抵达对人性和文化的光照、返照。神性、族性、自性既是“旧物”中物性的三个维度,也是《云上的年轮》中人性和文化的建构指向。在白云苍狗、以计算为宰制的时代里,这样的“向后看”弥足珍贵,“旧”因时光的淘洗而熠熠生辉,“旧时明月照今人”。重返神性或者所谓复魅,是一项现代性课题。《云上的年轮》中的神性主要指涉的是对生命的尊重。“窖眼”是“一道生命轮回的符谶”(《窖眼》),古老的“斧子”、神力无比的“斧子”散发着“人间大爱和生命慈悲”(《斧子》),极具图腾色彩的“土布”缝补着“苦难生命的密密补丁”(《土布》)……一件件本与灵性无涉的事物在闪烁着生命的光,跃动着人的属性。“草木皆有情”,“流水如有意”,红尘中、艽野外的万事万物都在生命这一视域中,显现着平等与爱,绽放出美的姿态。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世界是一种“民胞物与”的关系。正因为有生命精神的注入,“火”有“脉”(《火脉》)、“树”成“精”(《树精》)。原始思维让人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大放异彩。《云上的年轮》是带着强烈的身份认同和寻祖归宗意识的。在作者眼里、心中、笔下的诸种事物,都沁入了瑶家人的心灵清香。确乎在现代化一日千里的当下,文化的趋同性、一元化也是在风驰电掣,“我”的身份在平面化、一体化。但是,“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只有多元共生、包容开放才能人间正道,丰富才会有丰满。文学是人学,见“物”注定要见“人”的。《云上的年轮》从“物性”中现出瑶家人对“人性”的理解,“物性”中处处渗透了瑶家人在人格修行上的精神印痕,不经意间传达出瑶家人在自性的道路上默默前行,约略这也是作者的思想自白和灵魂的归真。在功利主义驱使下,各种伪饰、装点、表演等粉墨登场和铺天盖地,从“物性”中汲取“自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物性”见“神性”、“族性”、“自性”,这不仅仅是路径的创新,更有思想的深掘。
同样也因故没有到会的中南大学教授晏杰雄在他发来的评论文章里深入分析,认为魏佳敏的散文理念与实践根治于中国的民间气韵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同时浸润着其自身复杂的生命体验,关涉底层生活形态、祖辈精神传统以及少数民族文化认同。古朴神秘的湘南气质、扎根大地的写作基调,乃至因之生成的为文风格,令他的创作在湖南散文界别具一格。《云上的年轮》聚焦瑶山印象,以洋溢着哲思与诗性气息的文字铺陈开去,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当代散文的叙事蓝图,凭借一份轻盈的眺望抵达了对于瑶族故地的坚守。作者充分调动儿时有关瑶山地质构造、物件摆设、风土人情的记忆,通过对一系列意象的追思和描绘,引出具象化的人、事、情,继而完成对于生命原址的袒露。散文集文风质朴,风格婉约,语言晓畅清丽,时时跃动着山林草木的超凡之美,且常以情物之内里感人肺腑。被深情唤作“母地”的南岭大瑶山不仅是精神背景与审美资源,还在作者不间断的物感、情动、代偿、隐逸、造境之间,铸就了现代文人在景与物之间探寻心灵栖居之所的皈依之桥。全书共分六辑,融合了风物、故人、旧事,将骨音、瑶糯、古钵、铜镜等人造之物象与古树、高山、河石等自然之景相联结,辅之以万物之情感、生灵之体察,实现对于瑶山故地的全方位描摹。首先,《云上的年轮》保留了湘南边地传统性的民间生活经验。其次,《云上的年轮》包蕴着突出的民族历史观、文化精神观和一份对于底层的深沉关怀。魏佳敏并不拘泥于书写湘南的自然与人文风貌,而是充分捕捉到了历代瑶族人民的卑微与无奈,以及凭借坚定意念顽强生活,甚至突出重围的感喟与反思。作者不只是瑶山历史故事、生活场景的记述者,更是一个愿将心中万般恳切之意述诸笔端的历史节点眺望者,是一个并未直言教诲,却将哲思蕴含于婉转陈词间的教导者,在更深维度完成了对于唤醒读者记忆、情感的初心的坚守。此外,《云上的年轮》采用了饱含自然气息的叙说风格,灵气逼人,字里行间都带有鸟雀般跳脱的灵动感与清新的朝露气。柔美的格调和纤巧的用词增强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文体特质,且与千年瑶山的蓬勃生命力在精神层面密切吻合,用诗意的话语,以瑶山之美、人性之善构建起一个全新的民族空间与文化景观。作者率性的文字背后延宕出波涛般涌动的物感、情动与文思,让瑶山上的事物得到了梦幻般的呈现。而对于过往记忆的再处理、有关物是人非的感怀,乃至对于种种民间情态、众生之相真诚、悲悯的言说,更使得作品拥有了为瑶山,为瑶家人立传的史传意味。作者试图凭借赤子之心与直指人性的生命原力唤醒现代人迟钝的心膜,打破文明的囚室,让心灵向大地与天空敞开,体现出以非虚构的真切之美延展民族性写作创作疆域的追求。
湖南科技学院教授,《湖南科技学院学报》主编潘雁飞指出,魏佳敏长期在瑶山工作,先是“他者”的感受,后是“我者”的融入与体悟。是因为“我”长期在瑶山工作,耳濡目染,进行回归与自证:瑶人血裔,还有母舅家人。《云上的布谷》表现的是实录的瑶文化,爱奇的瑶文化,根脉的瑶文化,交融的瑶文化,诗化(审美)的瑶文化。一是鲜明的瑶文化个性特色。文字是朴实的、本色的,没有一点多余的华枝丽叶,蕴含在字里行间,心底流出的那股情愫,极似深谷里幽幽山泉,清澈而又空灵。”同时也是爱奇的,富有特色的、个性化的表达,引人入胜。二是潜藏的民族交流交融意识,既有多民族的共性,又有瑶族自身的特色,既有他族文化,也有瑶族情境情语。三是深沉独到的个体生命体验与感悟。我的感悟、情愫不时在文中跳跃闪烁。如《瑶路》里写心灵的瑶路与现实的瑶路之契合,通向千家峒的美好与小康梦、中国梦浑然一体。四是复杂的人性挖掘。通过对人性平常的挖掘与人性丑的揭示等,让文本处处时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弘扬了人性大美,展现出作者深刻不俗的笔力。五是另类的文化散文写作尝试。魏佳敏的散文聚焦于生活中的物、物象、物事。通过物及其与物的关系来揭示背后的瑶族文化,通过内蕴的文化来写人写社会,写灵魂、写精神。这是淡淡地说,幽幽地说、轻轻地说。
湖南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魏剑美希望文本更加增强一些设计感,多增加一些物语的情节表达,以达到理与趣的表达,对标经典,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湖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方雪梅从审美的维度分析,认为《云上的年轮》一是全方位展现了瑶山之美,而这种美,反过来又浇灌了他的文字,内心和目光,所以他笔下的瑶山,到处都散发着美的意味,即使是细微到一孔窖眼,一棵香草,一个最底层的人。二是展现了语言文辞的诗性之门,也就是说其文字,有散文诗的特质,灵动的诗性与行云流水的叙述,两美相彰。三是贯穿全书展现出了一种真实之美。魏佳敏笔下的瑶乡,是原初的,没有变形、没有虚拟和涂脂抹粉的,真实地展现瑶民族裔的精神图像与烟火日常中的方方面面、包括风俗、习性、欢欣与艰苦,是有力量的写作。四是《云上的年轮》又体现了地域写作、专题写作的个性之美、成功之美。作者的文字,专注于自己脚下的土地,写自己熟悉的东西,是有个性的抒情的散文写作。作品无疑是作者怀揣瑶乡母地风物,画出的一幅工笔似的瑶山文化导航图,鲜活真实且独特。五是《云上的年轮》装帧设计也美。从统一的两字标题,到白描手法的插图,以及每辑前面的题示短句,无不体现了别致的匠心之美。当然,如果文章写得实一点,有具体场景、事件、故事,穿插其中,少些虚空之嫌,可能读者阅读会有更好的体验。总之,《云上的年轮》一书用万花筒一样美的视角,展示出的是瑶山风物人情中的满目繁花,是魏佳敏对江华瑶乡母地的一种礼赞,也是对一个古老民族坚毅的精神品质的和善良本性的敬礼。
湖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奉荣梅指出,魏佳敏的《云上的年轮》,以诗意又智性的文字,书写母地瑶山的美丽神奇与深沉博大,山川风物中蕴藏着无限的隐秘与智慧,同时进行真诚的自身表述、深沉的内心剖析与强烈的情感宣泄,通过细致入微的生活感兴,探索母地瑶山民间生活的真谛,关注民族的生存环境与命途前程。他细致绵密地书写母地瑶家人精巧的手工制作和山野食物,真切地理解他们内心灵魂深处所特有的善良本性和大爱、宽宏、仁慈,以及具有的慧心和灵悟,从居所、树林、食盐、土布、河石、火纸等瑶山风物,描述喜欢栖居在梦里的大山民族的浪漫精神,处处隐藏的禅机玄理,给人以无尽的启发与感悟,并以真挚的情怀与强烈的情感,塑造了瑶山中一群个性鲜明、真实可信的瑶族人物的生活现场与精神面目。
湖南日报《湘江周刊》主编杨丹说,“炙热虔诚的书写,打湿了我的记忆。”这是我读完《云上的年轮》最真切浓缩的感受。读完书里收录的63篇散文,内心被离乡人那滚烫深沉的感情所点燃,甚至可以说是被 “烫伤”了。作者用文字营造了一种悠远神秘的氛围,呈现了瑶族这个历尽漂泊迁徙之苦的民族独特的风物、历史与人文之美,闪耀着幽微亘古的民族风情,也盛满了乡愁。被“烫伤”的我,在他奇幻瑰丽深情的文字里一次次沉沦,并借此揭开了自己尘封的记忆,一次次地灵魂返乡。我也想起了我的母地,我的阿公阿婆,我的父亲母亲,我故乡的歌谣、习俗、老物件……能让读者记住、感动、思索、共情,这无疑是好作品,是一本辨识度高值得用心一读的优秀散文集。
湖南省作家协会创研室青年作家李砚青指出,通读魏佳敏老师《云上的年轮》,深深地为他细致入微的观察力所震撼,他用一篇篇带着体温的散文将瑶族风物、习俗、众生面孔尽收笔下,他是那么熟悉“母地”的一草一木和芸芸众生,他既在“现场”,又游离在“现场”之外,作为一名出色的散文作家,魏老师的姿态是谦卑的,正如他的为人一样。一开始,我是带着读散文的心态来读《云上的年轮》,等我合卷静坐,我发现此书未尝不可以当成一部小说来读,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每一处场景都栩栩如生,都在时间的长河中焕发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亮。
湖南读书会会长张立云说,魏佳敏的《云上的年轮》应该算得上上乘之作,是一部有别于普通的广泛流于形式化的散文写作,他的母地书写是具象的、细微的和立体的,是真正的饱含真情的文学写作。他写瑶山的声音、老物件、风俗乃至瑶山里的火焰,里面一定会写到人,有老阿公、满阿公、阿婆、奶奶、外婆、母亲等,文章里出现镜头最多的是当然还是“我”,这个“我”一定是行走的、思考的和闪耀的。魏佳敏是一个有一定追求的实力派作家,我们希望他继续努力,把文学里的瑶山,写成我们人人向往的圣地。祝福他!
永州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科从艺术角度论证,认为散文集《云上的年轮》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了佳敏的散文非常透彻的空灵,飘洋过海的悠远,思想如梦如幻,诗意疯狂张放。其散文创作的艺术化表达主要体现了三个方面的特色:一是实与虚的具象表达。魏佳敏的散文写实性的着眼很小,如《斧子》《凿子》《锯子》《刨子》《锛子》,都是生活日常,而这些小得不再小的风物,在佳敏的笔下,成了铺就大山、大地、大道的精灵。“虚”指的就是这些写实的背景和落脚点,也就是抒意,写实只是作为抒意的铺垫,把平凡写成了伟大,给卑微写出了高尚。这正是他的长处,他善于以小见大,将瑶山的大美、人性的大善、人格的大写作了具象化表达。二是远与近的情感把控。任何一幅画都有一个最佳观赏的距离,魏佳敏视瑶乡为自己的母地,他把自己的灵魂深度地融入在《云上的年轮》里,这已不是简单地平铺直叙和概括总结,而是饱含浓郁情感的真切呼唤,但在情感的宣泄上,佳敏把握得比较好,把自己美好的愿望、深情的祝福顺畅地融入进了乡土气息中,让这本书的语言艺术既有诗意,又富含哲理。三是深与浅的力量张放,这里的“深”,即指佳敏的书写无比的虔诚,他把瑶族人民的创造精神,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态度,大胆歌颂,深入骨髓地点赞。这里的“浅”,则体现在对瑶民人、事、物的描叙,从外貌、形态、机理加以阐述,而且这种叙述略加论评,从而形成一种从外到内、由浅入深的很自然地延伸,文字里透出一种顿悟的禅意,以致形成文学力量的张放,读来很有嚼劲,回味无穷。所以,《云上的年轮》的可贵之处,在于佳敏不仅虔诚地书写了系列古老的瑶族风物,更在于其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对风物背后的瑶族精神进行了深度挖掘、精辟提炼和热情讴歌。同时,这本书也是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学性表达、艺术化传承。
永州市文联副主席、永州市作家协会主席吴茂盛认为,这是一部盛满泉吟虫鸣的散文集,阳光白云,天地澄明,作者在文字丛林里探险而行,在一次次逃离文本窠臼中直抵大地深处,透过时间之隙,能窥悟到生活的原味与人心的善纯。
永州市作家协会支部书记、副主席王敦权指出,如果说,魏佳敏的《怀素:一个醉僧的狂草人生》是一幅内涵丰富、跌宕激扬、瑰丽多姿的长卷,那么,他的《云上的年轮》,则是一组充满浓郁诗意、展现乡村乡情乡俗斑斓多彩的册页,洋溢着人间世俗的气息与温情。一是简洁、精致、流畅的文学语言,是魏佳敏朴实表达的支撑点。佳敏采用的叙述方式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明快和纯净,他用最朴实的表达方式来描述事物,故事单纯,叙述简洁,节奏明快。他笔下的事物在简洁的描述中熠熠生辉,富有体温、富有灵性、富有情感,同时也隐含着艰难、忍让、困苦和灾难诸多体验。二是关注、同情“小人物”,是魏佳敏乡村情怀的闪光点。书中写到满阿公、年庚伯、老桐叔等,以及奶奶、外公、外婆等许多“小人物”时,在舒缓、忧伤而略显苍凉的叙述节奏中隐隐地传递出作者对这些“小人物”的同情与怜悯,对父老乡亲苦难的承受能力和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这种书写与表达,是自觉的、感性的,又是刻意的、理性的,他用纯净明亮、深情舒缓、充满特殊情感的抒情风格,抒写大瑶山风俗、乡间人物和乡村故事,漫不经心地将读者引向一个真实而梦幻的世界之中,并为之深深着迷。三是生动、丰富、准确的细节描写,是感人至深的关键点。佳敏对细节的异常重视和出色处理,主要表现在追求细节的生动有趣,《云上的年轮》之所以感人,主要得益于这些生动、丰富、准确的细节描写。
永州市文联文学科长、永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青蓖说,作为佳敏兄朋友与同事,他一直是个谦逊而有一点絮叨的人,“絮叨”而真诚,充满对“母地”的热爱,促使他写下《云上的年轮》。读这本书中的散文,会让我想起波兰诺奖诗人维斯拉瓦·辛波斯卡的诗集《万物静默如谜》,辛波斯卡的诗通过日常生活的微物和经验,让人们重新认识常见的事理。魏佳敏也是如此,以他在江华工作、生活多年的所见和经验,常常花好些时间去想一个切入的主题,去表现瑶山的风物、人情、习俗和神秘。所以他对每个标题都有细致琢磨,既点题又不显题,大多带一点点趣味,也增加了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乐趣,比如“滴枯”“窑眼”“盐话”……看到目录里这些标题,读者会想知道写的是什么,于是会先翻开这些篇章,哦原来“滴枯”是瑶语“好酒”的意思,“窑眼”是贮藏冬粮的洞坑,“盐话”是用盐和茶叶作为传信的信物……从这些篇章中能看到一个民族存异部分和就地取材的智慧。也因为魏佳敏对“母地”的谦卑和热爱,这一篇篇散文承载了他的温情。我觉得“温”和“情”这种字眼本身就带有热度,一个有热度、内心怀着情意的作家,才能以散文体裁写出万物之美与人情之暖,魏佳敏的“絮叨”便怀有暖意,在他的散文作品中成为恰适部分。最近他又很勤奋地在书写新的散文集,希望新书有新的展现!
永州市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湖南海泓教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丰源深为作者的优美文笔所叹服。她说好多话语都像光一样能照亮人心,洗涤灵魂。不仅看到了湘南瑶山的神美,也从文字窥见了作者内心的柔善与纯真。人生海海总有大爱,人间冷暖总有真情。文学如佛学,通过艺术来抚慰人心,陶冶情操,让人更像人,让爱处处在。
来源:“山水散文”微信公众号
作者:胡邦建 青蓖
编辑:唐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