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艺评丨徐欣 肖舞:“美美与共”焕新境

来源:湖南文联 作者:徐欣 肖舞 编辑:施文 2024-01-11 14:49:51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

“美美与共”焕新境

——听 “中俄之夜 金钟之音”新年交响音乐会

文丨徐欣 肖舞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1月3日晚,长沙音乐厅湘江大厅内座无虚席、掌声如潮,“中俄之夜 金钟之音”2024新年交响音乐会精彩上演。音乐会由俄罗斯交响爱乐乐团和中国艺术家担纲表演,中国著名指挥家肖鸣与俄罗斯青年指挥家伊戈尔·别连德约夫共同执棒,为星城市民奉献了一场精彩别致的高雅音乐会,让星城观众沉浸式体验了中俄璀璨音乐文化“双向奔赴”后焕新升级艺术境界的惊人魅力。

图片

一、以乐为媒,中西合璧奏强音

音乐会在肖斯塔科维奇的经典作品《节日序曲》及鲍罗丁的《波洛维兹舞曲》中拉开序幕,在乐团呈现绝美的异域风情之后,中国古典名曲《茉莉花》《紫竹调》在西洋乐器的演绎与碰撞中凸显别样的优雅韵味。接着,民族乐器笙、筝、唢呐、琵琶、二胡与乐队的合作交融堪称亮点纷呈、美不胜收:有着3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老乐器——笙,音色明亮独特,极易与乐队音响交融,演奏者彭洁仿佛“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演绎的乐曲《楚颂》尽显恢宏气势、荡气回肠。筝与乐队演绎的《九儿》,熟悉的旋律在此起彼伏中相互呼应,刘雨弦的演奏在表现悲壮之美感的同时平添了几分空灵婉转的意蕴。特邀嘉宾张倩渊的唢呐曲《百鸟朝凤》以高超的演奏技巧与丰富多彩的音色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尤为难得的是一口气吹奏超长音,时而渐强时而渐弱,惟妙惟肖的表演令人惊叹不已、拍手叫绝!“国乐大师”方锦龙的琵琶与乐队演奏的《春江花月夜》《玄鸟》听来让人还不够过瘾,在观众雷动的掌声中他又独奏了一曲《十面埋伏》,炉火纯青的技艺,顺手拈来,千军万马杀伐场面仿佛近在眼前。整场音乐会曲目设计独具匠心,音乐风格多元迥异,既有国际风范又具中国气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彰显了中西合鸣共传佳音、奏强音之妙。

图片

二、以歌会友,湘人湘歌诉真情

音乐跨越国界,文化架起桥梁。音乐会集民乐、交响乐、声乐三种艺术表现形式于一体,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呈现,可谓色彩斑斓,情采芬芳。尤为可贵的是湘籍青年歌唱家们用本土音乐作品发自肺腑、倾情讴歌,既结识来自俄罗斯的新朋友,又有彼此熟稔的老朋友,以歌会友,以情感人,打破固有的文化隔阂。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湖南赛区民族组金奖获得者张芝明一身民族服饰惊艳亮相,演唱的《苗岭连北京》传递出宁静而神秘的苗族风情,令人动容;《浏阳河》是湖湘人民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歌曲,悠扬舒缓的美妙旋律流淌,情深意长,观众倍感亲切。《湘江飞出一首歌》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有着强烈的“湖湘辣味”,快速的十六分音符咬字吐字以及High D音的八拍延长对一个花腔女高音来说极具挑战性,但第十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湖南赛区民族组金奖获得者陈倩在驾驭这首高难度作品时表现不俗、可圈可点,富有美感,余音缭绕。湖南青歌赛、金钟奖“双料冠军”仇韬兀演唱的一曲《沁园春·雪》,舞台表现一如既往的沉稳大气,声音富有质感,听后令人热血沸腾。“唯乐不可以为伪”,整场音乐会具有真实质朴、动人心弦的审美特质——发自真心、流露真情,无需华丽的辞藻或夸张的形式,观众自会感受到来自舞台的那一份可贵的真实。

图片

三、以乐交流,“双向奔赴”呈新境

两个多小时的音乐会异彩纷呈,在无形的交流融合中铸造了一道全新的音声景观,让人耳目一新、津津乐道,不但没有一丝审美疲劳,反而刺激了久违了的审美感官,每个人都是沉浸式地享受音乐带来的纯粹与美好。下半场开场乐团演奏柴可夫斯基创作的经典名曲《四小天鹅》《拿波里舞曲》,瞬间将观众带进广袤的俄罗斯领略完全不一样的文化内涵与精神风貌。最后,仇韬兀、余迩、李琛、王珞吉四人齐唱《我爱你中国》,激情澎湃,大气豪迈,共同抒发矢志不渝的家国赤子之情。值得高赞的是,本场音乐会总策划、著名二胡演奏家、中宣部宣传文化“青年英才”张音悦,以一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浓郁的新疆风格和西域特色带给观众无限温暖与遐想,完美的演绎让现场的掌声一浪高过一浪。可以说,当晚节目个个精彩绝伦,看似没有主角,但又都是主角;当夜的长沙注定无眠,当晚的音乐魅力无限!诚如一位爱乐人士所言:“‘中俄之夜,金钟之音’是一场有着思想深度、技艺高度、人文温度的新年音乐会,是一场以乐为媒、用心交流、共抒家国情怀而令人着迷甚至刻骨铭心的文化盛宴。”

图片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俄之夜 金钟之音”新年交响音乐会的成功举行,不仅展示了中俄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呈现了两国音乐文化“双向奔赴”的新形态新艺境,也是“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生动写照,彰显世界“媒体艺术之都”长沙的开放、包容,乃至中国“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博大胸怀,更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在文明互鉴中交流学习,坚定文化自信自强,以新的作为新的举措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承担起新的文化使命与时代担当。

来源:湖南文联

作者:徐欣 肖舞

编辑:施文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