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至23日,“新时代·新主流·新境遇:中国影视史学研究创新”高端论坛暨第六届中国影视史学年会在湖南长沙举办。湖南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教授刘怀德,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胡智锋,学会会长、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学部长、北京电影学院特聘教授丁亚平,学会副会长兼影视史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海洲,影视史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道新,影视史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所长赵卫防研究员,影视史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田秋生教授,影视史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山东大学中国影视文体研究中心主任周安华教授,影视史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戏剧学院电影与媒介研究中心主任黄望莉教授,影视史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陈刚教授,影视史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浙江传媒学院张彩虹副教授,影视史学专委会秘书长、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王丽萍教授等来自全国近100所院校的200多名师生参加了本次会议。
此次年会以“新时代·新主流·新境遇:中国影视史学研究创新”为主题,聚焦新时代视域下中外影视史的书写策略、国家民族想象与新主流电影的崛起、地缘文化电影兴盛与中国电影的发展进路等议题,探讨影视史学领域的时代语境、主流思想和历史机遇,年会设置了1个主论坛、5个分论坛。
开幕式由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岳凯华主持。刘怀德、丁亚平、王海洲分别致辞。
大会主论坛由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蔡颂主持。主论坛上,胡智锋主讲《关于开展影视科技史研究的几点思考》,李道新主讲《影史重构:基于大数据与AI驱动的影人年谱》,赵卫防主讲《当下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中国性建构》,田秋生主讲《历史书写中的“史”与“论”》,周安华主讲《边界、融合与文化再生产——科学主义视角下的电影跨媒介改编与叙事革命》,黄望莉主讲《朱石麟在港时期戏曲电影研究》,陈刚主讲《数字人文:电影研究的本体回归与范式转换》,张彩虹主讲《意识持留·情感投射·文化认同:电影文化记忆的装置生成》,学者们围绕“新时代·新主流·新境遇:中国影视史学研究创新”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重点讨论了影视发展历程中的影视科技、影人年谱、民族题材电影、历史书写、电影跨媒介改编与叙事革命、戏曲电影、数字人文、文化记忆等问题。这些发言聚焦主流价值,紧扣时代脉搏,拓展时空维度,凸显国家形象在影像建构中的主体地位,彰显当代学者的学术担当,呈现出当代语境下的深刻思考。
在第六届中国影视史学年会的五场分论坛上,来自国内各大高校的专家学者,分别围绕“新时代视域下中外影视史的书写策略”“国家民族想象与新主流电影的崛起”“地缘文化电影兴盛与中国电影的发展进路”“新时代国家形象的影像建构与传播”“中国民族题材影视创作与研究”五大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闭幕式由蔡颂主持,王海洲对本届年会进行了学术总结,广东财经大学湾区影视产业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主任房默代表2025年年会承办单位发言,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肖百容作闭幕辞。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专委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工作会议。本届年会在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的指导下,由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影视史学专业委员会与湖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
来源:湖南文联
作者:刘库 彭睿钦
编辑: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