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艺评丨丁智良:何妨吟啸且徐行

来源:湖南文联 作者:丁智良 编辑:施文 2023-12-22 15:13:20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

何妨吟啸且徐行

——读苏轼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有感

文丨丁智良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二十多年前,初次读到苏轼这首《定风波》时,我便有种一见倾心的“惊艳”感。随着一字字从眼底心中缓缓掠过,一位峨冠博带的士子手拄竹杖、脚着芒鞋、在雨中吟啸诗句豁达前行的生动画面,便生动鲜活地展现在眼前。只觉读来酣畅淋漓,心头油然生出一股正道直行、不惧风雨的坚强与昂然。后来多次参加文联和书协组织的笔会活动,应文艺爱好者之嘱挥写过不下十余次“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横幅,对这首词更是耳熟能详、体悟颇深。加之喜好坡翁书法诗文,虽未刻意去研究其生平,但平时在书中网上窥见他的诗文和对他的介绍时,都留意和阅读,日积月累下来,对其生平事迹倒也有较详尽的了解。

苏东坡精研诗文书画,且成就都非常高,可谓文艺“多面手”,给后人留下了大量巨额的精神财富。对其了解愈多,便愈加敬佩其人其书其诗其文,惜乎鄙人为人鄙俗,难以学到其万一,对这道屹立于中华文明中的昂藏身影只能徒自仰望、嗟叹。

然而,人生总是难得完美,苏轼虽才华横溢,一生却过得坎坎坷坷,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没过几年安生日子。

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在由徐州调任湖州时写了一份《湖州谢上表》上奏皇帝。其意原本只是例行公事式地感谢一下皇恩,不料却被政敌“寻章摘句”,揪住奏章中“新近”“生事”等言辞,构陷苏轼反对新法、对朝廷不敬。使之无辜地卷入排斥和打击异己的文字狱“乌台诗案”中,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正是在黄州团练副使任上,写出了这首《定风波》。被贬到黄州的苏东坡,不但要随时要接受朝廷监管,且不能随意离开驻地。这让他清醒地认识到官场和政治的残酷。正常情况下,大多数人都是很难适应并接受这种地位和心境上的巨大落差。苏东坡同样经历了闭门谢客、钻研佛道典籍、为自己的人生困境寻找突围的方向和突破口的漫长历程。

这个过程充满了煎熬,既有“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不甘和落寞,也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淡定和放旷,更有“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的警醒和自嘲。但“繁华落尽见真淳”,历尽生活的苦难和心灵的煎熬,苏轼最终还是突破心灵重围将儒家的入世情怀、道家豁达精神和佛家超脱襟怀糅合在一起,抵达了“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高远境界。在黄州的四年里,苏东坡的文学创作也进入了最辉煌的时期,先后写下了《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篇。

有一次,苏东坡与友人外出返回时遇上大雨,沐雨返回居所后,心有所感,挥笔写下了著名的醉归遇雨抒怀之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并在词前小序中载明经过和心境: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词人借雨中潇洒吟啸徐行之举动,表现出一派虽处逆境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其时他已走出心灵困境,思想超迈,词里词外透出一派闲适安然气息。其中“何妨吟啸且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等词句,更是成为千古名句,千年以降传诵不衰。

可以说,这首词高度概括和浓缩了苏轼的人生态度和政治立场,是他对世俗和当朝权贵发出的人生宣言。但要品嗑出这首词的真正“味道”,至少要谙熟苏轼的人生历程和仕途经历,结合其心路历程相互印证。词的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虽未写雨,却以雨珠“穿林打叶”之声渲染出雨骤风狂之势,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同时又以“莫听”二字,阐明不要为外物所扰的人生态度。接下来“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词意的延伸。寥寥数字,既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士子雨中吟诗漫步的浪漫画面,又表现出词人面对人生风雨的淡定从容和闲庭信步的洒脱,也彰显了词人不惧政治风雨的超逸情怀,与小序中所言“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遥相呼应。“何妨”二字,更透出一种挑战世俗、特立独行的态度。惯常来说,在雨中骑马奔行的舒适,胜过着芒鞋拄竹杖跋涉泥泞的艰辛不知凡几,但苏轼却偏偏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表现得无比洒脱。这里的“竹杖芒鞋”其实并非写实,而是虚指当时步行的状态,描绘词人的心态:拥有平静悠闲的心态时,即使是拄着竹杖穿着芒鞋艰难跋涉于泥泞之中,也胜过骑着高头大马扬鞭疾驰。实际上此处表明了词人生活态度的彻底转变:厌弃肥马轻裘的贵族生活,向往和主张竹杖芒鞋的平民化生活。历经诸多仕途上的风风雨雨、起起落落,过惯了有职无权甚至非常清苦的生活后,苏轼的心态和生活早已平民化,已经厌烦甚至憎恶那种出入车马相随、吃住酒肉豪宅的奢侈生活了。这里的“轻”,并非说竹杖芒鞋比骑马轻快,而是暗指词人“无官一身轻”的轻松爽快心情。随后反诘“谁怕”,其实是“到底谁怕”的省略语,既是调侃同行的友人,也是大胆袒露心志,意谓“面对人生路上和政治途中的狂风暴雨般的艰辛和磨难,我再也无所畏惧”。下句“一蓑烟雨任平生”,承续“谁怕”的坦荡之意,由实到虚,从眼前的风雨推及整个人生:任凭自然界和宦途上的风吹雨打,我始终从容、镇定,一生都不会放弃自己的人生态度和政治原则。彰显了词人信念坚定、我行我素、无所畏惧的超然情怀。这一句也是苏轼一生的写照。他在政治上不断地受到打击,一再遭贬,晚年甚至被流放到蛮荒边远的儋州(今海南岛)。但是在精神上,他始终没有被打败,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清洁的灵魂。

在词的下阕,东坡先生主要描写雨后情景和自己的真切感受,可谓情景交融。首句“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便给读者描绘了一个貌似矛盾却又富含哲理的画面:料峭春风吹在身上,吹醒了词人的酒意,也让他感到丝丝寒冷。但转瞬雨过天晴,山头一抹斜阳隔空给词人传递来一股融融暖意,让人感受到风雨过后人间的宁静安然。既是写景,也表达了词人的人生感悟:在寒冷中孕育着温暖,在逆境中隐含着希望。象征着苏轼的灵魂历经打磨、锤炼之后,逐渐升华、剔透。接着,苏轼进一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彻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走过一段人生路途后,用透彻的目光回头再看此前走过的地方、遭受过的磨难,根本就没有什么风雨阴晴,一切都是心中的幻象。这也是他所尊崇的佛教“无差别境界”。佛曰“万法惟心所现”,世界的一切物象皆是心所幻化而出。若我们的精神提升到了无差别境界,世界万物便均无分别。成也好、败也罢,所有的风雨磨难,都微不足道、不用在乎。劝诫世人既不要因风雨而担惊受怕,也不要因阳光而欣喜若狂,要处之泰然、淡然。他这种心态虽然看起来有唯心主义之嫌,但其实是一种了悟佛道理论、彻悟人生至理之后的心境大超越、大提升。反照出苏轼的人生境界通过此前的磨炼,已经得到充分的净化和提高。晚年他流放到儋州后,还将这两三句词去掉“归去”二字,照搬到了一首题为《独觉》的诗中:“潇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可见,这种人生体悟和心态,贯穿了苏轼的后半生。

坡翁早已逝去千年,成为中华文化史中一个熠熠闪光的名词,其在各方面的艺术成就,也成为横亘于各类艺术家前行途中一座很难逾越的高峰。但其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坚韧不拔的精神意志、纯净高洁的道德品格,却一直润物无声般影响和滋养着后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的社会矛盾的产生,当下人们在就业、经济、感情、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日益增长,许多人经常处于精神焦虑、感情冲突、本领恐慌和经济压力之中。苏轼先生这首《定风波》词,便被越来越多的人当作疗治精神的良药来吟哦、传唱。虽不致于人人耳熟能详,但坊间壁上网页耳边随处皆可见其“倩影”、闻其“天籁”,影响不可谓不大。已成为治愈心灵和人生的“网红”名作,被许多人奉为处世修身之奎镍。人生路上,确实有太多的困苦和磨难,太多的不顺畅、不适意。无论生活富足、精神贫乏也好、事业受阻、生活潦倒也罢,我们何妨学学苏东坡。放宽胸怀,涤荡灵魂,看透世事,涵养精神,稳定心志,调整心态,披上旷达的蓑衣,一任岁月风雨催,我自吟啸且徐行。笃行致远,相信只要我们坚守本心,不急不躁,从容淡定,永不放弃,终会“路转溪桥忽现”,牢牢扛住工作和经济压力,走出人生和事业的低谷,冲出感情的漩涡,见证“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旷朗晴空,收获“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无限风光。

来源:湖南文联

作者:丁智良

编辑:施文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