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高燃 热血当歌
文丨任彧婵
有一种知音,是田汉、安娥与聂耳;有一台舞剧,是以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情感、精神等元素为题材进行创作的;有一种青春,叫做用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舞剧《热血当歌》以国歌词作者田汉为主人公,讲述他与音乐家聂耳、安娥创作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故事。这是一部台上与台下,过去与现在,都是青春的热血,碰撞出激情与共鸣的高燃舞剧,谱写出一曲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历史与时代的壮歌。
一、巧妙引入《卡门》,生动再现躁动的革命热情和对理想的求索
《热血当歌》的开场是极具戏剧性和冲击力的:穿着红色长裙的女郎跳着热烈奔放的弗拉明戈舞,田汉改编的六幕话剧《卡门》1930年在上海首演,之后便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封禁,开场的戏剧冲突扣人心弦,这段“戏中戏”提纲挈领,交代了舞剧发生的时间,以及田汉当时的创作立场和状态。这种开门见山的叙事方式和结构处理,为接下来近两个小时的情节奠定了基础,也快速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与此同时,《卡门》也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曲目,用观众熟悉的旋律为饵,将观众迅速带入剧情,恰似短视频的黄金3秒,赚足了眼球的同时,融入了情节,自然且高级,如果不是对这段历史有着充分了解和研究的编剧,恐怕无法做到如此地信手拈来,同时兼顾结构、情节、审美等各方面的需求。
这段舞蹈也带出了两位关键人物:国民党反动派包参事与田汉的恋人安娥。在激越热烈的弗朗明戈群舞之后,田汉与安娥缠绵的双人舞成为了新舞段的主题,暖色的室内场景与冷色的室外场景,体现着二人的情感变化,而田汉与安娥在室内与室外分别进行了重复的、夸张的握手动作,通过肢体语言着重强调了二人高度契合的精神追求与革命信仰;这个动作在后来田汉与聂耳相遇的时候又重复了一遍,极具标志性的再次表达了这两位的志同道合。
抒情的双人舞之后是一段欢快的小调,人群看似在朝前奔跑,实际上却是在后退,此处借鉴了曳步舞的退奔舞步,用众人的倒退,突出主角的前进,隐喻主角思想的进步性和先锋性。街头万象,可以看见身着各种服饰、不同职业的人,而明月歌舞社的海报一出现,熟悉这段历史的观众便能够得知,聂耳要出场了。
二、巧妙化用《卖报歌》:真实再现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与对光明的真实渴望
与聂耳同时出场的,还有一位报童,背景音乐中《卖报歌》的旋律提示了这个角色。聂耳手中的小提琴弓、报童鲜明的着装打扮,和一段俏皮活泼的“抢海报”舞段稳稳立住了这二人的人设。《卖报歌》是聂耳的代表作之一,脍炙人口、经久不衰,几乎所有的中国人对这个旋律都不陌生,尤其是当下80、90年代出生的人,谁小时候上音乐课没有学过“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呢?
1933年,聂耳在上海街头遇见了被人群撞到的报童“小毛头”,由于同情“小毛头”的遭遇,聂耳写了这首《卖报歌》,并请安娥为其作词。歌曲创作完成之后,聂耳找到“小毛头”,唱给她听,并让她提建议,“小毛头”说,如果能在前面加入报纸多少钱,那我就更好卖了,于是聂耳就在歌词里加入了“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
这首《卖报歌》随着“小毛头”走街串巷,不仅帮助她提高了报纸的销量,还改变了她的命运,1934年,歌剧《扬子江暴风雨》公演时,聂耳特请“小毛头”本人扮演剧中报童,在舞台上首次公开演唱《卖报歌》,这首歌从此传唱开来,深受儿童喜爱。而“小毛头”也从此成名,还参演了电影《人生》。也因此,“小毛头”后来受到地下党员张光锐的资助去上了学,还取了名字叫杨碧君,出演了许多电影,一直活到2018年。
舞剧中的小报童跟聂耳组成了一对CP,与田汉、安娥形成了对照;与田汉和安娥沉稳又深情不同,聂耳和报童是活泼明快的,无论是甫一出场的抢海报,还是后来的戏弄包租婆,他们不仅与主角形成了庄与谐的对照,也完成了整部舞剧喜与哀的过渡: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的情节,都是以报纸作为媒介传达给观众的。而在舞剧的下篇中,报童的命运最后被设定为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口下,不仅增强了剧情的悲剧色彩,也让整部舞剧的情绪变得无以复加的沉重。报童之死的桥段演绎占据了舞剧相当长的时间,现实中另外三位主角演绎对报童的哀悼以及报童演绎“心象”世界十分催泪感人,而报童这一角色也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缩影:他们身在底层,命如草芥,今日不知明日事,说不准哪天就会横死街头。
三、并置运用《四季歌》,对比呈现歌里的离愁别绪和时代的家仇国恨
《四季歌》的群舞在之前的版本中,舞者是和着琵琶音,手持琵琶的起舞的。现在经过修改,放弃了手持琵琶,更像是在水边浣纱;舞蹈编排上,则致敬了《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渔光曲》的舞段。这种无处不在的、亲切的熟悉感无疑降低了观众欣赏的门槛,也狠狠地刷了一大波好感。《渔光曲》本身也是安娥的作品,按照时间线,此处放《渔光曲》更为合理,但编剧为了避免跟《永不消逝的电波》产生雷同,于是改成了同样能够表达中心思想的《四季歌》。
比起《渔光曲》主要体现旧社会底层人民不堪生活的重负,《四季歌》中着重体现的普通人因战争流离失所,在《热血当歌》中更能起到承前启后的效果。此舞段以乐景衬哀情,为上篇划下了句号。
四、转换运用《义勇军进行曲》:化乐为舞、倾情表现中国人民敢于斗争、不畏牺牲的历史强音
从结构篇幅上看,上下篇是平衡对称的,但感觉上,下篇显得更快一些;下篇包含的内容没有上篇那么丰富,情节切换也没有上篇那样频繁。下篇是在《扬子江暴风雨》的场景中开始的,比起上篇的有张有弛甚至有笑点,下篇则是铺满了泪点与燃点。《扬子江暴风雨》是田汉、聂耳创作的以“抗日反帝”为主题的新歌剧,反响轰动,演员们真实生动的表演,在观众中激起了极大的抗日热情,而歌剧中的《前进歌》,也是《义勇军进行曲》的前身。《热血当歌》复刻了《扬子江暴风雨》中,码头工人卸运日寇武器箱的场景,当工人们得知箱子里装的是屠戮同胞的武器时,开始罢工并奋起反抗。这部歌剧在首演之后遭到封禁,在这之后,国民党反动派企图迫害这群可敬的艺术家,舞剧中以报童为意象,刻画出了为了保护进步人士而牺牲生命的人物形象。当《卖报歌》的旋律再次响起,剧中的报童和千千万万个由于日寇侵略和反动派迫害倒下的劳苦大众一起永远留在了那个时空当中。
不久后,身陷囹圄的田汉得知了聂耳在日本溺亡的消息,在悲愤的心情与糟糕的现实的驱动下,那声振聋发聩的“起来”,像是火山爆发般,让全剧压抑了许久、酝酿了许久的情绪喷涌而出。当国歌旋律响起的那一刹那,剧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当舞台上唱起国歌,观众情不自禁地站起身来跟唱。
《热血当歌》以田汉的代表作为线索,采用“戏中戏”的方式,串联起国歌诞生的全过程;整台舞剧逻辑严谨,结构清晰,内容上采用大量虚实相生的手法,情节设置紧锣密鼓,扣人心弦,完成度极高;情绪上燃点十足、张弛有度,场景上大量使用投影纱等道具,对舞台进行“前、中、后”的分割,同时利用投影素材对舞蹈创作进行补充和辅助,电影镜头般的舞台场景构图和灯光也给观众带来了极佳的观赏体验。
当代青年演绎觉醒年代的战斗青年,热血的文艺家前辈和文艺作品带来当下高燃的文艺精品,无论从何种角度看,《热血当歌》都是一部不可多得且不可错过的精品力作。(摄影:孙波辉)
来源:湖南文联
作者:任彧婵
编辑: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