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中国行吟诗歌精选》十首经典短诗
(以栏目先后排序)
陈新文、李少君、马萧萧、慕白、荣荣、如风、索菲(加拿大)、温古、胡弦、梅尔(英国)
有人路过了人间
@陈新文
有人路过了人间
像一滴清露跌进尘埃
风在墙和松树之间折返
收拾他在大地上留下的杂念
原来哀伤是一种常态
我不看也知道
它就是路边那朵花低头的样子
我在夜晚赶路
不敢把那朵花摘下
看见月光把自己贴在墙上
给阴影一点明亮的慰藉
墙角一个人正在埋头挖坑
他可能希望
把月光埋进土里
去融化部分黑暗
应该对春天有所表示
@李少君
倾听过春雷运动的人,都会记忆顽固
深信春天已经自天外抵达
我暗下决心,不再沉迷于暖气催眠的昏睡里
应该勒马悬崖,对春天有所表示了
即使一切都还在争夺之中,冬寒仍不甘退却
即使还需要一轮皓月,才能拨开沉沉夜雾
应该向大地发射一只只燕子的令箭
应该向天空吹奏起高亢嘹亮的笛音
这样,才会突破封锁,浮现明媚的春光
让一缕一缕的云彩,铺展到整个世界
在玛曲
@马萧萧
那一日,话是圆的,风是扁的
天是云的,地是草的
流水是远方的
鹰是可以把自己读成第二、第三、第四声的
我借了诺布的骏马
而诺布仍然是属于央金的
唯有青稞酒,是大家想醉成什么样就什么样的
飞云江
@慕白
这些水滔滔而来
我以为它们是因我而来
我的笑声未落
它们已经离我远去
登飞来峰
@荣荣
他攀登的时候,那峰飞来已久,
峰上压着一座塔,塔上有浮云乱走。
他登高只为望远,那是年轻气盛的远,
是一览无余的掌控和不畏惧。
还有些些抒情的柔软,柔软里的
顶层设计,有关普天众生与来日。
一定还有一个我或我们,在他的远望里,
多少的不成气,多少的怯懦。
旷野
@如风
大雪之后,天地肃穆
独钓寒江雪的那人
双目低垂
与现世,隔着千山万壑
比萨斜塔
@索菲(加拿大)
我不是来扶正它的
我无力也无意与世界为敌
作为钟楼,它未曾撞过一天钟
却比任何钟楼更倾倒众生
堪比西西里教父,一生从没布过道
却以教父之名震慑江湖
绕着察觉不出的斜道
一步步登上塔顶
环顾四周
整个世界,都是斜的
警世之钟高悬而沉默
斜——斜而不倒的绝技
已然让它活成奇迹
扬名立万于膜拜奇葩的人间
走出斜塔,世道依然如故
该正的正,该斜的斜
正的永远比斜的多
斜的永远比正的惊世骇俗
唐古拉山坡上
@温古
只要低头的
黑牦牛不动
几座山,就不能动
被牦牛踩住的一片牧场
也不能动
牦牛是黑色的铆钉
它钉住了这一天
任满坡的雪水
碎成闪光的石块
滚下沟谷
牦牛念经
坐在旁边的几座山
跟着念
将一页发黄的云,念完
翻过下一页
西北风哗哗
翻动经书的声音
如白发苍苍的浪花
爱琴海
@胡弦
橄榄树婆娑,群岛尚未醒来;
陶罐上的希腊,被年轻的光看护。
朝向那光,波浪如兽群涌向海堤;
朝向那光,起重机在神殿里缓缓升起。
……启明星闪耀。
壁画里的野牛又狂奔了一夜。
昨天,勇敢的忒修斯做下大事一件,
他不朽的一生将在今天完成。
站在丹麦的门口
@梅尔(英国)
用海把过去隔开
海盗举着长矛
迎接一枚贝壳漂洋过海
布拉格、奥匈帝国、日耳曼
城堡、战争、血液和无耻的瓜分
都留在大陆的背后吧
站在丹麦的门口,期待一位公主
出现在阳光的边缘
另辟蹊径(后记)
摸索前行,不断修正,力争给读者呈现一部不一样的年度诗歌选本。
相较于2021年的行吟诗歌精选,2022年的选编有着显著的变化。
首先,力邀具有深厚诗歌理论基础的女诗人杨碧薇主持“悸动•2022”栏目。新生代诗人代表着中国诗歌的未来,充满朝气、活力四射、兼具诗歌创作和鉴赏能力的年轻主持人理应成为他们的旗帜和号角,这片新土壤永远留给那些有梦想有追求的未来之星。当然,这些明日的花朵不仅需要春风与阳光,更需要雨露和时间。
其次,“域外·2022”栏目的横空出世,代表着中国行吟诗歌精选编选的一种新走向——走向世界。科学和文化是无国界的,跟随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中国诗人并没有把中国新诗引荐给域外读者,或者说中国诗人行吟960万平方公里以外的诗歌,显得形孤影寡,散落无章,不具体系,难成气候。世界诗人大会常务副秘书长兼中国办事处主任、著名诗人北塔立志聚沙成塔,妙手丹青,读者必定为“域外·2022”的惊艳而惊叹。
第三,前《解放军文艺》主编、著名诗人姜念光和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远人联袂精心打造的“2022·高峰”栏目,依然是本选本的定海神针。这枚“神针”已然深入人心,不仅在变大变强,众星拱月,其触角伸向了五湖四海。今年有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徳国、西班牙、澳大利亚和中国台湾、香港等地的华语诗人加入了中国行吟诗歌的大合唱,声势浩荡,绕梁不散,这必将丰富中国新诗的内涵和走向,更将把中国新诗推向世界读者的视野。今后将逐渐纵深推进这种新尝试,团结更多的世界各地的华语诗人一起来积极推动中国新诗的发展。
第四,开篇之作“年度头条诗人”海男的勤奋和成就在中国文坛是有目共睹的,她立足“彩云之南”这片沃土,潜心于文学艺术的殿堂,孜孜追求,硕果累累,具有扛起这面开路大旗的实力和魅力。而著名诗人起伦召集的“压轴诗群”的“十一金刚”的作品完全可以成为这部年选的“基石”,支撑起这部行吟诗歌选集的厚重和质感。诗人们在东海之滨精心打磨的心血之作,字字珠玑,行行生辉,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必定能承受住读者挑剔的目光的审视,也为本年选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学海无涯,不进则退,编书亦然。站得高,不一定看得远,低着头满眼就只有脚下。中国行吟诗歌的未来在哪里?答案在作者、编者和读者的心里,唯有“三者”相向而行,相依相随,不离不弃,才能共同构筑起这道璀璨的风景。
为人作嫁衣者最大的快乐,就是读到好作品时拍案叫绝,喜形于色,爱不释手,烧死的脑细胞立马满血复活。我深信,明年更值得我期待。
感谢编委杨碧薇、姜念光、远人、北塔和刘起伦的辛勤付出,同时,在编辑过程中,得到了新疆女诗人如风的诸多帮助,在此一并深表谢意!
李立
2022年8月22日于云南丽江
来源:“李立行吟”微信公众号
编辑:施文